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自我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好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诱导质疑;挖掘创新潜能,鼓励猜想,培养创新思维;合作探究,激发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大胆质疑和猜想。  相似文献   

3.
王明良 《考试周刊》2009,(13):196-197
本文提出应通过创设良好氛围,孕育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诱导猜想,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设问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创设类比-猜想-论证情境,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启发诱导一题多解,运用归纳-猜想-论证思考方法,以及运用类比、特殊化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或假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从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正确引导学生猜想的方向等维度,讨论了笔者的相关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猜想、发表独到的见解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 ,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纵观数学发展史 ,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 ,中学数学教学中亦应重视猜想能力的培养。一、通过观察教猜想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 ,通过观察 ,进行猜想 ,然后得出结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譬如 ,在传授球面上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概念时 ,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观察 ,最终形成概念。具体做法是 :用篮球做模型 ,在其表面上取定两点(…  相似文献   

7.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灵魂,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观察、思维、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究是学习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发现,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使他们达到会合作,会创新呢?一、鼓励大胆猜想,促使主动探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教学中,鼓励学生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验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出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灵魂,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观察,思维,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初中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要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要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要巧妙设计环节,鼓励猜想;要利用科学实验,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11.
刘敬福 《学周刊C版》2014,(7):159-159
猜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必须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猜想.并通过在类比中引导猜想.在反比中;l导猜想,在实验中引导猜想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猜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猜想是一种创造思维活动。数学家高斯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猜想,可树立起他们创造的志向和意识,使他们在已知领域中有所创新,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诱发思维的独特性。 一、启迪标新立异,鼓励猜想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意境,鼓励猜想,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的猜想课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  相似文献   

13.
吴招芹 《考试周刊》2009,(21):186-188
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教师要发挥科学实验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心设计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利用自然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鼓励猜想设凝,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参与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现数学思想,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合理猜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程序设计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经过探索、猜想、求异、突破、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逐步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进而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世界共识,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提供创新的土壤,鼓励尝试——播撒创新的种子,培养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注重猜想——感悟创新的手段,倡导求异——拓宽创新的渠道,激励质疑——点燃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猜想是通向真理的桥梁,猜想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猜想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为学生的猜想创设合理的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搭建启迪智慧的平台。一、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受传统灌输式教学及害怕猜错被教师批评受同学嘲笑心理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大胆猜想。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对探究科学知识的坚定信念。教学…  相似文献   

20.
慕民雄 《教师》2015,(10):48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设计探索性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