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都在不断寻求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奥运安保强化已成为奥运文化和奥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奥运政治化和恐怖主义等奥运风险挤压下的无奈之举.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资源,是人类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心灵图景,受制于恐怖主义的威胁,却无法平平安安办好奥运、享受奥运,折射出了现实境遇下奥林匹克精神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奥运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经济的大舞台。奥运场上龙腾虎跃之日,也是奥运经济如火如茶之时。中奥成功,规模空前的奥运大赛终于与中国携手。奥运与经济相连,不仅因为奥运会的经济收入,更是因为举办奥运会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历史给飞速发展的中国一个长达7年之久的机会。奥运经济如何深刻地影响中国。面对奥运,我们除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外,用经济的眼光办奥运,让奥运的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思想的发展与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萨马兰奇为代表的改革家、实践家,引起了奥林匹克革命,使现代奥林匹克出现飞速发展,但远未从理论上回答实践问题。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思想变迁的历史过程、成就及机遇和挑战,探讨了中国对奥林匹克主义思想变迁的贡献:中国积极的奥运政治观,社会主义的诚信、正义、公正,中国有序竞争的魅力,重构奥运友谊,创建奥运“共同信仰”,充分体现中国奥运精神,成为第三世界奥运会运作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报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届奥运会都是“媒体制造”,但媒介奥运与真实的奥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背离,金牌至上、总以成败论英雄与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相悖,商业气息严重与奥林匹克公正精神背离。构建奥运与媒体的和谐关系,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让中国文化注入奥运精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这些来自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和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很难自我修复。这就为中国文化精神进入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巨大的用武空间。中国文化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为整合奥林匹克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用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阐释奥林匹克理想,指导奥林匹克实践,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更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成功运用中国文化符号阐释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现代风貌,缶、鼓震天,中国韵味表演仪式展现奥林匹克文化魅力;从脚印到句号象征百年奥运梦圆;环飞鸽舞营造奥运和谐氛围;开始与告别燃烧奥林匹克激情;壮丽画卷讲述中国故事;和为贵叙述主题等.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化特征.表现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共同发展的和谐主题.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理念与奥运志愿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基础是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认同,二者都是对于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宗旨的认同。北京奥运会要体现志愿服务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人文奥运理念以人为本的追求,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要做实践现代文明风尚的先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要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指导,体现人文奥运基本内涵,弘扬奥运志愿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扎实而深入的志愿服务,推动人文奥运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奥运新闻传播,最根本取决于人,取决于使用和利用这些元素的人的素质、思想与传播理念。“奥林匹克精神高于金牌”的新闻传播理念应是2008北京奥运重要的传播理念之一。全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思索和拯救,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接受奥林匹克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因此,探讨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其内涵是很有意义的,文章在阐述了体育与古希腊的文化渊源,奥运会的文化精髓,奥运会的法权精神,体育的人生精神,体育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之后,对我们的申奥理念以及奥运文化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奥运卡中卡     
雨蒙 《集邮博览》2008,(2):70-72
崇尚奥林匹克精神,参与奥林匹克事物,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期望与追求。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为宣传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并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收藏爱好者们的集藏热情,中国网通自2005年起公开发行奥运题材纪念电话卡,志号为CNC---AY,主题集中展现奥运形象标志物。计划至2008年12月共发行29套,现已发行10套。  相似文献   

11.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主义、志愿服务精神与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融构建了我国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内在基础。我国高校具有培养奥运会志愿服务人才的智力、组织、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所以,应该尽快建立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奥运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自2001年成立以来,以奥林匹克志愿者的热情与奉献的精神为宗旨,积极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以“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宣传奥运精神、普及奥运知识为目标,先后走访了上百所中小学,其中包括山区小学和农民工学校。五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如同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公平原则一样,城市与农村孩子能够同等享受到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真谛所在。城市学校拥有着种种优势,而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北京怀柔庙城学校对于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庙城学校认为:农村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一定要立足农村,针对农村孩子的身心特征,要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要让农村孩子真正理解奥运深刻的人文内涵,仅仅对学生进行泛泛的宣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奥运精神、理念、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学校独轮车运动员在全国以及世界独轮车大赛一次次捧杯夺冠的事实,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奥运教育,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珍贵的奥运种子。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世界冠军不是梦",只要不懈奋斗,一切皆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懂得"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意义与价值,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追求,参与才能获得快乐!实践也证明把奥运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思想追求、通过奥运精神引领师生跃迁到教育教学的一个个新层面才是校园最生动、亮丽的风景。校园弘扬奥运精神不仅仅在体育、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把奥运精神渗透到师生追求真善美的自觉行动之中,用奥运精神引领师生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与创新,从而造就越来越多的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强化奥林匹克思想的教育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及积极参与奥运、高度关注奥运和期待北京奥运的热情,从奥林匹克思想的教育性入手,探讨了奥林匹克思想对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以直观的身体运动,散发着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人的健全发展是它不懈的追求,其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北京申奥的成功,激发了国人对奥运空前的热情。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高校体育应当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对于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6.
王海  李颖川 《搏击·武术科学》2011,8(4):111-112,124
在奥林匹克精神渐行渐远的背景下,"青奥会"秉承奥林匹克大旗跃入了世人的眼帘:这里,不再设立奖牌榜,不再以成败论英雄,竞技卸下了功利的外衣,在回归奥运本源的同时,也让我们寻觅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通过对首届青奥会的诞生及其奥运本源的回归、青奥会面临的挑战、中国体育的发展思考等问题进行分析、反思,认为青奥会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中国体育新体制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一定会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强大。  相似文献   

17.
汉斯  赵元 《集邮博览》2008,(9):76-77
在坎坷的现代奥运史中,邮票扮演着一个极重要的角色,曾一次次地为奥运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恢弘博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则为奥运邮票提供了深远的内涵和丰富的素材。在一百多年的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奥运邮票不仅记载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风云轨迹,向人们描绘出奥林匹克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画卷,更弘扬了奥林匹克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崇高理想,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铺就了融大千气象于方寸之间的精神归途。  相似文献   

18.
健全体育道德法规加强奥运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是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奥林匹克历史发展来看,奥运道德历史的继承主要依靠宗教信仰的魅力,资产阶级绅士教育对现代奥运道德的影响较大,奥林匹克优秀选手榜样的道德示范作用也比较明显。加强奥林匹克运动道德教育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奥运会应加强健全和执行相关的奥运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奥运道德内容,加强中国道德品牌的创建工作,强调文明纪律教育,净化奥运道德环境,形成中国特色的奥运道德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国奥运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聂秀娟  项立敏 《精武》2012,(30):93-94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较在奥运会筹办期和奥运后期课程开设不多、效果不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校方重视不够,课程难以开设;专业教师不足,培训不力;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料缺乏;后奥运期,时效性缺失等。在奥运会筹办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奥运历史知识教育为主,而后奥运期,应以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宗旨、理想等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教育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手段,使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进一步推动奥运战略的实施,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配合北京争办二○○○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拟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战略讨论会。特向全国体育系统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