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与权力与男性有着极大的不平等,并长期禁锢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家族行为延伸到政治行为的"妾妇之道"对产生中国文人深远影响,使得中国文人的妾妇心态广泛存在。文章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析中国文人妾妇心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勇 《寻根》2006,(5):37-40
卖妻、典妻习俗广泛存在于传统社会普通百姓间,特别是下层贫苦老百姓的生活世界。我国南方地区,如浙江、福建、台湾等省的地方志中均有零星的记载。由于这些资料对此一现象或简单数语,或仅现象描述,未能提供更为详细的细节,我们从中很难深入理解卖妻过程中夫家、妻家、官府的行为及态度。同时基于对传统社会婚姻关系中男尊女卑的认识,最为典型的是丈夫对妻子有“七出”的权利,由此而引申出这样一种印象,丈夫亦有卖妻的自主权。这种印象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渗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东北二人转《冯奎卖妻》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凄惨的故事:大灾之年,冯奎的妻子李金莲被迫卖掉自己,以救一家四口性命。  相似文献   

3.
幽默两则     
太太不喜欢“你先后撬锁进入商店几次 ?”法官问道。“四次。”小偷回答。“那么 ,你都偷了哪些东西 ?”“一件连衣裙 ,法官大人。”“你只偷了一件连衣裙 ?”法官不解地问 ,“可是 ,你刚才还承认四次潜入商店。”“没错 ,法官大人。不过在前三次 ,我太太对那些衣服的颜色都不喜欢。”凶手在哪里在剧场大厅 ,人们正在观看一出侦探戏。当戏演到扣人心弦之处 ,一位女观众猛然站起 ,并大声叫道 :“凶手在哪里 ?”此时 ,一个可怕的声音从她的背后传来 :“如果您不赶快坐下 ,凶手就在您的身后 !”幽默两则@笑言…  相似文献   

4.
2010年,韩国SBS电视台拍摄的重头大戏《新妓生传》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并引发韩国观众的热烈讨论。《新妓生传》讲述的是现代韩国年轻知性艺女的生活状态及其爱恨悲欢的故事,此剧于中国网络播出后,同样受到国内韩剧迷的关注和热捧;不仅因其曲折的剧情、精彩的音乐、华美的造型,更为关键的是这部电视剧为观众展示一个之前人们相对陌生的韩国女性职业——妓生。  相似文献   

5.
大山行孝记     
知道我喜欢吃榴莲,他会不时买一个,自己却只尝一口,然后就再不动勺子,凭你怎么动员。"对我来说,觉得吃一口和很多口是一样的,都是那个味道,后面的都是重复。"不由惭愧,还不如儿子,就是喜欢重复,喜欢重复那个味儿。在享受上不喜欢重复,在孝行上却永不满足,这就是儿子。妻说,上幼儿园时,姥爷姥姥到县城,儿子回来从兜里掏出两块蛋糕,说,这是阿(我)给阿姥爷姥姥的。姥姥闪着泪花说,这么大的一点人儿,咋想起来的,知道给姥爷姥姥留着吃。妻说,儿子把两块蛋糕装回来,意味着一顿没有吃主食。妻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女性侮称与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到封建社会结束,女性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于男性,“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人类男性中心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在我国漫长的以等级为秩序准则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卑微与低贱在三大基本伦常之──“夫为妻纲”的规范之下愈益强化。这一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深厚地积淀在汉语言文字中,而古代女性侮称又是汉语中性别歧视景观的聚焦点,其内涵和形式皆与性别歧视有关。一、女性侮称的所指类聚女性侮称指含有贬抑、戏谑、讥讽、鄙视等附加意义的女性称谓。我国古代女性侮称的所指具有高度的聚合性,这是男性社会贬抑指向的集…  相似文献   

