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婷  李存林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6):642-646,654
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是目前互联网中主流的交易平台之一,如何完善此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取得顾客满意,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也成为此类交易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尝试构建适合于研究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模型;并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来研究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关系,为我国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影响B2C电子商务在线消费行为的感知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感知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网上消费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变量。感知因素分析有利于揭示消费者在线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也有助于解决目前B2C电子商务可接受程度低这一难题。本研究基于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有用性、使用便利性程度和风险性高低的预期,将消费者预期因素分为三类,即分析了消费者感知有用性、感知使用便利和感知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在线信用、在线交易倾向和最终有效交易行为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在线交易行为影响因素理论行为机理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外显测量指标。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使用便利程度越高,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高,而且也有利于在线信用的建立;感知风险越大,在线信任越低,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低。这一研究结论对于B2C电子商务网站(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分别对上述三类感知因素的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信息产品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目前信息产品定价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顾客价值和信息产品价格关系模型,并以信息产品顾客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来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信息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的主要要素,构成信息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层级结构,并提出一种能够全面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的顾客价值确定方法.根据信息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引入顾客支付意愿,并借鉴经济学中的多重价格理论,构建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信息产品定价模型,对信息产品进行定价,为信息产品的定价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上购物顾客感知价值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成果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网上购物的顾客感知价值构成模型。网上购物顾客感知价值表现为顾客信任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感知价值,通过对其每个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该模型对我国购物网站建立顾客忠诚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白琳 《预测》2008,27(6)
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原有的二维评价模型--重要性/竞争差异矩阵,由于存在不足阻碍了其在实际评价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研究在原有重要性/竞争差异二维评价空间中增加了第三维--顾客期望价值,构造了新的三维评价模型,拓展鉴别不同类型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的战略意义,同时也使得预测具有潜在变动趋势的驱动因素成为可能;并将模型应用于手机用户问卷调查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推行"互联网+"回收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新回收模式中顾客回收意愿不高、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以网络产品层次理论为基础,借鉴传统领域和电子商务领域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及维度,严格遵循量表开发范式构建包含功能价值、信息价值、程序价值、平台价值和品牌价值等共5个维度23个测量题项的"互联网+"回收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量表,并通过SPSS24.0和Amos24.0软件对正式调研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调研,进一步验证量表的稳定性.最后根据顾客感知价值维度,从定价质检方式、回收产品隐私安全、平台口碑和各维度完善等方面为互联网回收企业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顾客感知价值相关理论,结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自身的特点,分析提炼出该类产品顾客感知价值五种驱动要素维度及四大影响因子,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基于知识产权密集的液晶彩电产品顾客群体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所属国别与组合形式因子对顾客感知价值的认知过程影响作用最大.提供相关建议,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顾客感知价值提供较为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进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期望价值以及由二者构成的顾客满意三个概念,利用李宁牌运动鞋市场上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三者与顾客忠诚(行为倾向)之间的因果联系,结果证明了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忠诚的最重要前因,从而得出了顾客感知价值是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前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Reichheld为代表的众多学者通过长期的研究指出,顾客忠诚对企业的底线收益比市场份额、单位成本及企业赢利能力等因素有更强的效应。因此,全面深入理解顾客忠诚、提高顾客感知价值、降低顾客感知成本、建造顾客价值、实现顾客忠诚对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现存问题,从顾客感知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结合信用卡营销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潜在顾客价值转化、提高顾客感知收益以及降低顾客感知成本3个维度的价值创造新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了信用卡营销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Brown  Derek H. 《Metascience》2011,20(1):165-168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士红 《科研管理》2012,33(1):56-63
知识共享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在理性行动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探讨员工组织动机感知、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以及面子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80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动机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正相关,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负相关;面子负向调节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动机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企业促进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战略联盟构建的风险感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风险感知原理,分析了战略联盟构建的具体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联盟企业感知风险的形成、联盟企业感知风险与其结构偏好的关系、联盟企业感知风险与联盟结构的匹配、联盟企业之间不同结构偏好的统一等都作了详尽的分析,从而从原理上阐释了不同联盟状况下不同联盟企业确定战略联盟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 consumer fraud detection usually relies on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conduct inspections through sampling. This would be labor-intensive and inefficient.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conduc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uds and consumer percept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we propose a novel deep mixture model-based consumer fraud detection method BTextCAN to detect consumer frauds via the perception of consumer group. By designing a text convolutional attention network (TextCAN) to extract local features with contextual semantic relations from consumer reviews, our approach can mine the opinions of consumers and use their group perception to detect consumer fraud behavio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outperforms the baseline models. In particular, BTextCAN achieves an accuracy of 79.8% in the binary detection task and 76.5% in the multiclassification detection task. This work is the first research effort to detect fraudulent merchant behavior from consumer reviews. In addition, we have collated and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the first dataset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20.
CAS biophysic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brain's left hemisphere has the upper hand in global topological perception while the right one is superior in cognition of local geometric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