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技术进步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聚焦林业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为充分发挥林业技术进步的带动力提供量化支持,助力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全样本及四大区域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状态是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技术进步偏向并不总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四大区域的林业技术进步在多数年份偏向于资本与林地;部分地区的林业全要素投入与要素效率状态未完全相适应,要素配置有待改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调整生产技术进步方向、改善要素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其可以重塑产业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然而,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面临着特殊和复杂的治理挑战,需要建立独特的治理体系以促进数据要素的安全和高效流通。目前,对于影响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关键治理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缺乏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来揭示不同治理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情况为例,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框架梳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三个维度的6个前因变量条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的条件之间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以期因地制宜地提升各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参与者机制的协同作用可以形成4种类型的高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的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发展目标,需要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13-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并从要素配置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细分的维度看,数字技术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发展环境对区域一体化有正向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2)数字经济的资本、技术和人力三种生产要素对区域一体化发展有显著正相关作用,加大对数字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因此,应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构建良好数字发展环境,加大对数字相关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知识产出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产出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空间滞后项,构建了知识生产的空间滞后模型.通过计算经过空间过滤的全要素知识生产率,测算出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R&D支出、R&D人员和实际利用FDI的知识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583、0.1635和0.1096.知识溢出吸收量呈“中部隆起”状,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正相关关系,并且空间集聚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科学技术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选取要素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此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CCR- BCC交叉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间中国沿海1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结果显示:政府资金投入、海洋药物研发经费投入、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是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第1等级有浙江、山东和广东,第2等级有江苏、上海和辽宁,第3等级有福建、天津和河北,第4等级有广西、海南。 相似文献
6.
7.
将碳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双层嵌套式CES函数的构建,对我国1995—2014年间的低碳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度,证实低碳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正向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影响技术进步低碳发展的根本因素所在,以期为我国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9.
耕地细碎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户作为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其生产技术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粮食的产出。本文基于安徽丘陵地区粮食作物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损失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仅为77.97%,效率损失严重;丘陵地区粮食生产中已出现劳力投入过剩现象,而耕地的细碎化现状又使农机使用处于“进退维谷”状态;土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提高农田质量;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随着地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丘陵地区进行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时,应该尽可能使其地块面积在0.1hm^2以上,此时效率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增长视角创新研发方向的约束,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工业企业研发创新绩效评估框架中,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企业研发创新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偏低,均值为0.553;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3.6%,由研发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等因素所致;将研发效率与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相结合,按竞争力强弱和进步节奏快慢将30个省级区域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是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载体.利用柯布道格拉斯拓展函数对我国2014-2018年的高企数据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及贡献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企对劳动力需求各有侧重,其中研发劳动力的边际影响力最小,其次是科技服务劳动力,其他劳动力边际影响最大;第二,...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管团队特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融资约束起负向抑制作用,即高管团队中女性占比越低、平均年龄越大、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薪酬差距越大,越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缩减样本量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特征通过影响企业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价值、吸引投资者关注等,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不仅丰富了相关文献,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上市公司加强高管团队建设、以及通过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外部融资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企业创新水平的准确测度能够为科技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科学化数量化支持,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定量研究创新问题的关键数据基础,是研究过程与结论正确的根本保证。为更准确地测度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一种从企业专利组合出发且包含逐级递阶指标结构的企业创新水平综合测算方法。[研究方法]首先将企业专利组合视为一个整体,选取指标使用相关分析确定同指标内组合形式;其次依据指标内在逻辑关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指标逐级递阶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判别分析模型、修正的逻辑回归模型确定指标组的组内、组间组合形式,最终得到企业创新水平测度模型及其简化形式。[研究结论]新方法预测的企业创新水平与实际观测的创新水平拟合良好,与以往研究相比具有原理清晰、解释力强、可拓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多种前沿方法测算了光伏企业的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比我国其他制造业同时期的年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考察光伏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此外本文对可能影响光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的单独及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资产和企业规模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外资资产,出口额,政府补贴以及扶持政策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尽管研发投入对光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和国有资产的相互作用却会显著提高光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关键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政策、直接支持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分别进行综合得分的测算,然后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政策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的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直接支持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间接支持政策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效应和产权异质性效应,创新政策对位于东部地区的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加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间接支持政策对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完善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建立多方位支持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加强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18.
19.
从企业内外部因素——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它们对研发资源在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之间合理配置的影响机制。认为,企业研发投入结构的选择是一种基于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的企业间策略互动。它们对研发投入结构的作用途径有:技术吸收率效应、绝对成本优势效应、技术溢出率效应、企业利润效应和产品差异化效应。并且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结论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