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毓新 《江西教育》2006,(11):15-15
讲究声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高明的作者.正是出于对文学传达中语音组合独具的审美特性的认识,特别强调写作要讲究“声文之美”,要通过语音组合营造文章的气势,也就是“斟声求气”。,如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槲就自我揭示道:“音节为神气之迹……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正凶如此,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特别强凋通过“多读”感悟语言材料,积累言语范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比较经受得起实践检验的方法,恐怕还是搞传统的读写结合.要实行读写结合,最关重要的问题是有效地发动学生读书,尤其是对所学课文的朗读.先秦思想家荀况说:“诵数以贯之”,清代学者刘大櫆说:“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可见,荀、刘不仅是读写结合的支持者,而且是强调朗读促进写作的倡导者.他们主张的所谓“诵”、“读”、“歌”,显然是指朗读.读得多了,才会达到融会“贯”通,悟出文章的“神气”(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构思技巧),也只有达到这一步,才能谈得上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反之,如果学生不愿意朗读,对课文不熟悉,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音节”不见,“神气”不出,那就谈不上什么读写结合.所以,开展朗读教学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清人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指出,作文“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可见,一篇好作品,追求的是字词句段篇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单个词句段的优美。教学这些作品,正像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4.
苟大权 《学语文》2007,(4):45-45
在古代乐府歌辞中,《孔雀东南飞》以纯美的爱情故事,和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为人传诵,是描写男女婚恋题材的绝代名篇。乐府诗辞最初源于民间创作,配乐歌唱的特点赋予它和谐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这种文体,“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相似文献   

5.
成丽萍 《教育革新》2009,(12):40-40
诵读,包括朗读与朗诵。朗读和朗诵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高尔基)都要求运用清晰、响亮的普通话读准每个音节的声、韵、调;都要注意轻声、变调、儿化的语音变化现象;都要正确运用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表达技巧;都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无论是朗读还是朗诵都如古人所言:“声传于物,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  相似文献   

6.
廖哲湖 《湖南教育》2003,(11):38-38
发音正确、清楚。发音正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多音字要能按字义确定读音,如“曲折”中的“曲”读“qū”,不能读成“歌曲”的“曲(qǔ)”。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声母读得短促有力,韵母读得充沛响亮,声调要准确到位,音节要界限分明。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轻重是指词、句、段中轻读和重读的处理。在汉语中,轻重音的变化也是表达意义的一种手段,这在字面上是无法看出来的,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现出来。朗读时,需要轻读的地方不多,除了有些词语中的词头词尾读轻声外,主要是有些特殊…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感知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能领会词语含义,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要保证朗读时间。语文课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使之从初读、细读到精读,从初步感知、整体感知到深入体会。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教师让学生首先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朗读重点段,在“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又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朗读,仔细揣摩。要讲究朗读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齐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读,也可以轻声地读,还可以圈圈点点地读;让他们把认…  相似文献   

8.
(一) 读——语文教学第一教学法。语文重感悟积累,语文靠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传达出来。诗歌要读,散文要读,小说要读,议论文的重点段落也要读。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必须是朗读的高手。读,可以充分发挥原文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逐渐习得并形成语感。读,可以让学生体味作品的感情韵味,提高学生品味  相似文献   

9.
第一,朗读。熟读成诵,是前人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每教新课,我们首先要学生以散读形式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念破句;再以抽读形式检查效果。朗读的难点是碰到一些长句或者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成了一个双音词的情况,必须注意句中音节停顿。如果误读,对释词译句就带来了困难。例如“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引文见《赤壁之战》,下同。)“此所谓”后可以停顿,以示下面是引文;而引文中要停顿,只能在“末”后,决不能在“势”后。又如“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地方”在古代是  相似文献   

10.
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需要读书。或是朗读 ,或是默读 ,感觉是一样的美。美的语言进入眼帘 ,同时在喉咙里用气流把文字还原成了声音 ,脑海里把声音反映成一幅幅图画 ,文章的意境也随之显现。你看 ,鲁迅的私塾先生读起来如痴如醉 ,不仅“微笑起来” ,还“将头仰起”、“摇头”、“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 ,完全忘却了杂念 ,确已身临其境了。当然有的人 ,不仅自感读书无味 ,经久而厌 ,其诵读声也如破钟 ,或称之嘈杂也不为过。无论朗读或默读 ,难以全神贯注 ,读罢一无所得。读书 ,依出声与否而分朗读与默读 ,同样是读书 ,朗默之间的差别可谓大矣。朗读侧重于感情和…  相似文献   

