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博义  施德祥 《垂钓》2001,(8):46-48
开始我很有信心,但几次下来,每次都比他钓得少。“台钓”真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么?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长江葛洲坝水库是垂钓的大型自然水域,水库内垂钓的地方很多,鱼的种类也齐全,但美中不足的是船闸过船频繁,关闸开闸使水位时升时降,无论是立漂还是七星漂(有的垂钓者为了少移动浮漂,将漂的节数增多)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特自制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活动蜈蚣漂,现介绍给钓友们参考。 选粗壮的鸡毛梗,用刀片(双面单面均可,勿用剪刀剪),将鸡毛梗切成1~1.5厘米长,一般  相似文献   

3.
把要穿的泡沫漂选切好,根据泡沫孔的大小把自行车气门心剪成小圈,再找一细线备用。穿法是先把细线穿过泡沫漂,穿上气门心小圈后再穿回,穿上主线后拉双细线,使气门心小圈进人泡沫而后拉一头细线,将细线抽出。这样穿好的蜈蚣漂湿水前后松紧程度不变,软硬线一样,大家不妨试试。我的蜈蚣漂穿漂法@张晓平!银川  相似文献   

4.
手竿钓鱼的蜈蚣漂,一般都用白色的鸡鹅鸭毛或市售的泡沫漂。不论哪种材料做漂,长期浸在水中,都会污染变色,白漂变成黄漂,甚至成黑漂。影响观漂效果,提竿失准,降低上钩率。  相似文献   

5.
姬建设 《钓鱼》2012,(19):37-37
我和爱人早上经常打羽毛球,每次我都把打坏的羽毛球积攒下来,闲暇时用它做蜈蚣漂。羽毛球的羽毛在制作时已经经过处理,所以我们在利用羽毛梗做蜈蚣漂时就省去好多事情,制作起来非常方便、简单。有兴趣的钓友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骤制作一副精巧的蜈蚣漂。  相似文献   

6.
蜈蚣漂如钓线直接从浮漂中间穿出,由于针略粗于钓线致使在提竿时浮漂受水的压力或鱼的重量所牵制而容易松动移位。我的方法是:将剪好6~7毫米长的鸡、鸭、鹅等翅膀毛  相似文献   

7.
在台钓被广大钓友广泛使用的今天,使用蜈蚣漂的传统钓法,仍占一席之地。但在钓鱼用力提竿时,蜈蚣漂会由于惯性挤到一起,钓友不时地调漂会影响垂钓效果。我的办法是:在穿蜈蚣漂时,首先穿入一粒太空豆,再依次穿入蜈蚣漂,然后再穿入一粒太空豆即可。优点:蜈蚣漂之间的距离长短可任意调节,不会在提竿时出现蜈蚣漂挤到一起的现象,请钓友们一试。  相似文献   

8.
台钓(这里指塘钓)主要特点之一是: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灵敏。究其原因,除了使用的钓线比较软和细以外,主要是由于台漂构造比较合理,垂钓的人既重视选漂,又讲究调漂,使钩、坠、饵与浮漂的匹配尽量调整得当。为了取得适当的灵敏度,选漂和调漂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灵敏度高的浮漂,不等于垂钓时反应就灵敏,还要看调漂好坏,调得不好,好的浮漂反应也会不灵敏。 一、台漂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9.
三、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一个主要的、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一、浮漂在水中的受力 在忽略水分子密度随水深浅变化和水的摩擦系数的情况下,垂钓时浮漂在水中受力可用静态平衡式W=F和动态表达式W Q=F R δ表示。式中W是坠、钩和饵在水中的重力;F是浮漂在水中的浮力;Q是鱼儿咬钩后减少或增加的力;R是鱼咬钩后水对浮漂运动的阻力;δ为鱼儿咬钩后水对浮漂运动的侧压力。现我们可用这个表达式对三种典型浮力泡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全国各地竞技钓场逐渐增多。由于其中放养的鲫鱼都被反复钓过,因而越来越多地出现鱼变“滑”的情况,反映到浮漂上便是漂的动作很好但抬竿无鱼。这种现象相信许多钓手都碰到过。钓这种滑鱼,竞技高手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比如增加饵料的粘度,调漂时钓得钝一些,抬竿时机拖后等等。此外还有一个更突出的变化,就是对浮漂的追求,由原来一味的灵敏转变为灵敏度与稳定性兼顾。那么到底什么是浮漂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呢?两者都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作为一个竞技钓手,这些问题是要尽量搞清楚的,这对于选择浮漂的使用场合有很大帮助。一…  相似文献   

