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我第一次听到"现代化"三字,是在1954年12月12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即"要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但对这句话提到的"现代化"的真实含义,和我一样当时的一般老百姓并不一定都能了然.那个...  相似文献   

2.
一记得在1985年初的一天,大理州科委的一位朋友给《大理文化》送来了一篇稿子,这是一篇写在普通信笺纸上的讲话记录,题目是《大理州如何加速现  相似文献   

3.
4.
由著名民族学家马曜先生作序,白族青年学者李晓岑先生撰写的白族科学技术史专著<白族的科学与文明>一书,是迄今系统研究白族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第一部专著.著者李晓岑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自然科学史硕士学位,发表过自然科学史论文十余篇,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因受父亲的影响和对本民族的热爱,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白族科技史,终于写成了<白族的科学与文明>一书.  相似文献   

5.
诗人是孤独而敏感的,因为他们必须专一于他们自己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在心灵的原野上,一花一草,一木一叶,一山一石,一水一洲,青鸟啼鸣,溪水潺潺,微风拂动……一切的大自然物象都必须在诗人敏锐易动的心灵升华下才能成为艺术,所谓"坐驰可以役万景";而闪烁的霓虹,攒动的人影,躁动的灵魂,迷茫的眼神,多情的面魇……一切又都必须由诗人敏感的心灵去抚慰,一切才终究能够有个安定的归宿,即"微尘中有大干".……  相似文献   

6.
陈拙 《华夏文化》2005,(4):61-63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应当具有知人之明。他的威信并不仅仅表现为周围的人们或者他的部下多么欣赏他、感激他、奉承他、恭维他,而在于人们信任他、追随他、揣摩他、有求于他。人们自内心深处对他的期望和企求是最具实质性的、功利性的,也最有吸引力。口头上的吹捧,包括那些真心实意的感谢,实际是十分廉价的。神灵是信众的精神寄托,而受拥戴者则不仅是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的世俗依靠。  相似文献   

7.
8.
前些年文学界有句名言:“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时下,写诗的也不多了,据我所知,一些著名的或准著名的诗人,早已纷纷改弦更张去写散文、小说,乃至电影、电视去了。有的诗人则专门从事杂文、随笔的创作,报刊上经常看见他们的大作,时不时又会有非诗歌的作品结集出版,读者往往只能从他们的大名上联想到他们曾经是诗人。而大卫则不同,恕我孤陋寡闻,我至今也没有读过他的一句诗,而竟是从他的随笔里读出他是一位诗人的,因为他的随笔里就洋溢着逼人的诗意。  相似文献   

9.
这本书的作者张映泉出身就是农民,因为贫困而辍学,所以他对中国农民的认识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深刻的.我曾经也是个农民,在对这本书的仔细揣读中,我再一次回到我的父兄中间,体味着当农民的艰辛,思考着农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王钰 《世界文化》2002,(6):14-16
法国作家安东·德·圣艾修伯里所写的《小王子》一书,创造了一个令人无比神往的梦幻情景。它既非童话也非寓言,准确的说,是一个给大人看的童话。书中的主要故事是“我”飞机失落在沙漠里遇到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来自一个虚构的星球上的“小王于”,小王子以十足孩子气的口吻转述了他的旅行和他的十分稚气的追寻探问——那种孩于气的简单,让人明知是非现实的,但读过后任何一个读者也要深深地为之感动。因为小王子的那个世界离我们太远了,但又是我们心中无时不在企盼着的。也许我们在为日常性的事务奔波(“我”忙于修我的飞机)的同时,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无时不在渴望着小王子的那个世界——虽然它虚幻,但恰囚虚幻而无比美妙。  相似文献   

11.
瓦片,在我眼中,乃是再普通不过的物质,以其为散文集名,窃以为了无诗意可言.第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一本<瓦片>,正欲放下,封面上那"一位学者的绝笔"和"废墟上的吟唱"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读简介,方知本书即将付梓之时,42岁的作者江堤先生就因肝出血在绝途上瞬间即逝,留下了这部蕴藏久远的文物文化散文.一种莫名的冲动促使我买下此书.  相似文献   

12.
对李国文先生可以说自中学时代就非常心仪的了. 余生也晚,发蒙更迟.对文坛前辈,"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不惑之年,再读李国文先生的著作,确实"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翻译作品是日见其多了,但精品仍然难得.这就叫人想念起已故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时代和翻译家草婴时代来,那个时代的译笔之到位和优美真是值得推崇的.莫言在日本的一次演讲中就自己的作品受到日本读者喜爱时说过,这得归功于译作者,译作者本身就是作家,翻译就是再创作.事实也真是这样.几年前看到<瓦尔登湖>的译作者是作家徐迟,毫不迟疑买了来读,果真没说的.最近读<惶然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次印刷版),完全就是因为译作者是我喜爱的作家韩少功.才读<译序>就爱不释手,反复品读.而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能够像读唐诗宋词和<老子>、<庄子>那样耐得住反复品读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4.
刘治立 《寻根》2005,(2):139-141
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很有影响的鲜卑族政权,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吐谷浑政权控制着青海大部及甘肃、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土地,曾经消灭了赫连氏建立的夏政权,对北魏、隋朝和唐朝统治构成一定的威胁。唐贞观九年,大将李靖等率数路大军西击吐谷浑,其国势逆衰。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发兵袭击并灭掉了立国三百多年的吐谷浑政权,吐谷浑王诺曷钵被迫率领部族数干帐投奔唐王朝,  相似文献   

15.
周文化尤其是先周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考古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受到我国几代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关注,先后发表了数以千计研究、探讨先周文化的文章,但至今还未有一部研究先周文化的专著。刘军社新近出版的《先周文化研  相似文献   

16.
在岁终年末之时,在适宜读史与读哲思性散文的临冬时节,正好读到了与情景与心绪都相吻合的钱穆的<湖上闲思录>,这是爱书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遇.这似乎是上苍的特意恩赐,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7.
太多的人都多次的论述过乔治·奥威尔(1903-1950)创作于1948年的小说《一九八四》。大家都看到了小说中的政治色彩——反极权与呼唤人性。公认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和讽刺小说,反映了极权统治对人个性的压制,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和绝望。奥威尔的写作十分政治化(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最好的注脚),对这一点奥威尔本人并不加掩饰,然而,仅仅看到其政治姿态,无疑仍是解读过程的损失。极权不过是种人类压力的外在赋形,它既是极权本身又超越极权界限,因此本文更愿意把这本书看成是一本讨论哲学的书,有关于语言、权力与记忆的问题。奥威…  相似文献   

18.
黎湘 《华夏文化》2003,(2):55-56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文人 ,不仅如此 ,他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 ,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陆游的生平、文学和思想进行研究 ,是 2 0世纪 60年代到 80年代间学术界的热点 ,取得不少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近二十年来的陆游研究 ,在论文的数量上有所突破 ,也确实产生了不少成绩。但勿庸讳言 ,国内近二十年来的古代文学和思想研究获得较大发展 ,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 ,可一直没产生一部反映当今学术水平和思想深度的陆游传记 ,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最近读到邱鸣皋《陆游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 ) ,…  相似文献   

19.
20.
正火锅、串串、变脸、茶馆……每每看到这些,一种闲适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继而让人联想起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一个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人间仙境——成都。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十大古都"之一,历史绵长、地域文化浓厚、都市生活悠闲舒适。随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