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时也使大学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 ,怎样才能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时代强烈呼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 ,还要超越“象牙塔”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
大学理想和理念漫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理想和理念体现的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关于大学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是体现大学追求的一种文化,是大学的品位和精神。大学理想和理念是对大学宗旨和使命的认识,大学理想和理念是对“大学是什么”的一种表达,它规定了大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在变,从而引发了大学理想和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新的时空背景下解读或重构大学理想和理念,必须考虑使“经典”与“现代”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联盟还是殖民:大学与企业关系的双重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可以从两种意义上来解释,一种是经济学视域下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理论,另一种则是基于大学本体认识(或大学理念)基础上的社会学阐释。这两种解释发生在不同的话语空间中,它们遵循不同的逻辑和运行机制,表明大学正受到经济和教育的双重结构化,处于追求真理和追逐利益的张力之中。大学该如何面对自身的“两难困境”———既要加强与商业的联盟与合作,又要保持自身独特的理念和追求,这不仅是现代大学运行和发展要作出的现实选择,更是现代大学研究需要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一直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心命题。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就享有高度的自治和自由。几经沧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依然作为是大学宝贵的精神和气质传承至今。但是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的大学已陷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力量的网络之中,要求大学走出封闭的“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怎样使得这一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大学理念在传承、发展的同时又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对于现代大学寻求在体现社会的要求和遵循大学发展的内部逻辑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场介入大学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市场介入大学开始就朝着主导大学的方向发展。大学要想不完全为市场所控制必须有对市场的制衡力量。政府、社会都是可能的制衡力量,但作为一种大学外部的影响力量,政府和社会的干预也有走向极端的可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对于大学来说,应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在自主和控制之间寻求合理尺度,与市场、政府、社会保持适当距离,实现崇尚理性与追求功利、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教育则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主导性力量。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建国之后的中国教育(大学教育)经历了“政治狂热”,又承受着“经济冲击”,大学内部功利之风盛行,人文精神缺失,使得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因此,把握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一定的“距离”,呼唤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保持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生态平衡更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发展受自身发展逻辑、社会经济需求逻辑和国家意志的交互影响。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为例,分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这三种逻辑力量如何影响了师范大学的发展转型。由于对政府和市场的资源依赖,师范大学的发展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要保留师范大学原有的学科特色,维持其"师范教育"的市场领地;又要通过合并、扩招,实现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探索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简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现代大学必然要走向“社会的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所现代大学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向“社会的中心”。要使现代大学走向“社会的中心”这一客观必然性变为现实 ,还有赖于现代大学确立和选择适宜的发展理念。现代大学发展理念包括 :现代大学仍应是一个追求高深学问的地方 ;现代大学应具有针对性 ;现代大学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品格 ;现代大学既应有大师 ,也应有大楼 ;现代大学应是国际化的 ,等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革,以求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正所谓“适者生存”。但是,只有适应,不能概括大学的社会责任;只求适应,不是大学的性格。大学的根本性格是引导社会发展。在变迁中适应,在责任中引导;只有引导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在变迁中适应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的确,大学带着自身的遗传因子,依自身发展的逻辑不断进化,同时又随着环境(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的变化不断地改造着自己。大学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进化与改造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扩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和社会的全新关系使得传统的大学价值定位和大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融入社会文化建设之中。这就意味着要拆除横亘在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表现在观念、制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围墙”,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融合。这一过程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要把开放作为大学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同时还需保持大学相对的独立品格;要以大学文化为主导,而非一味迎合“社会需求”;要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互动;要坚持长期性原则。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防止大学文化的庸俗化和趋同化这两大错误倾向。只有这样的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可以为大学德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点,使当代大学德育的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