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雍正朝在完善官员问责与处分制度的同时,设定的处分类别主要有罚俸、降级、革职等三种,其后围绕着罚俸、降级、革职,设定了具体的罚俸时间、降调层级。除了这些主要的处分类别之外,为了灵活地对官员进行问责,并施以处分,又设定了几种相关的处分类别。如围绕着俸禄形成的降俸、住俸、停俸:围绕着降级形成的降职与降衔;围绕着革职形成的革去职衔、勒令休致等,为合理有效地处分官员提供了多种处分方式,体现了它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雍正朝的文化政策与清前期一脉相承。雍正帝多次拜诣孔子,在文教方面不仅继承了前朝政策,还开了不少创举。他定朝考、开书院,继续开设博学鸿词科。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笼络了人心,日益加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社会日益安定。然而,从侧面来讲,其文化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衰落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社仓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常平仓、义仓等仓储各司其职、相互补充。清初历经康熙朝的初创尝试、雍正朝的大力推行,逐渐建立起全国范围内较为成熟有力的社仓网络。在仓储的具体管理中,雍正朝仓储建设尤其重视对地方官员过多干预、劝捐方式简单粗暴、侵吞仓谷等弊病的整治,于川陕、河南等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各项制度的一个完善时期。这种成熟尤其体现在官制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诸如官员的考核、选拔、退休、奖励、处分制度等等。其中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法规的建制方面还是制度的运用方面,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本文对此试做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5.
孟姝芳 《历史教学》2006,(10):14-1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各项制度的一个完善时期.这种成熟尤其体现在官制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诸如官员的考核、选拔、退休、奖励、处分制度等等.其中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法规的建制方面还是制度的运用方面,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本文对此试做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两湖地区作为清代的粮仓之地、财赋重镇,在康熙晚期财政亏空尤为严重。雍正帝即位之后即重点加以整顿,不仅对亏空严格清查、设法弥补,而且试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即通过实行耗羡归公、禁革陋规等新政策以保障地方财政。在这一新政策渐次取得效果、特别是保障了省级藩库的充实之后,从雍正中期开始,两湖地区通过清理历年积欠,逐渐整顿了州县等基层地方的财政亏空。至雍正晚期,两湖地区的财政亏空之风得到遏制,地方财政走上了正常运转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官员的政治标准,历代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清代官员的任用,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主要包括任官的资格、官缺、任官的基本形式、任官的特殊形式、任用的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秦将官吏管理和监督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得到充分验证。学界从简牍出发对秦时官吏犯罪及惩罚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官员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惩处上,本文从睡虎地秦简出发对秦时官员问责制从问责事由、问责惩处方式及遵循原则、实行问责制后的效果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廷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把终养制度作为恤老孝教的典范,以彰显先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清廷对官员终养时间、待遇有明确的规定。清廷对终养官员管理的加强,充分表明终养制度对清廷统治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清代官员终养制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清代官员终养制度,由清初的汉官终养发展到八旗官员的终养,这种范围的扩大从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清廷的汉化倾向。深入研究清代官员终养制度,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孝道观念的认识,并为如何使孝观念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代在吸取前朝地区回避制度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地区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京官地区回避、外官地区回避,候选言地区回避,寄籍人员地区回避,河工、盐大使地区回避、武官地区回避等制度,并且执行相当严格,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雍正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帝居康熙与乾隆之间,在位时间虽不长,其统治时期却是清代康熙,乾隆两代盛世的重要过渡阶段。针对康熙晚年吏治松弛,国家渐呈颓势的现状,雍正从整吏治入手,主张宽严相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张平等对待和谐共处。雍正统治时期为乾隆期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层出不穷,呈风靡之势。许多学者从历史真实性出发纷纷对此类作品提出质疑。二月河的清宫系列小说最为引人关注,其长篇小说《雍正皇帝》在人物设置和虚构情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败笔。  相似文献   

13.
论田文镜及雍正朝的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镜是雍正朝著名的“模范督抚”。康熙末雍正初的政局为田文镜的升迁提供了契机,田文镜为雍正的“严猛”政治树立了典范。“清官”加“酷吏”是田文镜一生的真实写照。田文镜的起用、升迁是雍正朝吏治的一个缩影,而雍正朝的吏治又与当时的政局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整顿地方吏治,雍正一朝曾大量拣选官员分发至各省委署试用。该办法被雍正帝称作“观政学习之法”而大范围推行。由于雍正帝仅将该法视为一种临时性和权宜性的措施,因而拣选分发制度在雍正朝有效地弥补了月选经制只能为人择缺、不能为地择人的弊病,为督抚题调要缺储备了人才。分发试用人员在委署过程中锻炼了吏才,熟悉了政务,也弥补了科举制凭文取人、所学非所用的弊病。但该制度是建立在皇帝和地方督抚的严密配合、对属员的密切关注和考察之下的,因而其有效性和持久性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到乾隆中后期,该制被极大推广,大量捐职人员发往地方委署试用,最终造成地方铨政的紊乱和督抚权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5.
清朝入关后,吸收了明朝谒陵礼仪制度,以清东陵为例,每年的祭礼除了规定的大、小祭外,还有不定期的临时性祭祀。清实录等资料记载了创造大清盛世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展谒东陵以及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一方面,我们得以了解了清朝皇帝的谒陵所包括的随时处理国家政务、巡幸军镇和地方、亲自考察官吏政绩和了解民情等丰富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从新的视角,我们还得以窥见三位明君洞悉世事、勤勉严谨的为政风格。  相似文献   

16.
雍正四至九年,清廷对云南、湖广、贵州、广西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但在南丹州,由于经济条件尚未发展成熟,且出于对广西改流顺序与轻重缓急差异的考虑,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丹州在位土官的本分与顺从及对当地土兵牵制地方动乱的需要,清廷尚未对南丹州实行改土归流。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今叙录寓目的清代嘉庆一朝诗话廿五种,考述其作者生平、写作年月、内容及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评点的商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 ,最为通行的小说刊本是评点本 ,评点可以促进小说的传播。出于商业目的 ,书坊主利用评点的传播功能刊刻注有评点的小说 ,小说评点也就成了小说销售的促销工具和商业手段 ,具有了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朝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具有一种与现今学校教育制度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前人更多地关注科举制度,忽略了清朝学校教育制度本身对当时社会起到的作用。客观地说,学校教育制度即使依附于科举制度,其本身的作用也不应该被科举制度所遮蔽。  相似文献   

20.
公元1644年,清八旗劲旅入关后,在全国各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进行驻防,形成八旗驻防制度。满城,即八旗兵的驻防城,也是八旗驻防兵及其眷属的居住地。从顺治初到乾隆末近一百四十余年陆续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满城,与清代八旗驻防同兴衰相始终,它对于增强清政府的军防力量,加强行政统治,促进各驻防地的经济开发,以及文化的传承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清代满城所发挥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功能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