7.
封建伦理把建立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看成是立国兴邦的人伦之本。它往往将社会伦理关系中的双方,划分出阴阳、尊卑、主从,然后依据阳主阴从的所谓神圣化规律规定双方各自的道德权利与义务。在君臣关系中,君为阳,是尊贵的、主导的方面,臣为阴,是从属的、被动的方面;在父子关系中,父为阳,子为阴;在夫妻关系中,夫为阳,妻为阴。在人际关系的很多方面,都可依次类推。为了维护尊卑不乱的秩序,封建伦理道德确立了一整套宗法伦理关系图式,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无不依附和屈从于等级关系。这种维护皇权至上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人伦关系的道德观念,实际上就是“礼”的要求。“礼”突出的伦理特征就是上下等级、尊卑贵贱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这些规范人伦关系和统治秩序的规定带有强制性、普遍性的特点,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深深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诸多方面,包括传统的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24日,荷兰、英国警方与西班牙警方联合行动,在毕加索的出生地——西班牙北部的马拉加镇一举抓获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盗窃团伙。提起该团伙中的马尔·佩星与彼得·贝尔伍德,在整个欧洲可谓“大名鼎鼎”。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两位专偷地图的“超级高手”,足迹几乎遍布了欧洲各大图书馆。成功窃取了数千幅中古时期的地图。自2004华神秘失踪以后。他们一直是欧洲各大图书馆与警局联手寻找的对象,英国名的《观察家》杂志则形象地称他们是“偷世界的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丈青”常见于早期水浒故事,其具体含义,虽经余嘉锡、严敦易诸先生考订,仍有争议。本文认为,“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今本《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及王英的形象,是民间“丑夫俊妻”型故事与早期水浒故事中流传甚广的绰号“一丈青”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太阳神鸟”金箔图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为凤鸟与太阳崇拜的产物,因此,应属杜宇王朝时期,其深层次文化内涵,为“农耕文化心理”。从图饰“镂空阴刻”的表现形式,结合古蜀早已有的阴阳观念,这一图饰应是与杜字部落联姻的朱利部落(帝妻帝系)的族徽标志。  相似文献   

11.
养瘦马,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一种畸形行业。清人吴炽昌《客窗闲话》卷四“瘦马”条记载:“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买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延师教之,凡书画琴棋、箫管笛弦之类,无一不能。及瓜,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日‘养瘦马’。遇有贫家好女子,则百计诱之。”  相似文献   

12.
“诱饵”自行车英国警察发明了一种被他们称为“阿拉丁诱饵”的自行车,它可以引导侦探们抓到小偷,并发现小偷偷窃的物品。从外形上看,这种自行车与普通山地车一样,价值约为150英镑。为了诱惑小偷上钩,它往往不加锁地扔在一边,或简单地锁上,无人时便会被轻易地偷...  相似文献   

13.
蓬生 《世界文化》2008,(2):27-27
去了一趟圣彼得堡。正如一句俄罗斯谚语说的:“阅读七遍描述圣彼得堡的文字不如亲眼看一下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4.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15.
《尚书》之“雍”,一般训为“和谐”或“和善”;本文所涉周铭之“雝”,一般释为“和谐”、“协和”,然而固有训释皆非达诂。本文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再从社会思潮比较、语义传承比较等角度综合考察,认为《尚书》之“雍”与本文所涉周铭之“雝”,其义为应和、顺应、遵从。  相似文献   

16.
或许因为历史太过辉煌,收藏界长期以高古瓷器的收藏作为绝对的主流;尽管当代陶瓷艺术不乏精品,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高古瓷器不仅价位高,更因其极易鱼目混珠、真伪难辨,即便行家也常被赝品迷眼,故极具风险。有藏家建议,如非身家丰厚的瓷器行家,与其在真伪难辨的高古瓷器中痛苦游离,不如索性将目光投向价值被一度严重低估的当代陶瓷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1903-1975),一位社会写实摄影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取材美国文明中最平凡无奇的对象与景象,以“去个人化的非主观”、“看不出拍摄者的拍摄”为风格,自成一家,不但颠覆了社会写实摄影,也拍出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代表影像。  相似文献   

18.
学曾指出庄子的“无用之用”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庄子》外杂篇为庄子后学之作,应该说,庄子真正提到的只是“偷活苟全之大幸”这种类型的“无用之用”。庄子的“无用之用”是“籍外论之”的“寓言”,欣赏以“无用”求苟活只是它的表层含义,其背后的“意”乃是要求个我去除形限之私,获得广阔的心灵天地。在话语层面,庄子“无用之用”话题所谈论到的价值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在其揭示的“意”上,庄子以“无用之用”话语传达出来的“道”乃指一种心灵境界,与老子的“无用之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20.
吴超 《华夏文化》2008,(4):52-54
顾炎武尝自谦道:“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渎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