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封宇  张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7,(12):317-318,320
针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集成中遇到的分布式以及复用等问题,引入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OA为解决分布式环境中软件的重用、扩展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体统了解决方案。本文研究了利用Web服务实现基于SOA的分布式系统的有效方法,给出了采用SOA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集成的框架、集成原理和Web服务组合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EG系统按需搭建的宏观和微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耦合紧,动态随需应变能力差,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提出按需搭建的新EG系统总体框架,深入研究面向服务的宏观按需搭建(Macro-BOD)和面向流程的微观按需搭建(Micro-BOD),讨论了EG服务的基本分类和封装、Macro-BOD基于七层SOA模型设计,分析典型EG流程,阐述FU组件的划分过程,以及三类基本的FU组件.通过对FU组件进行管理和重组,实现流程的重构和随需应变.新系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按需搭建,具有架构开放、耦合松散、业务流程可根据需求重构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原有的市科技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根据业务的不同而单独开发的,子系统之间无法通信,其数据也无法根据科技业务的发展进行重组。我们根据现有应用系统的技术特点,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解决现有平台间的应用集成、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数据的可重用性、系统未来的可扩展行等问题,通过对SOA架构的分析与开发特点的研究,实现了一个数据具有可重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科技管理应用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向服务架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面向服务架构的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以及网络服务的关键技术标准,通过比较的方法对CORBA与Web服务实现面向服务架构的技术、SOAP与PEST通讯方式、OWL-S和WSDL分别进行比较,使用综述的方法对面向服务架构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进行梳理,提出关注SOA在身份和访问管理、服务管理、实体聚合和处理集成等领域显示了所需克服的重要技术难题与开放源SOA项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SOA,全称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务架构。它是近几年IT界最受关注的一个名词,其受青睐的程度丝毫不亚于Web2.0。许多行业的企业都在深入了解SOA,甚至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建设并应用SOA,因为他们被SOA所传说的优点所吸引。SOA是否真的能像一些SOA厂商许下的承诺那样为企业和商务带来信息化的全面提速,在本文中我以几本文献的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业务驱动的企业应用集成一直备受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重视。SOA的出现及发展为企业应用集成提供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基于Web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使SOA的集成方法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本着"SOA是一整套新的分布式软件系统构造方法环境"的观点,从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综合考虑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对SOA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SCA作为SOA实现方式的优势,对所提出方案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论述,包括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SCA/SDO规范和BPEL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先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对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模型的设计进行了论述,进而论述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法,包括业务驱动的分析、服务组件设计、服务组件实现、集成部署等各个阶段,并通过一个具体的银行案例"个人贷款业务"展示了业务驱动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敏捷供应链中知识服务的特点,依托面向服务架构的理念,给出了基于SOA的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框架.阐述了基于web服务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系统平台架构,从而实现分布、异构的敏捷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知识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知识管理实施的难点是隐性知识的显化与管理问题.本文应用Web2.0的思想与技术,引入SOA技术架构,提出面向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4层模型,优化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采用开源工具,阐述了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思路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文献功能,本文提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系统的概念,并以《自动化学报》为例开发了一个专业知识高效创新、传递与共享的学习型知识服务平台。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服务对象、功能模块以及应用价值。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对专业领域的读者、研究者、编者均有很大帮助,并能促进科技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推动科研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抓住信息科技和知识创新大发展的机遇,紧扣高校"双一流"建设主题,以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知识和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知识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深化知识服务内涵和空间,构建能服务"双一流"建设,又满足用户科技创新需求的更高效、更精准的文献资源及知识服务保障体系,是图书馆需持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As a field of study, literature and scienc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o encompass both the impact of science on literary culture and the literary-linguistic practices intrinsic to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uch transformations both reinforce and fundamentally recalibrate the detailed attention focused on scientific practice by historians of science since the 1980s. As a result, this essay and the Focus section it introduces suggest that history of science and literature and science are, in fact, interdependent fields. Attention to their convergences will yiel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formative dimensions of scientific practices and thence of science itself as a form of making of knowledge of things and events in the world of nature. Science as a form of making involves the convergence of things, material practices, and a panoply of meaningful artifacts-instruments of thought and action-that refuse any simple dichotomy between "text"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12.