11.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 ,把无声语言 (文字、文章、文学作品 )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 ,生动地再现文章的内容 ,并引起听众感情的共鸣。朗读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活动。既然要使用有声语言 ,当然就会涉及到许多语音问题 ,而且必须服从语音的规律。因此 ,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 ,要朗读好书面语言 ,首先 ,要读准字音。用普通话读准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 ,并根据普通话的音变规律读好音变 ,做到吐字清晰、饱满 ,这是搞好朗读的前提。其次 ,要掌握技巧。光停留…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把上学称为“读书”,可见不“读”不知书.又把“知书达理”有机机组合在一起,说明要“达理”得先“知书”.两者都源于一个“读”字,足见“读”之重要.“读”有种种:朗读、默读、泛读、研读……我们按是否读出声音把它分为两种:出声读(即朗读、朗诵或吟诵);不出声读(也就是默读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背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文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它不是静寂的符号,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大量宜于中学生朗读的名篇佳作走进教材,校园里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由“讲堂”变为了“读堂”;观摩课更是一读再读三读,师生共读、配乐读、轮流读,各种读法热闹非凡。然而在一片喊“读”、在“读”声中,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朗读教学实践活动或停留在对朗读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等朗读技巧的研究上,或停留在关注朗读材料、时间、次数的多寡上,过分强调“读了”和读得“多”。而对朗读的对象——文本的关注相对较少。于是,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上去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对文本的理解力、感悟力、创造力却在逐步退化,以致出现了读得出美声却讲不出美情、写不出美文的怪事。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虚词的规律性很强,其义项虽多,但都有规律可寻。前人之研究,其述备矣。探其规律,主要为:一、实词虚化,使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甚”,作形容词,义为“厉害”,虚化为副词,义为“非常”。二、因对象、环境之不同,而产生义项的变化,如“于”,此介词因引进对象的不同,可作“在、比、对”等解。此外,虚词的意义与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是:语音的变化,使词性、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为”,读去声时,作介词,读平声时,作动词、语气词。其二是:语音虽不变,但词义与语音有同源、通假等关系,从而使此虚词的多义性与语音形成了对应关系。本文仅涉及第二种语音关系。现举例如  相似文献   

15.
刘大椹的“神气说”主要由“神气”、“音节”、“字句”构成,三者的关系是从“粗”到“细”的关系,刘大魁讲究从具体的写作“操作性”提升到一种审美性。在谈到三者关系时,他也是按照古代文论感悟式的语言论述三者的关系,本文试着寻找出刘大抛在论述“神气”和“音节”的关系时,未能明确谈到的理论过渡桥梁——“势”。  相似文献   

16.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17.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 ,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 ,引导学生读好诗韵 ,读准诗意 ,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一、抓准韵脚 ,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 ,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 ,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因此要让学生明白 ,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 ,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 ,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劋n”。如果读成平音“ji仭n” ,就会损伤音节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好的朗读可以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化文境为心境。朗读绝不是对文字本身“轻、重、缓、急”的技术处理,而需要立足于课文情节的情感色彩,以声传情。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避免训练的单一性,力求做到读有变化。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整理出了以下几种特殊而实用的课文朗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讲读教学中的传统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目,其中有不少还是古今名家之作。教学中,通过讲解、朗读和背诵等形式,深入指导,强化训练,学生才得以不断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美的语言便会脱口而出。“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备课先备“读”,讲读多练“读”,时刻不忘“读”,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得“金”。那么,怎样加强朗读教学的有效训练呢?我的做法是:巧妙创设情境朗读,讲究朗读教学艺术。一、巧妙创设情境朗读(一)配乐曲朗读,烘托情感。配乐曲朗…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挑山工》一课时,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课中的“黑黝(YōU)黝的肌肤”中的“黝”为第一声,而《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晒得黝(YǒU)黑发亮”中的“黝”为第三声。“黝”字在本册中连续出现两次,但是声调却不同,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发现“黝”字为一个声调(YǒU),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普通话连读变调的缘故。什么是连读变调呢?语音上在连读音节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连读变调,如“不”字,单念时读第四声Bù,称为原调、本调或者单字调。如果它的后面有个音节也是第四声,则读做第二声Bú,如“不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