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爱生命     
作品介绍: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抠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勾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他最终咬无了狼并获救,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60年代初的大庆。在茫茫的荒原上,大庆工人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乌黑发亮的原油从地下喷涌而出。这里英雄辈出,感人的事迹俯拾皆是。可是,来这儿已生活了一个月的著名作家刘白羽,还没有动笔创作。他在寻觅,要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去表现火热的生活。他说:作者在生活中应以自己特有的角度、特有的经历,去发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不同于一般的作品来。经过努力,他发现在大庆充满着一种部队的气氛.而他1946年就到东北解  相似文献   

3.
山中老树     
这里曾是死沉沉的荒原,这里曾是光秃秃的山冈,是年轻的你挟青春而来,是你年轻的脚步踩响了山村的心跳。没有逃避,没有惧怕,在这片泥土上,你默默而坚定地站直身躯,撑开手掌。从此,天地间有了一株弱弱的、但却绿得生机盎然的小树;从此,山娃的眼睛亮起来了,山村的希望燃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荒原     
空旷无际的荒原,吹着风。想像中的荒原,要不就是薄薄的绯霞跌落,碎成千片,安静地歇息在每棵草之上;要不就是西下的斜阳将这里笼罩成一片血的海洋。然而,没有,这里是永远碧蓝的天斜斜地坠向大地。时间在这里是幻影,静止的、永恒的叠加,流动的只有风,匆匆地跑过千年的岁月。它撕扯着掠过一株奇异的树。那树,以一种孤独的姿态扭曲着,叶  相似文献   

5.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步履蹒跚,在布满沼  相似文献   

6.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乌图美仁南部荒原,这里从未有过人烟。1955年,来了第一批支边的移民,在这里牧马屯田,一晃就是四十多年。1.还有一个牧马人,他是我的父亲。当晨光又一次来临,荒风鼓荡无边的乌图美仁,宁静的高冈上便冉冉升起他的身影。他瞩望远逝的马群,凝视古老的雪山积水,看到一代又一代奔腾的蹄潮,汇聚成岁月的皱褶,编织在自己脸上,就已经是惊人的风蚀地貌了。  相似文献   

8.
对任何一个渴望柔软的山丘和草原、渴望一切绿色的人来说,这儿没有他的容身之处。这儿是为鹰预备的,它们只向往最孤寂的峡谷;为蜥蜴,它们爬在最燥热的沙地上;为荒原狼,它们选  相似文献   

9.
詹丹 《中文自修》2001,(5):35-35
如果我们把《坚硬的荒原》解读为多重隐喻构成的文本,那么,最浅表层面的,是作为审美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互为隐喻关系。具体来说,凄清、冷漠、苍凉的荒原和站在荒原上的那个粗犷、冷峻的硬汉完全融洽,我们看到,作者对硬汉的肖像描写处处都跟对荒原的描写照应起来,似乎他的身体、五官、声音和站立的姿态都是大自然的直接延伸。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创作了具有经典英美文学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荒原》。在《荒原》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西方社会处于一场没有信仰和没有秩序的危急中,他觉得只有重新建立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西方社会。然而因为基督教的观念没能很好地把握现代世界,因而导致了他宗教救赎以失败告终。虽然艾略特失败了,但是他的努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救赎的无路可走正是提醒我们要开辟新路,救赎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在艾略特的指引下继续探索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坚硬的荒原     
《中文自修》2001,(5):34-34
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朴实得连一条皱褶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也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1888—1965),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之一。在他身上融注了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全球意识和超前意识,凝聚着批评家的机敏睿智和诗人的情感气质。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狂故不羁,在20世纪的“荒原”上纵情奔驰,表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的诗作《荒原》以哀惋悲凉的格调,抒发了现代人的“荒原意识”,达到了现代主义诗坛的巅峰。《荒原》是一部晦涩艰深的现代经典作品文本。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读懂,但大家又都被它迷住了。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  相似文献   

13.
孙昌松 《现代语文》2006,(10):55-56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1922年创作了长诗《荒原》,通过人类失去自然生殖力来表现西方社会的腐朽、荒凉与死气沉沉,反映了西方整整一代人的幻灭与绝望。荒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类心灵的枯竭,表现人们对世界的深刻绝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鲁迅虽然没有生活在“一战”后的西方社会,但作为一位化巨人和思想家,他通过对人类悲剧命运的观照,特别是对危机四伏、凄凉惨败的荒原般的中国社会的透视,鲁迅用自己的精神痛苦铸造出中国的荒原意象——铁屋子。  相似文献   

14.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相似文献   

15.
艾略特虽然没有使用过"互文性"这一术语,但其非个人化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互文性思想.他在创作<荒原>时自觉贯彻了非个性化理论,将文本而非个性视为创作的核心.<荒原>中具体运用了引用、用典、戏拟、反讽、拼贴等五种互文手法,在20世纪的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钱子昂 《新读写》2023,(4):30-31
<正>黑塞的《荒原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命可以有的多种形态,他在孤独中狂欢,他在人群中沉默,他在杀戮中解放,他又在幻想中追寻救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荒原狼在书中的形象是真切而非真实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之上一层虚浮的薄雾编织而成的衣裳。主人公进入其中,沉浸其中,让灵魂漫无目的地跋涉、等待。  相似文献   

17.
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1886年某日,在这附近一个农场里工作的乔治·哈里森散步时被一块石头绊倒。凭直觉,他感到这石头里可能含有金砂,便敲下一块碎片带回农场,果然洗出了亮闪闪的金砂。世界最大黄金矿脉区的边缘被  相似文献   

18.
荒原上,一只豹子在寻找其他豹子。 它已寻找了多日,也没有发现其他豹子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寻鹤历险记     
在生命的田野里奔跑,会不断收获来自生命的惊喜。 池力力非常庆幸自己当初没随经商的爸妈出国,而是来到黄河口荒原的爷爷家,到鱼窝小学借读。因为在这里,不但有滔滔黄河,无际的林莽荒原,美丽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20.
镜子与情人     
<正>一个怪老头在密西西比荒原生活了一辈子,他觉得再不进城去看一看就没有机会了。到达城市后,他走进一家商店,随手拿起一面镜子照起来。因为是平生第一次照镜子,他不由得惊呼:"乖乖,原来这是我爸爸的一张相片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