12.
二、浮漂的稳定性浮漂的稳定性与灵敏度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浮漂的灵敏度越高稳定性就越差,但也还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浮漂的稳定性所追求的并不是让浮漂不爱动,而是希望浮漂有规律地在一定的范围中运动。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浮漂在鱼吃饵时明显地下顿1—2目。由于鱼吃饵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即使单钓鲫鱼也同样如此),因此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稳定因素与灵敏因素的比例.使所用的浮漂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动作都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状态。这也正是竞技钓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浮漂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与灵敏性是相互对立的,即灵…  相似文献   

13.
王现峰 《钓鱼》2005,(14):27-27
《钓鱼》杂志有几期中就“空、实心漂尾灵敏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我也在2005年第7期中发表了看法,然而在第11期中看到山东尚先生的不同意见,现就其中敏感问题加以探讨(也是各期中的焦点)。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14.
读了1994年第三期北京刘尚诚同志的《传统漂坠组合方式灵敏度分析及其改进》一文之后,觉得有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尤其是关于灵敏度的分析方面本人有些不同看法。 首先我们对漂坠组合的  相似文献   

15.
钓界有传说:硬尾浮漂的灵敏度比软尾的高。其一种解释,认为软尾是空心的,空心的浮力大,浮漂下顿时漂尾增加的浮力就大,阻力就大,所以灵敏度低;还有一种解释,认为硬尾较重,可帮助浮漂下顿,所以实心的灵敏度高,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7)
影响钓组灵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鱼漂本身的大小形状、钩饵触底状况、子线粗硬对钩组所生的支撑、母线重量软硬粗细对鱼漂的牵制、鱼就饵时力量方  相似文献   

17.
传统漂坠组合方式的连接关系是:主线—漂—坠—脑线—钩。 关于这种组合的漂坠调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调整为钩背着地,可得到最高灵敏度,如图1所示;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调整为坠着地,如图2所示。 对于图1方式,漂坠匹配条件是:F(漂的浮力)=P1(坠的重力) P2(钩的重力)。 对于图2方式,漂坠匹配  相似文献   

18.
范宁 《钓鱼》2007,(4S):10-11
影响钓组灵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鱼漂本身的大小形状、钩饵触底状况、子线粗硬对钩组所生的支撑、母线重量软硬粗细对鱼漂的牵制、鱼就饵时力量方向与大小、水的流速与密度等等均会有所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并且随时变化直接导致钓鱼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和文字是无法如实描绘的,利用一种模糊理论来看待以上问题其实就简单得多。那就是认识本质的重点,忽略掉某些细节。  相似文献   

19.
配漂与选漂     
北京钓友吉利问:怎样根据不同的钓场和不同的鱼来选用浮漂?选用浮漂时与季节有无关系? 使用手竿垂钓,应根据不同的钓场——如流水静水、水深水浅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浮漂。垂钓时也应讲究钓什么鱼配置什么钓具,其中也包括浮漂在内。就是在不同的季节,用漂也要有所区别。下面就配漂和选漂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配漂。这里所说的配漂,就是在垂钓时选用什么样的浮漂。 流水与静水的区别 钓静水漂子讲究精巧灵敏,而钓流水时由于水有很大的推动力,所以就要加大浮漂的浮力。这就要根据水的流速,配相应的浮漂,不能用一…  相似文献   

20.
颜恒 《垂钓》2002,2(4):67-68
河南王子斌钓友:请问同一鱼讯反映在传统漂与台钓漂的语言表现有什么不同?如何调传统漂与台钓漂?漂调好后,钩饵着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