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冲突解决与同辈调解项目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被提出和发展起来,代表着一种应对校园暴力的教育转型与革新,具有预防性和赋能的性质。冲突解决与同辈调解项目发展出多种类型,也被证实在增强学生冲突解决能力、化解校园冲突、提升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以及改善学校整体氛围、减少校园暴力等方面存在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21,18(5):92-101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美国校园暴力日趋严重,在严惩措施应对乏力,冲突解决理论提出等背景下,同伴调解项目在美国中小学开始产生,至今经历了孕育、萌发、兴盛和融合发展四个阶段。美国中小学同伴调解项目的实施可分为全校模式、课程整合模式以及学生社团模式。研究表明,同伴调解项目在减少校园暴力冲突、降低纪律处分率、减轻教师管理负担、改善校园氛围以及增强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成效。探析美国中小学同伴调解项目的实施与成效对当下我国校园欺凌防治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具有如下启示:第一,政府部门应提供开展冲突解决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第二,科研人员需加强冲突解决教育和同伴调解项目相关研究;第三,学校可结合校情将同伴调解项目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第四,积极发挥家庭和社区在冲突解决教育中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欺凌主体的身份地位可将学校欺凌分为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两种类型。催生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的学校因素主要是占有式的师生关系、权力导向型的同辈文化和模糊不清的教师惩戒权。从根源上防治师生欺凌和同辈欺凌,可以从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目标的师生关系、培育以"交往理性"为导向的同辈文化、赋予学校法定的教育惩戒权、逐步探索学校欺凌防治新模式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秉持了人身权神圣不可侵犯、谨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的三大突出理念.在立法路径上,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经历了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立后修的基本路径.美国反校园欺凌法案一般涉及法案界定、区域政策制定与运行、区域政策构成以及反欺凌措施等4个板块、11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各州的反校园欺凌法案对“欺凌”的界定虽不统一,但基本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精神欺凌、同伴欺凌、网络欺凌等5种类型,且对欺凌的界定标准也在不断细化.美国各州的反校园欺凌法案明确了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三大反欺凌相关主体及其职责.美国反欺凌立法机构多次修正相关条款,加大了对欺凌行为实施者的惩罚力度,同时为被欺凌者设定了投诉、正式申诉、调解、法律诉讼等广泛的权利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纵观目前有关校园欺凌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站在客位(即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而,建议在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分析时注重从主位(当事人)的角度定义校园欺凌;在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时,考虑学生内部同辈群体文化因素;在研究方法上,尝试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情境;最后,慎用病理性思维,不给学生贴标签,以免制造更多的"受欺凌对象"。  相似文献   

6.
校园欺凌是一种失范和越轨行为。校园欺凌问题是由行动主体与同辈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等交互影响下的产物。基于社会学结构—行动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越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标签理论,可以从社会结构、个体与社会联系以及个体行动意义三个方面探究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校园欺凌问题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微观互动理论将暴力视为情绪领域的产物,不同于现有的诸多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校园欺凌的新视角.依据微观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校园欺凌包含冲突情境与实际进攻两个必备要素,由"冲突情境形成—情感能量变化—情感能量不均衡—欺凌状态出现—欺凌结束"五个基本环节构成.基于此,为防治校园欺凌,教师至少可以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李春慧  周聪 《班主任》2021,(1):5-8,38
随着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学术界对校园欺凌的内涵、现状、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研究已从现状调查、原因追溯、措施探讨转向如何预防校园欺凌。防治校园欺凌的目的在于保护生命,因此.有必要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探究防治校园欺凌的措施。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其工作的重要职责。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校园欺凌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探寻班主任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如何减少青少年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以职业学校学生在欺凌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为切入点,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校园欺凌的性别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校园欺凌的成因""校园欺凌的形式""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校园欺凌的时间、地点"以及"校园欺凌的手段"这六个欺凌维度上均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据此,学校应根据学生性别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治对策,并通过"双性化"教育和积极组织联谊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健康的交际理念。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校园欺凌被视为“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一部分”,未受到足够重视.1999年科伦拜高中枪击案以后,如何通过立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规制成为美国联邦和各州关注的重要问题.囿于公共教育的州权自治传统,美国在联邦层面至今未制定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是通过《教育法修正案》《民权法案》等法律加以规制.联邦层面的法律规制以事后救济为主,不足以让校方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在州层面,美国各州通过专门立法对校园欺凌予以规制,在明确界定“校园欺凌”概念的基础上,建构了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报告机制、处理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但同时,各州立法在规范学校反欺凌政策、惩罚欺凌行为实施者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