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教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所指一目了然的文言文,教师极易陷入“忘言”的泥淖,复制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紧紧抓住言语形式,由言语形式出发到文学、文化,再从文学、文化回归到言语形式.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着力于作品的言语表达、写作方法、文章构思、作者思想等诸多方面.遵路识真、想象还原、咀嚼语言、比较差异,是四种有效的回归言语形式的文言文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中,要实现“读”的高效课堂,就要顺着“言语形式”走进“言语主体”的情感世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诵读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篇”文言的音韵、节奏、虚词、章法、特质进行诵读,由此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悟作品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3.
文言作品的言语形式增大了学生阅读与理解的难度。而引领学生与文言作品进行深层对话,生成自我的理解与感悟,又是文言文教学应有之义。《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经典的托物言志散文,如何让学生由作者所言的“莲”之象体会其所表达的“君子之志”,实现由“言”到“意”的转换,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品言归义,感知莲象;串联花象,由象悟意;融入情境,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4.
张鹄 《湖南教育》2002,(16):46-47
什么叫语境?语境是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实际情境,亦称“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语境可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又叫“小语境”,是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头语的前后语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广义语境又叫“大语境”,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语境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交际者的身份、职业、年龄、教养、思想和心境等。客观因素指交际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和场合。语境的理论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中“联系”的观点。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因此,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然而,在语文教科研全面开花,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有点受冷落,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让人担忧。作者从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创设文言文教学“语境”;课内外结合,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配合必要的作业练习,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规范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言语交际是至少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借助语言或文字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言语交际特指师生、生生之间的言语活动。正如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中提出“语文”即“言语”,“语文课”即“言语课”。语文的本质就是言语,语文教学是指向言语交际的。一、语境还原,增进学生言语交际的具体体验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长的逆向转换过程就叫“语境还原”。学生凭借作品中的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按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部分要使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下的含义,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语段。从这一点出发,教学、训练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再研究文言句法、谋篇布局以及作品  相似文献   

8.
<正> “语境歧义”研究是近年来语法研究中开拓出来的崭新领域。随着“语境歧义”即“言语中的歧解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识别与“歧解现象”貌合神离的费解、曲解和别解等言语现象,对于“歧义”研究的健康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语境歧义”作出开拓性研究的语言学家主要有徐思益、王建华等先生,在他们的著述中,“语境歧义”即“歧解”现象与“费解”、“曲解”等现象是不加区别的。如王建华先生在《语境歧义分析》一文中把“对于某一确定的语义内容”“听读者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误解”以及“听读者明明能理解而故意曲解”这两种应属于费解与曲解的言语现象看作是歧解,作者用下面的例子说明观点: (1)程副司令员向她们挥手致意,针对叛乱平息,百万农奴即将彻底解放,欣然说: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语文学科语境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语境教学角度,探索出新的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言语水平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不串讲就放心不下。他们放心不下的是课文字句的落实,是文言文中“言”的部分。至于文言文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整体意蕴、文章特色等“文”的价值,则被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漠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因文得意、缘文会友和发展自我的内心需要,是文言文字句知识的教学,是没有“阅读”的教学。“阅读”是一个对文本信息进行吸纳、加工和重构的过程,又是一个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智交流的活动过程,理解和评赏能力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本位作用。而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了很大比重,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对其中句意、场景等文字缺乏相应的背景理解,这就使得文言文的教学区别于现代文教学,它需要教师通过自身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讲解,给学生描绘出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心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声情并茂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名篇.教学设计既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基点,又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依“言”助“文”,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读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重“文”还是重“言”,仍然是文言文教学纷争的焦点。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笔者认为无论是面对高考,还是面对新课程素质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基础,以“言”为本,追求“言”与“文”的和谐统一。具体地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扫除“言”的障碍;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逐步解决“言”的问题;反复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  相似文献   

14.
与学生作文不同,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结果。所以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作品意蕴,就需要通盘考虑其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思想状况、际遇心境和时代背景等因素,亦即本文所论及的“背景知识”。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不明白介绍背景知识的意义何在。常常出现如下种种缺憾。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读了《让阅读因智慧而精彩》,其中说到“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去发现言语作品所表现的‘言语内容’和生成的‘言语内容’。文言文阅读教学亦应如此。我们应该坚决摒弃仅以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句式特点等为教学内容,把文言文阅读教学变成纯文言知识教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堂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必定是“文”与“言”的巧妙融合。尽管课程改革改变了“文”“言”的割裂局面,但走进一线课堂,你会发现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言”是落实了,但却窄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对“文”的落实流于浅显化,就文本而文本,对承载作者情感的语义挖掘不深,学生没有深人探究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理感受。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多点“文”的色彩,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7.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语文学科语言沟通、语言交流、汉语言知识传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良好“契机”,实现了高中语文学科知识连贯、整体、系统的“输出”,让学生更能将语言知识、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本文就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价值作为切入点,概述了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解题思路已确定这样的模式:整体感知——细项阅读——整体回读。这一模式告诉我们:整体感知是文言文细读回读的前提和基础,是文言文试题应答的关键。因此,解读高考文言文试题,切不可忽视对试卷所供文言文材料的整体感知。如何整体感知?下面介绍“四字法”,把它作为解答文言文试题的一把“钥匙”交给学生。操作程序如下:跳:回顾高考十多年的文言文,就体例而言,大多是史传文;就范围而言,大多为汉至唐宋时期的文章;就内容而言,大多为古代良臣名吏的美言佳话:或表现其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雄才韬略(2001年高考文言文);或表现其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的感人事迹(96年—2000年高考文言文);或表现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职高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就是从揣摩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开始,在感知的基础上,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感情,从而掌握表达的技巧,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修辞的“娘胎”,修辞是语境的“生命”。修辞与语境之关系犹如古人所言:“辅在颊则美,在颡则丑。”言语交际活动触手可及,言语交际中的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不胜枚举;修辞行为及其现象中潜在的修辞功能已随修辞学尘封太久,故笔者就修辞与语境的“鱼水情深”之关系以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修辞功能,作管中窥豹似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