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也叫青春期),青春期是个体发展、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身体、外貌、思维方式、自我意识、情绪特点、世界观等正在脱离儿童特征逐步向成人过渡,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变化,进入一个具有独特心理特征的年龄阶段。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1、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过渡,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之前,儿子在父亲的眼里可算得上是个小绵羊,叫他朝东不朝西,让他朝南不朝北。如今,孩子已步入青春期,小绵羊变成了一头东北虎,一言一行处处与父母顶着干。在一次“孩子有话要说”的亲子沟通活动中,孩子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  相似文献   

3.
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表现为:一讲就烦,你要这样,他偏要那样,故意“对着干”。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往往受批评多,受赞誉少,因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二、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过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表现是:企图通过某种手段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中心地泣,叫他人“俯首称臣”;或者便不惜侵犯他人的内心得到一时的满足。三、猎奇心理。这是一种与生理发展同步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目中的偶像过分崇拜,加之朦胧意识缺乏引导,常常导致他们过早涉及爱河;误食“禁果”。四、模仿心理。青少年喜欢模仿、喜爱学习,但  相似文献   

4.
心理障碍是指人已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对目前所进行的活动产生障碍作用。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包含有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愿望和态度等。青少年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两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现象 :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当个体感到外界无视个体“自我”存在 ,就产生采用种种方法或手段来抵制的一种心理情感。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一般有四大特点 :一是放纵性。不听劝告 ,无论该做不该做 ,该说不该说 ,只图一时痛快 ,放纵自己 ,我行我素。二是盲目性。感情用事 ,缺乏理性分析 ,想干就干 ,随心所欲 ,不考虑后果。也不征求别人意…  相似文献   

5.
心理不健康我们通常称心理异常或心理偏差。新千年来 ,媒体不断地传来青少年学生心理异常的消息。心理异常现象已经从个别向群体蔓延 ,并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 ,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势头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势必对家庭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 ,青少年学生心理异常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家长、教师的高度重视。  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并且这几种因素往往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青少年。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文化变革对各社会群体所形成心理压力形式和压力总量是不同的 ,同样文化变革对成年人群体仅造成新的顺应时间延长 ,而对青少年群体则可造成新的心理顺应困难 ,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形成心理症候群。价值冲突压力是文化变革压力的核心内容 ,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顺应困难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由传统价值观念向现代化价值观念转变 ,传统价值取向是以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为人生价值主旋律 ,从这一主旋律出发 ,提倡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 ,构成了传统伦理道德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这种…  相似文献   

7.
作家浩然在一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绰号叫"常后悔"的青年。这位初中毕业生。有着干一番事业的志向.但好高骛远,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今天立志要读书,明天立志要搞实验,后天立志要干实业,结果由"常立志"变成"常后悔"。懊悔,可以说是青少年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在一般情况下算不上反常。美国教育心理会的开创者、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学习上曾提出过"效果律",认为不愉快的失败会给人们以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对于失败的事情不愿作再度尝试,这--。'M_,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储藏着一个一',#绪,自卑感和,自尊感往往就是…  相似文献   

8.
一次去外校听课。是七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课文题目叫《生命的意义》,节选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按理说,这堂课应该上得很实在,因为文中的主人公保尔双腿残疾,眼睛也几乎失明,他正承受着有生以来最大的精神痛苦。他来到烈士陵园,看到了那些他所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战友的坟墓,心潮起伏,坐在园中的长椅上,他开始了"生命有什么意义"的沉重思考。节选部分,人物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心理刻画细致入微,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揭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教者似乎对这些很"语文味"的东西非常不屑,在课堂上,他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病文】我的大伯今年才四十多岁,看上去却像个老头儿,村里的小孩都这么称呼他。他的个子不高,黑瘦黑瘦的,这是因为干活累的,一年四季他长年累月上坡干农活。他的头发常常不理,胡子也不刮,叫人看了很不舒服。每当那些小孩子叫他"老头子",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很容易冲动以及受外界不良风气之影响,极易造成感恩意识的淡薄,这是影响青少年感恩心理的内因,在主体意识之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外因也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内化为感恩主体的感恩驱动力。这内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感恩心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侵犯,也叫侵犯行为或攻击(行为).是对人或事物等对象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在中学生中最常见,其负面效应较大。是近年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介干过失行为(发生于儿童的某些不符合道德要求而又未达到品德不良程度的行为.表现为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爱骂人、好打架、撒谎、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和青少年犯罪行为(青少年违背法律,给社会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行为)之间.是过失行为的延续、发展和极端表现.又是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的前奏、起因或初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动作侵犯和语言动作侵犯(也叫身体物理侵犯和信息心理侵犯),其发生率要比我们知道和统计的高许多.只有一少部分造成一定严重后果(如构成犯罪)才会被老师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追梦     
我有一位朋友叫蒙蒂·罗伯茨,他在圣伊斯德罗有一个牧马场。他允许我用他的房子进行筹款活动,为遇险青少年救助计划募集资金。当时,他向众人介绍我时说道:"我想告诉大家我让杰克用我房子筹款的原因。这一切都跟一个年轻人的故事有关。他是一个巡回驯马师的儿子。他爸爸的  相似文献   

