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笔者近期听了一些教学观摩课,颇有些想法.一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文章写了一个中国大陆留学生,一个中国台湾留学生,一个法国教授--"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难堪"的对话课教师.文章并不难读,一上课学生也"整体感知"了全文,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大都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原本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增进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达成三维目标的一次极好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里也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笔者以为,《标准》提出的“积累,感悟、运用”这三个行为动词,“感悟”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八、直观演示法。在某些记叙文里,有时候,人物的神情、举止有很强的表情达意作用。碰到这样的内容,我们不必急于让学生去分析去理解,可先让学生尝试把人物的这些神情、举止表演一下,然后再去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构成课文的血肉,是思维的材料和载体。所以结合品味语言进行教学就成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启发学生想象,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钱红仙 《湖北教育》2002,(17):26-26
《语文课程标准》撞开了语文创新之闸门,当语文教师接受并实施着这一理念时,新型的语文教学常让人眼睛一亮,惊喜地发现语文教学活起来,鲜起来,美起来,乐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教学经历了由古老的以“读”为主到现代的以“讲”为主的变化,但却又局限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学生变成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一改过去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显示出勃勃生机的活力。然而不容忽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刚刚跳出“三中心”的俗套,又跌人了游离语文及语文教学之外的怪圈,出现了把语文课堂变成浮光掠影的大超市,自由轻松的游艺场,百家争鸣的盟会等光怪陆离的异样,课堂上学生既学不到什么知识,也培养不了什么能力,因此不少语文教师觉得回到“三中心”的老套中去更感“安全”些,而这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发展过程为生命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联手演绎生命的风水宝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向我们昭示了一条通向课程目标的佳途,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生活的同时,必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必须培养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朗读中形成,在积累中发展,在交流中促进,在演练中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本着“让美充溢语文课堂”这一理念,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品味描述性语言的生动形象 1.品味词语的传神。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为什么用“点”而不用“撑”或其他别的什么字?仔细品读,就可以品出“点”字的精妙传神。它极其形象地  相似文献   

11.
池莉的《烦恼人生》等描写烦恼的三部作品 ,以凡人琐事为题材 ,以平实而质朴的叙事手法 ,展现了本色生活 ,揭示了普通人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坚韧的生活力量 ,因而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词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意境教学的着眼点: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广泛收集整理能表现顾拜旦语言风格以及人格魅力的史料,其中包括顾拜旦的演讲、笔记、论著等,通过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揭示其语言风格的内涵.结果发现顾拜旦的语言风格具有犀利有力、极富想象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精辟而有力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和“爱”的思考是张洁作品中的两个重要主题。本文就《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等张洁前期作品分析作者对“爱”的思考:从对两性之爱的精神构想到两性之爱失落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的爱,再到两性之爱、母爱的相继失落后的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说谎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常作为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者对说谎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并提出了三种有影响的理论,把说谎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展现出了说谎的个体心理过程和在某些变量上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的实证研究未能很好地揭示出说谎的内部心理机制,且较少探讨说谎的预测作用,Piaget的研究虽深刻但也存在言语反省水平的局限;在研究方法上,多采取单一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和自然观察法的粗糙,以及实验法视野偏狭的局限都影响着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导师的素质问题是实行导师制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实行导师制,需要提升导师的综合素质。从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人格魅力体现的是理想人格所蕴涵的品质,其显著特征是创造性的要求和个性的要求;学识魅力体现的是学问和识见所具有的正向效应。在导师制的实践中,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从实习生对定岗实习重要性的认知,实习生对自身角色的认同角度分析技校生定岗实习角色认知模式,并针对实习生对定岗实习角色认知中存在的困难和差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规范实习行为,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书信是应用文体,却寓有很高的艺术性,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书信所表现的领域特别广泛,其客体是多元的,但统一于作者的意向之中;书信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便象征着某种意义;书信传递于社会和历史的每个角落,作为一面巧妙的镜子,它启示人们对社会历史进行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的中国教学论: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论研究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是并存的。教学论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不意味着"怎么都行",教学论研究者必须明确教学论研究的价值取向,确立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教学论学科的过度分化对人们的教学思想造成了妨碍,使人们难以对教学世界获得整体上的概念。教学论研究方法的多样,不应该造成重复,而应当互相补充,形成综合研究的系统,达到对教学世界的整体性的把握。教学论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学论研究者的素质。教学论不仅仅是一种审思明辨的理性,而且是一种体会真切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系列概念的运动和发展,而且蕴涵着极其深刻的生活体验。教学论研究者应当把自身的教学论研究真正视为一种自我德性养成的过程。这样,教学论研究就不仅仅是文本和思想的表达,而且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自我改善、自我改造的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严羽是通过以“妙悟”说为中心的审美主体论、以“兴趣”说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和以“入神”说为极致的审美理想论三大理论主干来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的。他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和境界在神韵论思潮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历来研究严羽的人多看到其对“兴趣”说的提出对文学发展史的贡献,而很少深入去探讨他对神韵论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深入探讨严羽的美学思想对神韵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