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在当前学术界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在此,文章在总结前辈们对于文献学,尤其是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等问题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文理交叉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文献学从大文献学中分出来并区别于其他专科文献学,进而阐述关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及其研究对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郑鹤声在梁启超文献学启蒙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融合创新,首次运用现代化视野研究文献学,赋予文献学全新的内涵,初步建立起文献学学科体系,并围绕文献学的现代化、综合化、理论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将民族情怀与全球史观融入其中,著成《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是文献学现代化进程的开拓者,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道教文献与日俱增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建立一种能够指导开发和利用道教文献的科学———道教文献学 ;本文从道教文献学学科体系建设和《道教文献学》主要内容设置两方面提出了道教文献学构建建具体设想 ,并就其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碑刻文献学通论>第一次系统构建碑刻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科学考察了历代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脉络、学术思想、流派、特征,第一次对碑刻文献研究史进行大规模清理和总结.论述了碑刻文献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构拟了完善、系统、科学、适用的学科发展规划,前瞻性强.丰富了普通文献学的内容,英定了碑刻文献学学科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学文献学的提出是对中国美学研究的一次自我反思与回归,更是美学文献学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鉴于美学自身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美学文献学的建立与发展有着自身独特要求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美学学科,离不开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文献的方式存在着,要将这一体系转化为中国美学学科建设体系存在着学科性、逻辑性、学理性难度。美学文献在记录内容上分门别类而彼此调和,在记录系统上传递信息而含蓄隽永,在文本体系上真伪具呈而有待辨别,学科体系转化艰难和文献资料有待加工的现实,要求我们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去解决这些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美学的标准和文献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在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标准;要以美学学科和文献学学科交互主体的方式作为建设的指导方法;要以立言为公、发展学科、昌明学术的态度作为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文献建设一直处在有工作无学科的状态,建立和发展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放眼国际学术视野,解构主义掀起的文献解读策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的经验、教训应该成为我们建设该学科的外部动因。反观国内美学建设视域,美学建构的西方基础正处在动摇之中,推动我国美学建设的文、史、哲诸科都建立了专科性文献学,这就为我们建设中国美学文献学,夯实中国美学建设的本土基础提供了内在动力。站在学术发展视角,充分利用自在文献的价值,推动学术的自为,成为我们对学术自由的憧憬。  相似文献   

8.
文献的内容指的是人所感知与表述的知识信息,文献的形式指的是各种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静态的文献指称记录知识信息的文本,动态的文献呈现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名称,要为社会培养古籍整理人才;也是学科名称,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作为专业,古典文献学需要向文化传承创新方向大力拓展。作为学科,古典文献学需要完善其知识体系。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可以从文献的制作与存佚、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文献的比较与鉴别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一直是两个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本文以“文献”释义为切入点,阐述了文献学的学科属性及其研究视野,进而辨析了“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异同,并揭示出造成两者混用的原由。  相似文献   

10.
“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中文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大数据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触动了改革的急迫性。“古典文献学”教学改革要坚持学科本位,并积极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大数据视野,有效利用新技术作为教学和学习的辅助手段,从而在新形势和新条件下,实现本学科教学体系性变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献学作为文史研究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却位处边缘,面临数字化文献倍增与教学时数被压缩的困境,形成教师“一言堂”与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网络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文献学教学必须在与传统文本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充分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手段,提高专业知识传输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凸显该课程的文史研究工具学科性质,实现学生课堂上及课后的文献认知实践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文献学学科体系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目前将文献学类等专业分别设在了文学门类以及管理学门类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存在分级地位过低、分类不清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将文献学设置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22日,由河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高级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专家就该学科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入的探讨。会议开幕式由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教授主持。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教授致开幕词,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中华书局编审傅璇琮先生、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夏传才先生先后作主题发言,傅璇琮先生并高度评价了河北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郑振峰教授为本次会议作…  相似文献   

14.
启功先生学问博大精深,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作为一位当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启功先生具有博学于文的学科意识、融会贯通的学术思想和无征不信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张舜徽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讨论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论文,在学科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式和路径等方面,阐发了历史文献学学科的深层理念。他于1982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从基本理论、文献学史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构建了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其中许多创新见解,突破了以往的成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至今仍是文献学学科有待努力的目标。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张先生通过建立博士点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创办学术集刊、倡导优良学风等实际工作,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一、学科沿革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国内从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历史文献学、古籍版本目录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古典文献学学位点。2007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二、研究方向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22日,由河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高级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专家就该学科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学科的价值、意义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以中国古代典籍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它将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一个整体,以目录、版本、校勘、辑佚、校注、考证等传统的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尊重学术传统,崇尚实证研究,注重夯实基础,积累深厚功力,同时,由于其方法具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性质,因此在人文学  相似文献   

20.
经学与文献学从来就是一对联系密切,互为依存、发展的学科。可以说,文献学是经学发展的基础,而经学发展的需要又促进、带动了文献学的不断进步。周予同先生曾经指出:“经学与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关系较大,不懂经学而要研究这两门学问,往往会出问题。目前有些著作存在问题,往往因为中国文献学的底子不厚,而经学是文献学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中国经学史讲义》)这段话既说明了经学对研究中国文化史、思想史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经学与文献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