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最近,有许多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后眼部不适前来就诊并询问:“我眼睛红、分泌物多,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吗?”“我新冠感染康复后,发现眼睛看不清了。”“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这一话题也冲上了热捜。也有核酸阴性的眼病患者“全副武装”地来看病,他们戴着眼罩、面罩,生怕病毒“钻”入眼中。那么,新冠病毒会感染到我们的眼睛吗?它又会不会通过眼睛感染到全身呢?下面我们来解答以下几个疑惑。  相似文献   

3.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1,(17):31-35
进入4月以来,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印度大规模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分析印度疫情时指出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没有执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二是新冠病毒发生变异. 双重变异病毒危险有多大 所有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人们生病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的变异更是频繁而迅速.新冠病毒就是一种变异较快的病毒.现在究竟有多少种新冠病毒变异体,没有也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研究人员估计有数千种.  相似文献   

4.
正流言:90%的新冠病毒能在1分钟内被茶水杀灭,99.9%的新冠病毒能在10分钟内被茶水杀灭。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乔贵宾的视频验证了此结论。真相:网传的这项研究指的是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微生物感染症学教授矢野寿一带领的研究小组对"不同茶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的研究。该篇文章的结论是:本次研究并未能验证"可以通过喝茶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大猩猩也未能幸免.美国加州圣迭戈野生动物园内的几只西部低地大猩猩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有的已经出现咳嗽等症状.据称,它们可能是被动物园的野生动物护理团队传染上的,因为团队中此前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研究表明,非人灵长类动物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这是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自然传播至类人猿的案例.猿类和人类有着极高的基因相似度(98%),导致它们容易感染人类的病毒和细菌.人们也担心,那些能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可能形成病毒池,病毒在其中变异、进化,最后变得更强,甚至传染给人类.  相似文献   

6.
正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人员就一直通过发布视频、接受采访等形式不断强调"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特点——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致病力强、传染性高;且尚无可用疫苗或药物……因此,普通人在出入任何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外出回家时一定要勤洗手!洗对手!洗净手!以下是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国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备受关注。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的传染性如何?复工复产后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公众应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焦点一:"无症状感染"并非新冠肺炎特有无症状感染者并非新冠肺炎所特有,很多病毒、细菌导致的疾病,都可能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临床上将这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率先在国内被检测出,随即在全球蔓延、爆发,虽然目前国内病毒传播得到了控制,但世界其他国家仍处于疫情的高发或平台期。截止到2020年7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 581 009例,死亡病例635 173例,然而目前仍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疫苗被认为是人类面对病毒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发新冠病毒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已有18款疫苗进入临床Ⅰ期,12款进入临床Ⅱ期,4款进入临床Ⅲ期。在临床研究中,评价疫苗在人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疫苗临床研究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本篇综述将围绕着评估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前期对SARS和MERS疫苗的研发成果对于新冠疫苗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这些成果与目前观察到的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学特点相结合,以预测新冠疫苗研发可能的瓶颈以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自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科研机构、制药巨头以及生物科技公司都纷纷表示,要投入和加快疫苗研发,毕竟只有疫苗才最有可能彻底消灭疾病,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都是依靠疫苗被消灭或是将要被消灭。人类战胜疾病不是靠治好所有病人,而是让病魔不再传播和戕害健康人。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正值春运,这个每逢春节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特殊时期,为了防止病毒扩散,中国政府在2020年1月23日采取了空前的全国性范围的干预措施,这些政策包括大规模的检疫隔离、严格的交通管制和对疑似病例的广泛监测。然而,这些措施执行是否严格及时对流行病蔓延的影响是未知的,希望展示出行管制措施对流行病蔓延作用的效果,并做好灾难备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整理了从1月23日到3月15日更新的COVID-19确诊感染病例数据,并运用SEIR模型和Python可视化去拟合和预测感染曲线,去分析部分防控手段的有效性。通过限制人们出行,实行交通管制,能够有效地减少人群聚集性感染的危险。实际情况显示,在江苏2月18日开始无新增病例,3月中旬病例全部治愈清零,模型拟合的结果基本吻合。可见,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十分有效的,但各个地方仍不能放松警惕,继续执行严格的检测手段,巩固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助力全球抗击疫情。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20,(11):11-14
<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俄罗斯卫生部网站上发布的《新冠病毒(2019-n Co V)预防、诊断和治疗》文件中提到:"新冠病毒是一种由蝙蝠的冠状病毒与未知来源的冠状病毒重新组合形成的病毒。"有人将此解读为:俄方认为目前的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其实是指,新冠病毒不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而是一种原本存在于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两年多,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新冠病毒的感染致病机理、诊断技术、疫苗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经过两年多的全球流行,病毒持续传播与变异,人类面临着疫苗保护力下降、药物有效性不足等诸多挑战。本综述主要介绍我们团队在新冠病毒的发现鉴定、传播途径、诊断新技术、疫苗药物、亚基因组生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毒SARS-CoV和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MERS-CoV是相似的。但直到今天,由这3种病毒所引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都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而只能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冠病毒会攻击中枢神经?最近的消息让人们不得不相信有这样的可能性。最初,一篇在预印版网站medRxiv上的回顾性文章引起了关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波团队提到:在观察的21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超过三成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3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也首次证实了存在新冠病毒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这个病毒为什么总在出  相似文献   

15.
正通常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示意图都是红色的:有时整体是红色的,有时棘突是红色的……当然,示意图的设计人员也不死守红色,有时也会选择黄色、紫色或其他色彩来代替红色。大多数示意图都能正确显示病毒的形状,但它们所用的红色或其他颜色并非病毒的真实色调。实际上,即使你用功能最强大的显微镜来观察,也看不到任何色泽。那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它们与光发生了相互作用。如果物体完全吸收所有种类的光,那它看起来就是黑色的(只要它们还没足够热,就不会向外辐射发光);而那些完全反射所有种类光的物体,看起来就是白色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国内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好消息越来越多了。先有"血浆疗法"和磷酸氯喹等系列药品被临床验证有效,紧接着就是大批患者陆续从方舱医院康复出院,我们还迎来了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降、全国多地0新增的重要捷报!可就在所有人摩拳擦掌,觉得离"出门和火锅、奶茶重逢的日子不远了"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却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上和白岩松连线时说:"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会和人类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21,(1):17-18
本文通过研究在新冠疫情下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针对疫情所作出的相应的措施,结合行业传统做法的对比,以期为接下来的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同时,研究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遭到的打击影响,思考在今后面对相似情况,如何更快更好地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8.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检出肺部炎症十分敏感且高效的临床手段,但COVID-19的肺部影像表现多样,如何运用胸部CT客观反映患者罹患COVID-19的风险大小以及确诊患者的临床分型,均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  相似文献   

20.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态势整体趋好,为保障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需要开展疫情传播风险评估,并制定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景区的传播途径,总结了四种高风险场景,例如人群密集且人员间距过近、通风差、不戴口罩高声说话和饮食、物品高频共用无法及时消毒,辨识出旅游景区在测温、安检机、交通接驳车辆、餐厅、公共卫生间、观景拍照点、栏杆雕塑以及门把手和开关按钮等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在文旅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景区现场调研提出了多项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沟通、年票纳入预约、多次测温防范漏检、停用安检机代以开包验视、单向流、卫生间免接触、疏导拍照滞留聚集行为、警惕儿童的不安全行为和巡查扎堆不戴口罩行为,为旅游景区疫情期间安全开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