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火山、追逐飓风、潜入深渊、提取蛇毒、太空行走、北极探险……科学家直面危险,不畏惧不放弃,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2011,(6):32-34
苦难的童年 科学家拉曼出生于印度。小时候.拉曼就被人看成是一个热爱数学的小书呆子。他不喜欢运动,却喜欢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14岁,因为患上了青光眼,拉曼失去了视力。从此。疾病改变了拉曼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科学家为主人公的优秀国产电影在讲述科学家事迹的同时,对科学家精神作了艺术呈现和生动诠释.尝试以九部优秀国产电影为例,分析此类题材主旋律电影中科学家形象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礼敬和弘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4.
张晓天   《课外生活》2010,(12):20-21
睡觉时有一个十分舒适的枕头,无疑是一种享受。然而,有些科学家却不求这种舒适,以他们的特殊枕头入眠。尽管他们的枕头很不舒服,但正是这种不舒服,才促使他们创造出辉煌的科学业绩。  相似文献   

5.
李世荣 《初中生》2010,(7):52-55
谁是天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富兰克林?都不是。孩子才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拥有着对一切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就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不可思议的耐心源于他们的远见卓识、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科学家的直觉持欣赏崇拜的态度,因为在公众心目中,这类人通常天赋异秉、智力超群,他们对许多事物或问题都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快捷反应,而且他们的直觉判断总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独特性,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的直觉百分之百准确。在某些并不复杂的瞬间判断中他们有时也偶尔犯错,甚至在他们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里也常见疏忽。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科学家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科学家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工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有相当影响.一般而言,民国时期的科学家,对于西方文化均有较高的认同感.他们认为,西方文化的本质是科学和民主,因而推崇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尤其是其科学性的特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一般反对以等级秩序为特征的价值观,尤其强调儒家文化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但他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前人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精神,进行了认真的挖掘和褒扬.民国时期科学家中少数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偏爱,成为文化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8,(7):78-78
据东方网2008年1月3日文章以及2007年12月10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月10日一期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基因组的科学家杰里佛·戈登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老鼠做的研究表明,有些人肠中的微生物提取能源的效率比另一些人的强,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吃同样的食品,有的人体重在增加,而另一些人仍保持苗条。  相似文献   

10.
约翰·巴丁因1956年和1972年两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闻名于全世界。这是第一个在同一领域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的名字永远地写入了物理学的史册。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启蒙》2013,(2):56-56
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看,这就是相对论!”  相似文献   

12.
南宋郑樵是著名的史学家,又是自成一家的儒家学者,同时,他还是在动植物学上有着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然而,他的科学研究是与其儒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是儒学研究的延伸。作为一个儒者,郑樵具有儒家的博学精神,并通过博学引申出对于自然的研究;他研究经学,并从经学研究转向科学研究;他讲求实学,强调"核实之法",因而具有科学的求证精神。正是在儒学的研究中,他进一步研究科学,成为名列儒林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小学时代》2012,(1):52-57
我们必须向发明家和科学家致敬,他们都是天才,做了许多危险的恐怖实验——这样我们就不必自己面对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向学生系统介绍3位科学家在生命领略中取得的辉煌成果,以其闪光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着重分析"科学家访谈"的教材结构特点,剖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鼓动性教学法,确定教学流程为学生阅读(提纲)→分组讨论(内容)→发表小组观点→综合评价→教师总结,是一节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动员课,以3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唤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生命科学献身。  相似文献   

15.
世界级科学家虽然只是人才金字塔顶上的一小部分人,但他们能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日本作为世界领先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其与我国相似的一些特征决定了日本世界级科学家的培养经验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以高被引科学家作为世界级科学家的代表,分析日本265名高被引科学家的整体状况、学习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状况,并以此为据对我国培养世界级科学家提出四条政策建议:重视本国大学教育、关注国外经历、培养本国科技人才、提拔扶持年轻学者.  相似文献   

16.
徐百柯 《学习之友》2012,(12):38-39
直至今日,叶企孙,仍是一个罕为公众所知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启蒙》2012,(9):112-112
实验的价值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发电机的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法拉第(1791-1867),对知识有着执著的追求,为了一项科学研究,他常常百折不挠,这使得那些急功近利的人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18.
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西方宗教背景中发展,许多有伟大成就的西方科学家普遍具有极其浓烈的宗教情结,浸透着一种宗教精神。在他们看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但是,宗教和科学毕竟是两种信仰体系,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认为,愚昧和落后是宗教产生和生存的土壤。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科学家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理应不信仰宗教。然而事实是,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原因作些透析,并就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启蒙》2012,(8):56-56
1963年2月的一天,白宫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为表彰著名的美国航空学家冯·卡门在火箭、航天等技术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政府决定授予他国家科学奖章。当时的冯·卡门已有82岁,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当他气喘吁吁地登上领奖台的最后一级台阶时,踉跄了一下,差一点摔倒在地上。给他颁奖的肯尼迪总绩忙跑过去扶住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