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高效运行的具体体现之一。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自主、合作和探究"是中小学应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什么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实施"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 几何光学在高考中已经弱化,几何光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却非常普遍.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照相机、望远镜、门镜(又称猫眼)等随处可见.上述光学器具只有"猫眼"经常使用却未见介绍.那么"猫眼"的特点是什么?"猫眼"与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有什么区别?"猫眼"由几个透镜组成?"猫眼"的物镜和目镜各是什么透镜?"猫眼"的物镜、目镜的焦距应满足什么要求?等等正是需要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杨莉 《历史教学》2007,(7):27-28
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科需要改什么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霞芳 《考试周刊》2013,(27):65-65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一些教师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少会想到改变学习评价对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什么是学习评价?是考试和测验吗?"在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目中,这种理解是非常普遍的。这种理解只是部分正确。学习评价包括考试和测验,但又不局限于考试和测验。除了考试和测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的变革,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更多的课外书本知识,还是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探究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探究的思维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思考问题、处理并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说,科学探究就是运用证据对科学及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解释,并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正>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一、通过猜想、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猜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用猜想的方式。经常性地把猜想渗透于课堂之中,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相似三角形"教学中,我出示了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在  相似文献   

9.
陆启威 《辽宁教育》2012,(21):82-83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认知科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科学课的核心品质和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探究?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例谈科学探究究竟"探"什么。一、在"联系"中导出"生成"《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事都有起因,万物皆有一统,"普遍联系"是世界的本源和自然法则,认知和探究问题,需要在既定的背景和环境下,寻求事物间相容相克的关系,并以"联系"为链接,形成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10.
黄英 《中学教研》2007,(9):22-24
教育家施瓦布曾经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教学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索与研究.探索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溯源、多方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1):133-134
继云计算、云平台之后,大数据又悄悄成为时下热词,"今天你云了吗?"的问候语,也变成了"今天你大数据了吗?"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就是数据多、数据大?大数据与以往的数据(我们不妨先称之为"小数据")有什么区别?以上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启发指引下进行自主建构的数学探究学习,它以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实践探索出的探究学习模式有"质疑-挑战"、"猜想-论证"、"感悟-发现"、"探索-讨论"等.发挥探究学习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发现;不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坚持以鼓励为主的积极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新型的"教"与"学"关系。这种变革将以往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改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问题"。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开展问题探究的优点及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问题探究"等方面,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探究是指基于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探究活动。一、实验探究问题的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时,可以围绕"什么是原电池?""如何形成原电池?"两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原电池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指导观察,让学生会看1.看课题,定目标。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看,然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怎样求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此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趁势归纳出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38):8-9
结课是一节课最后的总结阶段,其关键点在于"结","结"今天学生学了什么?"结"学生是怎么学的?"结"学生还有什么疑问?"结"有什么要注意的?等等。结课的形式可以因课而异,采用在问题梳理中结课;在引申拓展中结课;在游戏调味中结课;在音乐欣赏中结课等,要丰富结课方式,让结课更精彩,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的说明文,在学案教学模式中,如何科学有效地编写说明文的导学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概括要点、学习和运用语言,如何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效地实施导学,如何有效挖掘说明文阅读的价值内涵等,都是本案例探讨的问题。一、从学案导学的内涵预设定标"学案导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致力于引导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此,它注重"学什么"和"怎样学"的研究,要求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在《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中,"学什么?"我的教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爱好是什么?"孩子们的答案往往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基本不会有孩子回答爱好是"学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才成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笔者在讲解历史课文(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时候,学生常常插问:"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日本人为什么称中国为"支那"?"满蒙"是指什么地方?"兵谏"是什么意思?"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与我备课时设定的问题有很大差距:我认为是重点的问题,学生没提;我认为是考点的问题,学生没提;我认为必须要讨论的问题,学生也没提.  相似文献   

20.
<正>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困境一:"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它是由先秦口语演化而来的。因年代久远的关系,学生深感学习困难,且有的认为文言是与时代潮流相悖,与生活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学生们经常会这样问老师:"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困境二:"学文言文太费劲,没时间学。"文言文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而扩大阅读面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高考中,文言文占的比重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