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具体道德要求.该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一脉相承,与新时代我国公民的国家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辅相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点”和价值“源点”,是衔接和贯通社会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国家宏观层面的政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军 《中国德育》2014,(11):26-28
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是公民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第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便是价值认知问题,即必须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做出深刻的理解和科学全面的把握。换句话说,价值认知是公民价值观养成的第一个扣子。一、为什么说价值认知是公民价值观养成的第一个扣子?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同并在实践中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但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给大学生道德选择和确立带来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错位、道德信仰偏离、道德行为失范以及道德情感冷漠.文章从核心价值引领、传统文化熏陶、培养道德意志和重视道德践履等角度对高职学生道德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初中生诚信道德自我进行测查表明: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及其认知、体验和意志行动上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城乡差异不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的诚信道德自我概念水平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诚信自我认知和体验水平高于自我意志行动的水平,显示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自我认知与自我意志行动、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志行动不协调统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目标.个体道德目标的培育是一个发展人的道德认知、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道德行为的复杂过程,即运用道德倡议、道德指令和道德禁令的形式激励人的高尚行为,指导人的正确行为和约束人的不良行为,逐步培养个体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爱国责任与情怀、敬业精神与追求、诚信品质与操守、友善心态与气度.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认清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特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诚信道德平台因诚信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道德托举作用而得名,它具有完整性、具体性和稳固性的特征以及基础性道德托举和支持性动力两大功能。在诚信道德平台对公民个体、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这三个具体层面的构筑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一系列特殊的使命,其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诚信道德平台理论体系,为诚信道德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注重诚信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金振华 《学子》2014,(8):46-46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尤其小学生正处于道德观的构建时期,道德认知将对其一生的道德观念塑造和行为准则践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道德认知是一项德育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0.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中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关乎祖国的未来与发展。这启示我们,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因此,如何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巩固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提高德育效果,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本刊特邀请李晓东老师撰文,就如何加强中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略陈己见。也希望广大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思想政治课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思考,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公民信仰认知存在偏差、社会公德素养普遍下降、部分公民心理承受脆弱、学术道德失序现象频繁、虚拟世界道德失控广泛等现象,根源于政治因素、市场经济、历史文化、网络传播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需要采取信仰世界的理性重构、重铸社会责任的人格内容、吸纳人文文化的优质原素、践行知行合一的道德伦理和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等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交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诸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和道德知行分离等道德困惑问题。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心理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积极塑造公民道德个体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等,并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制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与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琼 《思想教育研究》2005,(8):22-23,44
一般来说,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融合。道德人格并非天生自成,而是人们通过接受各种道德教育,并在自身努力修养和践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公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习惯性的道德行为的升华。这种道德人格,既具有普遍性,又为每一位公民所特有。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人格作为衡量个体人格的标志,就成为评价公民道德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准。和谐道德人格一方面指的是个体道德人格内部的几个组成部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协调,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由初中生和高中生两部分构成,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的道德判断的培养进行重点分析。高中生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关键时间,该时期关系到高中生能否形成道德价值体系,是否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的关键时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是让高中生在道德认知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能够适应社会,并且道德意识正确、清晰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时期道德教育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公民教育开始萌芽,并与道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功能互补与联结。公民教育的初建历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成员身份的普遍认知:道德人就是好公民。  相似文献   

16.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法律主治的社会,但西方国家在寻求法治化道路的历程中,道德已成为整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西方国家的全民道德认同是通过宗教倡导、法治融合、民主政治以及公民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即坚守道德的崇高信仰,强化主体理性思维的养成,重视制度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诚信作为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在传统的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诚信道德重道德教化轻道德制度建设的缺陷,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由于诚信上升为法律原则,而得到了根本的纠正。现代诚信道德的法律化,既是时代的必然需要,也可以通过立法、执法、公民自觉行为等方面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个法律主治的社会,但西方国家在寻求法治化道路的历程中,道德已成为整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西方国家的全民道德认同是通过宗教倡导、法治融合、民主政治以及公民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即坚守道德的崇高信仰,强化主体理性思维的养成,重视制度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主体是道德原则、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制定者、倡导者和推崇者。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我们应加强道德主体索质的培养,使公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制意识、诚信观念、责任意识等基本索质。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著作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总体任务是人的自由的实现,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和道德公民,并将二者统一于总体目标。自然人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培养拥有国家整体向心力的"爱国公民"则是道德公民教育阶段的终极目的。其道德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功利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等问题,重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