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左传》作者完成《左传》时,他为实现主流意识,以史官的特殊身份代替社会和群体发言而高频使用的“君子曰”(含“君子谓”、“君子是以知”、“君子以为”)生成为“君子曰”评论式模式,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司马迁《史记》有意识地沿用了《左传》“君子曰”评论式话语模式,以“太史公曰”取而代之,成固定之套数为历代之正史绝无例外地承袭。宋明“讲史”和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之“入诗入话”、“结论结诗”,既为“说话”本身的艺术规律(吸引和控制引导听众)所决定,又乃《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出的新范型。“笔记小说”发展至《聊斋》,其“异史氏曰”成为《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的极致,《聊斋》正因此而攀上了古代短篇小说创作之颠峰。  相似文献   

2.
在<左传>中,作者为了实现价值引导,往往以"君子"的身份频频露面,并借"君子"之口发表评论,采取了叙事与评论分离的策略.本文从内容、形成原因这两个方面对<左传>中的"君子"评论进行考察,展示了其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3.
《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时期的两部历史著作,记录了两个时代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表现了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本文从两部著作中选择女性形象这个角度作切入点,分析这两部著作人物塑造方法之不同。左传纪女性人物事迹分散于各个篇章比较零散,战国策则开始有集中写一位女性人物的篇章。左传纪人笼统朦胧不具体形象,而战国策开始有生动的外貌描写。此外战国策还善于运用比较烘托等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人物,体现了我国史传文学在人物塑造技巧上的日益成熟,从而成为后世小说之滥觞。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左传》叙事方式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第一,受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时间观念的影响;第二,受《春秋》编年体例的直接影响;第三,受史官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唐代初期,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五经正义》,在编撰《春秋正义》时独选《左传》释《春秋》,对《左传》极为推重。表面看和学术发展有关系,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迎合唐太宗的治国需要和个人需要。其中个人需要和"玄武门之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元明、清前期、清中期、晚清及近代等四个阶段,概括性地总结论述了元明清三代的《左传》人物评论及其特点。认为元明清三代,尤其是清代学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较为突出的,清人的研究不仅在当时呈现出繁荣态势,而且别具一种“专门之学”的特点,对于今天的春秋《左传》人物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主要内容是记述战国时代纵横家策士言论和行动的一部著作,它从特定的角度,特定的视角通过纵横家的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所体现出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新的思想,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认识那个时代留下了生动宝贵、丰富多彩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对《左传》、《史记》判断句作了穷尽考察: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对二书判断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中管窥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繁荣体现在创作者的群体性,创作手段的成熟性,人们对诗歌运用的普遍性,繁荣的原因是:教育的发展,使诗歌的发展成为可能,诗歌本身的特点为其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社会的现实生活直接刺激着创新者们的创作激情,上层贵族的倡导。  相似文献   

11.
姓名:荆轲,也称庆卿、荆卿 籍贯:祖籍齐国人,出生于卫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战国策》常用词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选取了《战国策》中的“讲”、“让”两个常用词,并对其在《战国策》中的用例、词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的形成经过了战国时的原创与收集及再创作期,汉代的始名期、又名期,至刘向定名。在其书形成中,不仅文章体制上有了重大变化,也体现着先秦书籍成书的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中数词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词类,因其用法单一化,常被我们忽视。但它作为词汇系统中单独的类别,其功能作用不可忽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先秦汉语的宝贵材料。本文以《左传》为主,从古今汉语数词的系统构架、数词活用、特殊数词等方面浅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中数词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词类,因其用法单一化,常被我们忽视.但它作为词汇系统中单独的类别,其功能作用不可忽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先秦汉语的宝贵材料.本文以《左传》为主,从古今汉语数词的系统构架、数词活用、特殊数词等方面浅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战国策》引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引诗较少,反映了《诗》在战国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并不受重视。和《左传》相比,《战国策》所引之《诗》皆为断章,引诗者自我明确引诗之义,而且常辅之以史实论证。《战国策》的引诗从一个侧面表明,战国时期《诗》、《书》的界限并非判若鸿沟,《诗》尚未形成一个完全确定的文本。  相似文献   

18.
《左传》既是中国较早的比较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复仇题材的故事是其内容之一,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不同的详略手法,使得故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仇详复略型"、"仇略复详型"以及"仇详复详型"三种结构类型。它们或胜在铺垫,或贵乎风格,或妙于圆融,不乏上乘之作。《左传》复仇故事的结构处理方式与其作为史书的性质、重有机整体的民族思维方式和含蓄、节制、中庸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战国策》的书名和编著者,历来说法众多且各执一词。本文首先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之进行分析辨缪。其次,依据《战国策》原文,对其编著者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著作,从文学的角度看,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与先秦其他典籍相比较,文学价值最高。其中的一个显著成就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成为策士说辞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增强说辞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