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究高校艺术下乡能够将高校艺术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有利于丰富高校美育工作内涵,促使高校师生感受产业前沿的技术需求,推动师生应用实践能力提高,有利于高校研究方向与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校地匹配,补足乡村文化短板的同时激发创新动能,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对实现充满活力、内涵丰富的高校美育格局以及美丽、和谐、繁荣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才振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打通高校人才输送渠道是乡村振兴建设多方聚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将因此迎来新的挑战。以广西为例,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构建地域特色模式为抓手,从创新理念、平台搭建、完善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策略,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需要一大批热爱乡村、扎根乡村的双创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针对新时期乡村旅游人才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校内赛训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考评反馈为督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两山”理念视角下河源乡村振兴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实现乡村振兴的5条路径,包括:建设美丽乡村,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挖掘绿色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作用;做好政策法规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归纳了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智慧乡村文化空间等角度提出数字赋能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契合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彭玮 《科技风》2023,(8):92-9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实施和大型城市减量发展的转型,相应地,风景园林专业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将由面向城镇绿地逐步向乡村建设转变。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园林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不够重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都较为缺乏乡村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与该战略的关系,调整教学内容,构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模式。结合高校、企业、乡村的联动育人合作教学是高校统筹企业与乡村资源实现乡村建设人才输出,企业作为乡村建设的设计方,经过相关人才积累可以高速对接乡村建设的专业人才需求;企业对高校的反馈、地方对企业与高校的反馈最终会导致教学模块的适度调整与优化,为风景园林乡村振兴人才的输出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服务是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语言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将语言知识服务、语言教育服务、语言信息服务等服务形式与乡村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语言服务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与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经济建设相悖的语言问题。本文按照“定位—缺位—补位”的逻辑思路探讨语言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协助相关政府部门结合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发展实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前置任务。探索出科学的人才振兴路径,应以政府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宏观要求为目标导向,解决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政策执行不到位、乡村人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等现实问题。探索出乡村人才振兴的策略:建立合理的人才振兴导向,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自十九大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促进乡村社会振兴发展成为地方政府与广大群众关注焦点,大学生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其培养水平高低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进程快慢密不可分.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深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动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有效增加乡村民众就业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的首要任务,对此,培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振兴乡村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将结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发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深入探索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创新路径,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进程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文化振兴。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教学辅助部门,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除了服务本校师生,还应该努力打破常规束缚,积极探索和扩展自身在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研究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正确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找出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3)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乡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阿拉善沿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农村牧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约束、业态单一与功能复合、生产要素短缺与乡村振兴需要这三大矛盾和难点,提出了该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策略:产业选择和培育方面,建议区分近期策略和中长期策略;从业态多元、空间规划、文脉挖掘、文化格局等方面统筹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才、资金、科技、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回流乡村,并支持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宋金秋  李晖 《内江科技》2022,(2):126-128
随着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高职涉农专业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对高职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涉农专业产教融合教学工作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出现涉农专业办学水平不高、校企合作参与性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产教融合的...  相似文献   

14.
兰功铭 《知识窗》2022,(12):57-59
文章论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全面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工作,以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为中心,设置技术型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协助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带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但是,具体工作中仍存在覆盖不足、资源短缺、课程针对性不强、人才回归不佳等问题,所以职业院校要从全局入手,开发社会资源,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回流,全面培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龙海军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17-121
地方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肩负为区域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基于CIPP模型,选取武陵山片区7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了武陵山片区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研究发现: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主要受高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总体实力影响,根据其创业教育特点可聚类为创业教育过程与结果导向型、创业教育资源导向型和创业教育环境导向型三种类型.各高校在不断强化自身综合办学实力的同时,可针对自身创业教育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创业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8,(13):41-41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的"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8位院士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技实践、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渤海粮仓转型升级、科技扶贫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制度创新5个方面的议题,建言献策。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40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发布,其作为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巩固脱贫""推进振兴"和"加快现代化"进行了解答.随着该文件的发布,全国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了总动员.在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努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逐渐受到关注,其与乡村振兴的联系逐渐被我国学者所发掘.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利于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由李红艳和齐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齐鲁文化》一书,详细梳理了齐鲁文明的渊源、发展以及延续,同时结合齐鲁大地上的文化载体,向读者展现出齐鲁文化的魅力. 《齐鲁文化》全书有九个章节,每个章节下分若干小节.第一章围绕齐鲁文明的诞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最早的东夷文化以及两周秦汉时期的山东考古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齐国和鲁国的历史兴衰进行了介绍,包括齐国史、鲁国史以及齐鲁文化的各自特征.第三章论述了世界轴心时代背景和我国当时的百家争鸣内容.第四章至第九章是对齐鲁传统文化的精讲,分别介绍了齐鲁大地上的传统思想、传统文艺、传统科学技术、传统教育和民风民俗,多角度地展现了齐鲁文化风貌,同时也展现出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以提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与智力支撑为使命,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提升了服务发展水平,增强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和贡献度。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其中,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技术和专业优势,可以为当地农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带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各方面合作。因此,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对于推动农业信息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