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界面传递,尤其是溶剂化离子的传递机制及其过程强化是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界面电化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界面表征方法,然后总结了溶剂化离子界面传递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其对电极结构稳定性、储能机理和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介绍了界面传递的计算模拟和表征手段以及液流电池变革型储能技术,并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界面传递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罡 《科技广场》2012,(3):109-1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系统的配电网重构算法(ACSA)[12],该算法用于减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电能损耗的问题。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一个典型的配电网重构的问题进行了验证。基本蚁群算法的缺点是收敛速度慢和进化停滞,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来克服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节约资源,我国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道路,因此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的使用程度。通过主动配电网技术,可以提高新能源在电力资源方面的利用率,但是由于新能源存在不稳定性,导致配电网中出现了谐波污染,谐波污染对配电网的运行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主动配电网谐波治理,本文针对主动配电网中谐波污染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简化了约束条件,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优化运行的目的。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配电网优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玺  戚丽萍 《今日科苑》2010,(12):85-85
配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简化了约束条件,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优化运行的目的。本文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配电网优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简化了约束条件,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优化运行的目的。本文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配电网优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优化控制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控制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简化了约束条件,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优化运行的目的。本文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配电网优化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相适应,并且能够实施主动管理和控制的新型配电系统,主动配电网系统可以对系统的可中断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对主动配电网系统负荷控制与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储能的深度参与是构建新型低碳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规模化储能电站和新能源汽车将作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载体,但其核心部件锂电池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因此,提升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警性是当务之急。基于传统单调采集外部信号的解决方案已无法满足当前储能系统的需求。在电池内部植入智能传感器(电位、温度、压力、气体等)实现多维度感知正发展成为解决电池研究的重要手段。深入理解电位传感器的原理与挑战,准确定义其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电池的化学工程过程定量描述,并结合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解析技术开发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电位智能传感器,在电池快充、安全预警及寿命预测等方面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调度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高压输配电调度的安全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熟,然而,低压配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由于人才匮乏、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分析400V低压配电网调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配电网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对提高我国低压配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及微电网、电网调峰提效、区域供能、电动汽车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保障能源安全,落实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对切实推进能源革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具有重要市场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钠基电池技术,并在分析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资源访问和调度能力,需要增强网络资源的活跃度,传统方法采用源信息系统最小方差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资源活跃度增强调度,直接交互式多源信息的缺陷,导致信息访问的滞后和时延。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SO)递阶进化的多出口网络资源活跃度增强算法,构建多出口网络资源调度和网络系统结构,粒子群进化按照属性的数据波动进行递阶分层,得到一个资源数据聚类的高密度区域,使得每一个初始种群中的个体都应有一个解,在多波束搜索PSO空间中实现粒子群PSO递阶进化,提高网络资源访问的活跃度。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能避免粒子群在进行网络资源搜索调度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有效提高控制搜索精度,运行时间较短,能有效增强多出口网络资源的活跃度,进而提高了资源搜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更加完善的新兴电化学储能技术未来产业影响力比较体系,引入技术价值度、国际市场布局、合作研发强度、产学研合作密度、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依据改进粗糙集属性重要度权重计算方法,对锌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铝空气电池与钠硫电池进行连续6年的未来产业影响力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锌空气电池未来产业影响力最接近于钠硫电池,但仍差距很大,需加强技术合作;钠离子电池产业影响力近年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未来产业影响力仅次于锌空气电池,在保持产学研合作力度的同时需注重成果转化;铝空气电池未来产业影响力最小,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取得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供应商碳配额不足、制造商碳配额富余、零售商碳配额富余情景下,考虑碳排放转移影响的三级供应链企业间最优运营策略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超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内生性的碳排放转移率能弥补供应商碳配额不足,有助于确保网络均衡状态下供应商碳排放量在政府规定的碳配额范围之内;(2)随着碳排放转移率的升高,供应链超网络的网络均衡交易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均衡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3)由于碳排放转移效应的存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下降,供应链企业应警惕碳排放转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地区重力位能与板内变形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中国大陆西部蕴藏较大的重力位能,其中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在2×1012~7×1012N/m之间.地壳重力位能变化导致的重力浮力,是板内变形的主要构造力.在一定流变学条件下,重力位能足以产生青藏高原活动地区的构造形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配电网合环操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合环电流的原因,指出了合环电流是由稳态电流与暂态电流叠加而成的,并详细阐述了稳态电流与暂态电流的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确保合环操作与电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主动网络因占用较少的网络资源、动态配置、支持网络管理协议的动态升级等优点,成为当前网络管理研究热点。介绍了传统的集中式网络管理的弊端以及主动网络应用在网络管理中的优势,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主动网络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冯明卿  冯玉东  马斌 《科技通报》2013,29(2):148-150
针对在实际的高压电网配电系统中,高压环境较为危险,故障信息特征极难获得,信息不完整,导致无法有效及时地寻找故障原因的问题.本文将智能无限传感器网络的思想引入到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过程中,将保护、继路器的状态作为系统进行故障检测的条件属性,故障发生的器件或者区域作为决策结果属性.系统的软件设计中,利用相关性反馈与交互式的挖掘算法结合,对供电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信息进行决策的推理与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系统在一定的高压电网配电规模和保护动作不完整的情形下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77%.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裴翀  郭亚田  吴小铭  周青  李巍 《资源科学》2010,32(9):1679-1684
运行监控系统是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风资源观测数据分析和观测设备维护保障的实时业务平台,系统建设是全国风能资源详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基于J2EE架构,以Oracle10g为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Java语言,借助ArcGISServer9.3平台提供的GIS功能服务,将Internet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测风塔运行状态的实时、非实时跟踪,探测数据质量状况的综合与分项评估、显示和查询,各级维护维修人员保障能力的综合考评等。另外,作为系统的应用实例,本文还对组网以来观测网的稳定、可靠运行能力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