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技术的异化谈教育技术的异化和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术异化的视角出发,提出教育技术异化的内涵及表现,分析了教育技术异化的成因,指出教育技术异化存在的必然性和可控性,进而从教育者层面探讨了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对策: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客观看待教育技术异化现象、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塞尔心灵哲学之意向性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教育叙事研究的意向性基础.叙事作为人类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具有意向性的,透过对叙事者言语行为的意向性的考察,从而理解教育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川 《江苏教育》2007,(19):24-25
教育之于人,既完全可能,又非常必要,而人——作为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人们怎样看待教育?通过教育要达到何种目的?这便是教育的意向性问题。换言之,教育的意向性,即人们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所抱的态度和期望。教育的意向性既有社会的,也有教育者的和受教育者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运用中存在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有目的无手段,手段与目的不符,以及手段变成目的。造成异化现象的原因,有观念的,也有技术的。因此,提高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增强其运用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是消除异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苏东霞 《教育探索》2006,46(10):40-41
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教育异化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本身意义,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在把人异化了的同时也被人所异化。教育异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当然,它的消除也必须从现实的社会条件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6.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革新,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技术的了解与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出现异化现象在所难免。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观念更是加剧了技术的异化程度:惰性团体对人自身创造性的桎梏、单向度意识与功利主义的交叉作用、人的主体性需求与工具主义的冲突成为教育技术异化的三大根源,而要想实现技术异化的消解必须:重构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调整师资培训的重点、完善教育技术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8.
论教育的异化与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异化。教育异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层化、教育官僚化、教育数量化、教育共性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异化,是因为科学技术发生了异化,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教育异化的本质可从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来加以解读。要扬弃教育异化,使之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就必须:消除物对人的统治,确立合理的主客体关系;重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正确地认识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有助于引导教育技术研究更为关注技术现象的情境意义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借鉴指向社会变革的后意向现象学方法论,探索研究者范式思维、学习设计建构和技术调节实证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本的意向性建构,指的是教育文本的生产设计应有“读者”意识,以形成文本的对话品性。它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关怀意识。这种文本的意向性建构可以从文本插图、话语方式选择以及文本知识生活化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12.
消除和解决技术价值异化问题,一要变革传统自然观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价值观;二要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建设面向大生产观的生态型技术;三要确立正确价值目标,构建技术生产与消费的和谐关系;四要优化主体需求结构,推动技术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出了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入手,通过比较工人劳动的异化和学生在应试环境中学习活动的异化,认为可以将由分数控制的应试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理解为教育的“异化”,但不宜将教育当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问题.造成教育异化的原因在于高考的压力,但异化的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依然具有片面但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教育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商品化的时代。生活价值的追求与技术知识对教育的统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教育权力的同时,却丧失了生命的自由。教育异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人对教育的异化,二是教育对人的异化。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教育异化的宏观和微观表现,分析其根本原因,使教育异化变为教育解放的艺术就在于寻求个体内在生命的成长与外在生活的发展之间的平衡,只有当教育真正确认人的自由本性和智慧生活的人生意义,教育最终消除异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技术价值异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现出客观性、相对性、累积性等特点。技术价值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物质根源、主体认识根源和社会制度根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的异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个人与社会失去了距离,个人对社会肯定、同化,失去了反思与批判的空间.由于教育本身具有使人异化的潜能,而统治阶层又赋予教育以无可匹敌的能力,学校教育实施尽可能简便、高效地传送具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产品"的任务,"人"消失在社会中,"人的异化"加强.教育应该努力在"人的控制"与"人的解放"中寻求平衡点,培养一个自然的、对生命本真充满期待的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个体的人.  相似文献   

17.
18.
19.
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我国的教育考试在手段、功能、评价、形式以及答题等方面违背了教育考试的本真和初衷,存在着种种异化现象,它警示我们,实现教育考试本质的回归,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