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20世纪,围棋这个浪迹异乡的游子终于重新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从吴清源到“南刘北过”,在战争的残垣断壁下幸存的围棋火种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乾清时期皇恩浩荡下的尊贵容颜。相比同期的日本,中国无论在实战水平、棋士厚度还是理论研究、文化积淀上都落后甚远,六、七十年代中国围棋就是在与日本不成比例对抗的阵痛中写下一部蘸血的悲怆史。  相似文献   

2.
3.
自20世纪30年代“新布局革命”偃旗息鼓以来,从等级制度的枷锁下解脱的围棋在走过几十年祥云瑞雨的道路后新旧融合的行棋模式已渐成体系,伴随着巨大的金钱融人所带动的围棋飞速发展已使棋士们渐渐淡忘了探索的意义。但从围棋本身的特性来看,数百年来人们对胜负魔力积重难返的眷留使自由的围棋思想在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倍尝艰辛。在百年前的棋盘上,以中腹为核心来展开战斗还是人皆可诛的异端之梦,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的钟声在风云变幻的阴霾中响起。炽烈的战国争雄史中浴血经年的日本棋坛分久必合,从木谷最杰出的弟子赵治勋夺得名人位始,一元化权威的单极格局重新轮回,务实的细腻化棋风开始主宰棋坛,在这个现代杀棋史上的“冷战时期”,功利于掉了个性,巨大的金钱利益驱动人们惮精竭虑地探索棋的获胜之道,围棋被牢牢贴上唯胜的商标,70年代所风行的直线杀棋已显示出矛不敌盾的弱势,一批为胜负所累的杀棋“机会主义者”取而代之,人们开始远离冒险,渴望用越来越定式化的获胜,来换取胜利之利的宠幸。  相似文献   

5.
看了张大勇同志这篇《百年虎啸》,其观点见解姑且不论,仅从其立意之新颖,材料之翔实来看,足见作者用心良苦。作为一位业余爱好者,花如此多的时间、精力,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工作,仅就这种精神来讲就很值得我们这些围棋工作者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大勇同志可称得上是业余中的专业。作为业余围棋爱好者,从下棋和欣赏高手对局中可以得到无穷乐趣,若是再能从中体会出围棋文化的深刻韵味,就更上一层楼了。我们把这篇《百年虎啸》介绍给读者,与大家共同欣赏吧。  相似文献   

6.
时间滑翔到坂田主宰棋盘江山的60年代,大量的商业棋战开始涌现,此时,围棋已完成了向贴目制度的伟大过渡,昔日“高僧之参禅、诗人之苦吟”般的冗长对决一去不复返。象航海时代掀起的那场对陆地的探索疯狂一样,自由无束的对局空间和突然增多的对局量把围棋带人“胜负密集型”时期,追逐贴目制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1):62-65
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攻式围棋领领衔了围棋发展的主流,力战型棋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种“土法炼钢”造就的锐利刀锋已牢牢地插进所谓围棋大雅之堂空虚的腹地。  相似文献   

8.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2):60-63
百年变迁,沧桑一梦,世纪未的棋坛迎来了与它相对称的那一端永远无法企及的繁荣,以中日韩为核心的围棋全球化迅速普及。韩国的李昌镐16岁即在世界棋战中黄袍加身。而中国以常昊为首的年轻幼狮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的战绩。  相似文献   

9.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0):81-84
这把野性之刀浪迹于世纪末棋坛不减其锋,在激战中一旦进入他们的套路,即使最优秀的治孤高手也难逃被“立斩”的厄运。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06,(12):26-27
获奖富士通杯中日围棋元老赛期间,中国棋院对藤泽秀行、宫本直毅、成田胜(富士通文化顾问)颁奖,表彰他们对中日围棋交流所做的贡献。图为成田胜先生手捧“中日围棋交流功劳奖”奖牌。  相似文献   

11.
金成龙 《围棋天地》2002,(11):76-78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围棋内容的变化非常快。富有创意的新手在棋盘上层出不穷。在这里不能一一介绍,我只挑选中日韩三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名棋手做一个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6,(16):62-62
棋盘旁,一边是身着藏青色和服、鹤发童颜的日本老作家;另一边是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中国年轻军官:鲜明的对比,有趣的对比,耐人寻味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06,(15):67-67
原来的日本文化界围棋代表团由于团长江崎诚致先生的过世,曾中断过几年。如今,一些老团员重整旗鼓,故地重游,自然感慨多多。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06,(2):34-34
大逆转镜花水月,觉时代擦身而过。 如果说10年前的1995年,是东洋证券杯、富士通杯双料世界冠军马晓春的黄金时代,这个年份对于当时年过而立的小林觉同样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6,(14):59-59
围棋,做为“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之一,古代文人墨客或精通或涉猎,大都视之为必行之道的,否则似乎就不大够格,起码是不大够味儿。故曾有“虽不善书,笔砚不可不精;虽不工弈,楸枰不可不备。”“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之类的说法。如今自是不同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业余生活的多彩,使得围棋这种需要几许从容、几许散淡的风雅艺事,渐渐缩减了在文化人圈子里的地盘,而显得不再那么举足轻重。即便如此,围棋所特有的文化品格却依旧被文人们所尊崇。由是,中日文化界的围棋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绵延不断20年。且还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