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辽东边墙修建的起因主要是为防止和抵御北部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毕荥、王翱于正统七年(1442年)修筑了辽东边墙的两段;韩斌、周俊于成化五年(1469年)完成辽东边墙的东段。但由于修建时采取的是一种临时应急的防卫措施及手段,各段修建又人物有别、时间有差、地点有异,而且还是时断时续分段建成,这样也就不免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和隐患。  相似文献   

2.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御女真族、蒙占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修筑了辽东边墙.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是边防上的一种土木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3.
明代辽东边墙是我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长达千余里.它不仅是汉民族同兄弟民族聚居区的划分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建筑工程.探究明代辽东边墙的性质,对于了解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经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辽河流域的生产斗争、东北少数民族的兴起及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边墙"与"六甸"是明朝为巩固辽东边防,防御女真南下,沿边修筑的边墙,谓之辽东"边墙";"六甸"是在宽甸县境内修建的六座驻兵城堡,始称新奠、宽奠、大奠、永奠、长奠、社奠,后世称为赫甸、宽甸、坦甸、永甸、长甸、苏甸"六甸".  相似文献   

5.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抵往Ⅱ女真族、蒙古兀良哈三卫等部的南下骚扰,修筑了辽东边墙。辽东边墙全长1040公里,是边防上的一种土木建筑工程。它分段而建,随补随修,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构造材料不统一,形状不规则。边墙内的城堡、墩台“量地缓冲”而建,相距远近不一,在边关防务上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玉娟 《兰台世界》2007,(3S):68-69
明代辽东边墙是我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长达千余里。它不仅是汉民族同兄弟民族聚居区的划分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建筑工程。探究明代辽东边墙的性质,对于了解明朝存东北地区的经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辽河流域的生产斗争、东北少数民族的兴起及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清朝初年,闯关东浪潮风起云涌.清初辽东闯关浪潮出现的直接诱发因素是辽东招民垦田政策的制定.顺治十年(1653年)颁发的<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东苑马寺设立于永乐四年(1406),本为马政机构.后来,随着辽东形势的发展,该职开始参与地方军政事务,兼兵备衔,成为辽南重要军政长官.本文拟结合明实录、辽东档案、方志、文集等资料.对其变迁及职掌做一番考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辽阳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期到后金定都辽阳,一直是祖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作为一个都邑,最初叫襄平,是战国时期燕国所置辽东郡的首府。五世纪初,地入高句丽,改襄平为辽东城,唐代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治所曾一度在今辽阳。唐废“襄平”,把汉代位于浑河下游的辽阳县旧名,移作辽东城的名字,延用至今。辽置东京辽阳府,金置东京辽阳路,皆为五京之一,元属辽阳路,明为辽东都司,治所都在辽阳。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261年),建东京于辽阳,天命十年迁沈阳,从此东北的政治中心北移。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设辽阳府,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升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  相似文献   

10.
玄花 《兰台世界》2012,(28):90-91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立以后,明朝迅速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辽东,与辽东接壤的朝鲜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明朝适时调整对朝鲜政策,以争取朝鲜的支持,对后金形成包围之势.  相似文献   

11.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即派人招抚辽阳行省等处军民,于一三七五年(洪武八年)在今辽阳市老城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下设定辽等二十五卫。一四○三年(永乐元年),又派人到黑龙江流域,进行招抚。于一四○九年(永乐七年),在黑龙江下游右岸特林(即今蒂尔)地方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努尔干都司”),相当于省一级的政权机关,其下设三百八十四卫。忽鲁爱卫就是其中的一个。是次于都指挥使司的地方军政机构,设有指挥使、指挥同知、卫镇抚等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镇西堡西烽火台、边墙的发掘,明确了其形制、结构和具体的规格尺寸,为了解、研究明代辽东长城河套段的构筑方法和走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明代辽东长城在铁岭境内全长约220余公里,大致呈∩形走向,其间有卫、所等驻军城5座;所辖边堡18座;关隘4座;调查发现了沿边、腹里烽燧254个;还有驿站、递运所等配套设施。并由此构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在维护明代东北疆域的安宁、沟通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吴三桂(1612—1678年),字长白,原籍徽州,迁高邮,后籍辽东(今辽宁辽阳)。父吴襄,官至总兵、都督同知、中军府都督。吴三桂以武举出身“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官至副将、总兵。他是明代宁远卫名将,辽东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祖大寿的外甥,当时人曾说“第明国京师,倚祖大寿为保障。”因此明朝十分重视以祖家为中心的辽东军事集团。崇  相似文献   

14.
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首领明建州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始起兵统一建州诸部,吞饼海西女真,收复东部蒙古之后,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今新宾县永陵东八里苏子河与二道河会合处的左岸),即汗位,建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天命三年(1618)开始攻取明朝辽东地区.  相似文献   

15.
1916年3月下旬,在一片咒诅声中,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但仍恋栈总统职位,无意下台。以邵兆中、王济辉(儿女亲家)为首的革命志士,于4月底在奉天省桓仁县宣布独立,称辽东反袁护国军,继续同袁世凯及其在奉天的代理人进行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辽东、辽北五市图书馆间的学术研究和业务交流,辽东、芝北五市图书馆协作区成立会议于一九九三年八月十八日在抚顺市召开。沈阳、抚顺、本溪、丹东、铁岭等五市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学会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抚顺市老虎台煤矿图书馆馆长应邀出席会议,抚顺市文化局魏忠道副局长亲自到会讲话。会议围绕成立“辽宁省辽东北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辽西地区的人经常听到"边里"、"边外"的说法,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东北有道柳条边,其一是辽河流域的柳条边,把盛京地区围起来,也叫"盛京边墙"这道柳条边以辽宁开原附近的威远堡为中心,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威远堡起东南行至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南大东沟濒海处;西段从威远堡西南行直至山海关附近的长城.此东、西两段合称老边.其二是从威远肠向东北伸展至吉林市北边的法特哈,称新边.这两道柳条边结成人字形的边墙,总长 13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8.
十月初的辽东山区,葱茏的林木已初现斑斓的红叶,朵朵白云点缀的蓝天秋高气爽.2005年10月10日,迎着微微吹拂的秋风,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秘书长曾维在省档案局(馆)长刘金树、副局(馆)长孙成德、赵焕林的陪同下,来到省档案馆后库进行工作调研.这是他分管档案工作后第一次亲临远在几百里之外偏僻山区的省档案馆后库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19.
明朝虽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这一点在史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由于没有了严师的管束,万历便开始纵情声色、不问朝政.为了满足自己享乐的需要,遂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到各地名为监督开矿,实则公开掠夺.万历廿七年,掌管御膳的太监高淮被派往辽东征税.  相似文献   

20.
明代嘉靖年间辽东科举考试的答卷(残卷)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行最后一科进上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