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拜师     
一次,张良在下邳(p)ī的桥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命令他:"小子,下去把鞋子捡上来!"张良血气方刚,当然忍受不了,想揍他,再想是个老人就算了,拣了鞋子。老人又命令他:"把鞋子替我穿上!"张良也就办了。老人笑着离去。张良是个聪明人,也见多  相似文献   

2.
3.
张良拜师     
  相似文献   

4.
张良拜师     
敬老人,学张良 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不仅是我们的长辈,还是我们的老师,能够教我们很多知识。张良在桥上遇到的黄石老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智者,他很喜欢尊敬老人的年轻人,所以他把书送给了张良。张良认真地学习了那本书,最终成为了皇帝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略谈张良     
秦汉之际,风云变幻,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象西汉初期的深明韬略,文武兼备的开国谋臣张良就是其中之一.历代史学家、文学家对张良作过不少的评论,多是称赞他的才能和权变.也有人认为他是由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几年还有人把张良作为吕后篡权复辟的同谋者和支持者.到底对张良这个历史人物应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研究张良一生的实践活动,是可以还清其历史本来面目的.张良(?——公元前一八五年)字子房,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是一个生长在战国末年的韩国贵族弟子.当他登上历史舞台,从事政治活动的时候,正是秦末汉初大变动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6.
谋圣张良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17):54-55
近代人以行业为类别,评出了中国古代的十几位圣人,张良的名字赫然列于其中,被冠为“谋圣”.与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等人并列,令人肃然起敬,燃栈道瞒项羽、“约法三章”、立太子平韩信.到最后又从汉宫的信任危机中及时抽身,张良的每一着棋都想在常人三四步之前.其足智多谋令人叹服。下面,让我们撩开历史的面纱,认识一下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谋圣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7.
张良取履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共255年的历史.比较系统、客观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张良籍贯辨     
《山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刊载周京堂、孙以楷二同志讨论张良籍贯的文章。拜读之余,颇有些话想说,兹分三个问题论之。一、战国时屯留的归属问题周同志说,“屯留本韩地。”属韩国上党郡。孙同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他提出两条理由:  相似文献   

9.
张良故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留侯张良,五世相韩,其家世显贵而绵远。其故里史称“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或说“出于城父”,但是在韩国、在城父的什么地方,都没有界定出确切的方位。文献、文物双重印证:张良故里应在韩国城父(父城)东马鞍山北麓小安寺保(今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  相似文献   

10.
张良取履     
背景链接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比较系统、客观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1.
张良,汉初名臣。《史记·留侯世家》云:“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索隐》引《汉书》云:字子房,并按:王符、皇甫谧并以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贼急,乃改姓名(其说另考)。《索隐》又云:良既历代相韩,故知其先韩人。据此,可知张良为韩人,但张良究系韩国何地人氏,其故居究在那里,却世说纷纭。《后汉书》曾云:“张良出于城父。”《索隐》按:“城父县属颖川也。“《索隐》又引韦昭云:“留,今属彭城。按:良求封留,以始见高祖于留故也。”《正义》引《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  相似文献   

12.
张良卒年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张良卒年,据《史记》、《汉书》有关《表》载,当为高后二年(前186年)。但历代史书及后世工具书的记协颇不一致,其原因亦较复杂,自当有年考订。  相似文献   

13.
关于留侯张良的故里,自《史记》起,在所有有关史书的记载以及史家的心中似乎是清楚的,但似乎又都并不十分确切。看来对于张良故里确有考证清楚的必要。《山西师陡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周京堂同志的文章,认为张良是屯留人。《辞海》(一九七九年版)张良条,对张良故  相似文献   

14.
栈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是从刘邦君臣进出汉中开始的,张良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张良的栈道奇谋,奠定了刘邦汉室天下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栈道文化的特色.张良栈道奇谋的诞生地,是闻名于世的“栈道之乡”.  相似文献   

15.
张良是汉初的三杰之一,关于他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可是很少提到他的家乡是在什么地方。即使专门为他立传的《史记·留候世家》,也只是含糊其辞地说,“留候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是战国的七雄之一,张良的父亲叫张平,死在韩国。按照一般情况,张良无疑是韩国人了,可是史记的作者为什么不交代清楚呢? 不过我们屯留人民,并没有把这位杰出的政治家遗忠。张良是屯留人,这是屯留人民的骄傲,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多出些豪杰志士呢?自然我们绝不是想入非非,硬要无中生有地为自己的故乡增添几位名人,我们是有一定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张良,字子房,出生于云阳县云安镇,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曾评价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不仅谋略出众,而且从小就尊敬老者、信守约定。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云安桥上散步,有位身穿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说:"小子,你下去给我把鞋捡回来!"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纪大,就忍住心中的不满,跑到桥下捡回  相似文献   

17.
拙作《张良是屯留人》在《山西师院学报》发表将满一年的时候,编辑部转来了安徽大学孙以楷同志的《张良故里考辨》一文。详读之后,有感于作者的有些论述,不足以说服别人。为此,撰文和孙以楷同志商榷。凭心而论,我当初撰文考证张良的出生地,主要是为了向史学界提供一点资料。感  相似文献   

18.
对张良卒年之考定,《张良卒年考订》一文有所疏漏,对历代史书关于张良卒年记载之误原因之探析,该文亦过于简略。《考补》拟于上述两方面补其所失。  相似文献   

19.
走进"新鲜阅读",走进无穷无尽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大明朝的另类史》《历史不忍细看》……一本又一本的"草根史书",以全新的视角,平易的叙述方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历史重读"热潮。本期我们推荐的这本书,也是对历史人物的一次"新打量",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原本面目模糊的历史人物以清晰、鲜活的形象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不由感叹:原来历史人物传记也可以有"励志版本"!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许多篇章里,曾着力描写过张良,勾画了一个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张良的赞叹之情。“运筹惟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太史公自序》)《史记》是部历史著作,这就要求作者忠实于历史事实。作者要在“实录”的基础上刻画完整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描写张良,司马迁也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在写与天下存亡有重大关系的事件中表现张良的性格特征。“〔留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