Science fiction remains an alien dimension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studies of scienc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ttentive to various "literary technologies" in scientific practice, the metaphorical features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and the impact of popular science writing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ut the function of science fiction and even literature as such in the hist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often been obscured, misconstrued, or repudiated owing to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authorship, influence, and the organic unity of texts. The better to address those close encounters where scientific practice makes use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is essay proposes that we instead analyze such exchanges as processes of appropriation, remixing, and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3.
陈航  田树林  付兴奎 《现代情报》2009,29(10):57-60
当代的信息资源的特点是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形式多样、学科交叉、分散度大及知识老化迅速、时效性强这五大特色。因而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收藏都难以做到"大而全"或"小而全"。目前,重复建设、各自为政仍是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两大顽疾,加之出版物价格猛涨,年购书购刊量普遍下滑,而文献信息资源或知识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系统性和累积性。在到处都出现单个图书馆文献资源极其有限而读者需求急剧增加的矛盾时,建立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科技情报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打破原有的分割和封锁,按照业务工作的客观规律与需要相互结合起来,建立业务上与组织上的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华  顾新  王涛  柯舸 《科研管理》2021,42(10):104-112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过程管理思想,考虑一个由知识源、知识转移中介、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闭环知识链系统,通过构建知识源领导(SL)、知识转移中介领导(OL)与信息服务机构领导(TL)等博弈模型,分析了权力结构对知识供给、转换、反馈等环节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掌握领导权可提高组织的知识产出、知识定价与创新利润;在创新绩效表现上,SL模式是分散决策时的最优权力结构;OL与SL模式具有同等的知识创造效率,但OL模式系统利润偏低并存在组织间的利益冲突风险;市场机遇、合作伙伴的创新能力与组织的知识创造效率正相关,弥补知识链成员创新能力的短板是提高系统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otion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approaches claiming to add value in knowledge generation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aim to identify what it is that enhances productiveness in knowledge generation. Observing that knowledge generation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an approach is us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that wa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to study un-deterministic complex systems. A list of salient features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generation is presented as a result. In addition to these features, various problem types are identified from literature. These two are then integrated to provide 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scientific knowledge generation, which is trans-disciplinary and useful for scientific problem-solving in a pluralist reality. A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挖掘科技文献中的科学知识,建立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细粒度知识图谱,旨在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满足用户细粒度的知识需求。【方法/过程】首先,本文构建基于图的知识元表示框架,并以知识元为核心构建细粒度知识组织模型;其次,设计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并探究知识图谱构建流程,以实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最后以科技文献中的摘要和引言为实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结果/结论】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学术论文所需要探究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等,还能够揭示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创新/局限】本文探究了细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构建了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不断完善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并探索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刘锁荣 《现代情报》2014,34(2):48-51
以知识管理的视点,阐述了E时代文献信息的特点以及用户对文献检索的新需求,以知识集成替代文献堆积为基点,以知识链接的系统集成为路径,以提高检索与知识再应用质量为目标,探讨了知识元集成和知识群链接的路径,研究了图书文献服务部门如何面向用户需求,发挥检索工作者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实现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的转变,提高文献服务的附加值,以显著提高用户对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论文学术价值识别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利用论文内容贡献度和加权平均被引量指标 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推动科技成果价值的早发现早实现。【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模式匹配和共 现分析方法抽取了论文问题知识元关系和方法知识元关系;其次按照问题与方法知识元关系进行检索,构建问题 与方法相关文献集;然后基于相关文献集提出论文学术价值指标计算方法,并通过归一化贡献度-加权平均被引量 矩阵,实现了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最后采用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 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有利于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创新/局限】后续研究将把更多论文知识元纳入计算,进一步提高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林德明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41-1147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知识可视化技术,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了"文献"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地展示了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的发展与现状,明确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性的现实基础,包括由Swanson所提出的以非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知识发现理论的研究,以及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尤其是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学发展前沿和热点的感知与识别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科学发现计算性的实现提供了参考。最后,在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机模拟结合可视化技术计量文献的新视角,并且提出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