13.
他还想吃     
《小读者》2004,(12)
约翰从学校带了黑眼圈回家,妈妈问这是怎么回事,约翰答道:“我跟比尔打了一架。”妈妈明理地说:“明天你带块蛋糕给比尔,并向他道歉。”第二天约翰又带回一个更大的黑眼圈。“天啊!”妈妈大惊失色地叫道:“这是谁干的好事?”约翰答道:“比尔干的,他还想吃蛋糕。”他还想吃  相似文献   

14.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初中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别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阶段。但两个反抗期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为了争取自我主张,获得活动自由。如“让我自己穿衣服”“、让我自己走路”等等。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和完善,一些迎合青少年心理的时尚产品、文化娱乐方式充斥社会各个领域,自然也蔓延到青少年的视野中。所谓时尚是指一时崇尚的事物与行为方式。社会成员通过对所崇尚事物的追求,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时尚的新奇原则、从众原则、奢侈原则等特点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因此,青少年成了时尚的忠实追随者。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期,是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首先,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16.
猎奇心理,泛指人们对于自己尚不知晓、不熟悉或比较奇异的事物或观念等所表现出的一种好奇感和急于探求其奥秘或答案的心理活动。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的猎奇心理最为强烈和活跃。强烈的猎奇心理有其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是青少年开始有意识地走向人生、探求人生价值和真谛的激励力量;可以是求知和成才的内在动力。但是,目前在青少年中存在着的对于性知识和性行为的不健康的猎奇心理,却是一种十分消极有害的心理,于己于人于社会都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相似文献   

17.
阿俊和丑丑     
从前,童话国里有一条金色的河流,两岸有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河边住着一户四口之家,这家有两个孩子,男孩长得十分英俊,叫阿俊:女儿却不漂亮,所以叫丑丑。他们的爸爸说话很啰唆,大家都叫他啰唆。啰唆溺爱漂亮儿子, 却常常支使丑丑干这干那。  相似文献   

18.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这是发展和完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尤应采取的重要措施。我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因此,应当普遍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其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人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困惑和修身养性的要求,“通过自我冲突,达到自我完善可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9.
近来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貌似有几分调侃,但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惊心动魄!出于职业习惯,我试着去探寻这调侃背后的心理痕迹。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遇到激怒他的人或物,就会说“让他死!杀了他!”家长也会配合孩子:“好,好,打死它!”再装模作样一番,孩子便会破涕为笑,就此罢休。其实,孩子内心并不是真的要对方死,他也许还不能真正理解死是什么,他只是希望对方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这叫“婴儿式的愿望”。成人如果对谁恨得咬牙切齿,就会想“我要整死他”,但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通常不会这么干,他的理智不允许,他只是在心理上过把瘾而已。  相似文献   

20.
一个周末,值日班干向我告状求援,说某男同学玩了一节活动课,他自己值日扫地的事直到放学时也未做。班干让他留下扫地,他说星期一来扫,保准还同学们一个清洁的环境。这个学生倒挺会说话,但他的行为有悖班规,我让班干传我的话,让他把地扫了再回去。不一会儿,班干又跑来说他不扫。此时,我正在忙于写周记,无暇到教室,就让班干叫他到办公室来作个说明。不料,他居然不来!这是“安禄山拒召”,反了!我恼火了,扔下笔,几乎是冲进教室,一定要“请”他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