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董蕊 《学周刊C版》2024,(13):62-65
粤港澳大湾区自建设以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对人才提出了更多样的要求。职业教育近些年来一直被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教育类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构建共同体的模式,引导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等多个领域和部门相互合作,共同提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构建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通过共同体建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更好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系统,借鉴区域职业教育系统理论,探索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系统发展路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立足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需求,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系统理应精准内嵌三重理论逻辑:输入系统引入自组织逻辑,可激发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成员的内在动力;过程系统融入共生逻辑,可生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集合智能;输出系统彰显协同利益逻辑,可创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行动的共赢局面。只有实现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能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合作发展进而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其全新机遇和挑战,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挥重塑作用的重要依据.粤港澳三大地区的职业教育拥有发展驱动力、社会稳定力和技术人才核驱动力的共同特点,因此职业教育对于粤港澳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总结存在于职业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强粤港澳大湾...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融合是湾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持续性的动力,不断提升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以跨界治理理论为基础,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间行政及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配置、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事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对湾区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影响,通过跨越城市及地区界限、突破行业部门的约束,优化创新顶层设计,从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跨界治理的管理体系,完善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管机制,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最终实现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质量提升所需要的跨界合作机构、多方协作治理制度体系、多方参与的共同发展组织与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8.
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是大湾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对工匠精神历史渊源和内涵的明晰,梳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专业结构、师资队伍、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以期为大湾区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作为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大湾区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逐渐呈现出成员来源多元、协同性初显、专业化明显、角色地位重要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合作范围有限、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的落地机制、缺少高水平院校加盟等挑战。为此,大湾区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建设需要政府适度参与,回应联盟成员的关切;立足大湾区实际,确立与大湾区发展一致的目标;拓展“公共空间”,助力联盟组织化进程;科学探索,引导联盟从“制度共建”到“文化共鸣”。  相似文献   

10.
郑彬 《成人教育》2023,(1):71-78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产业集群可以划分为合作型产业集群与竞争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两类集群具有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链上企业的生产、技术、相互关系与交易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深刻影响职业教育供给方式,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产教融合特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集聚优势明显,深入考察该区域多个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之后发现,在合作型产业集群中,由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链人才培养,而竞争型产业集群中的职业教育则由公共部门举办、公办职业院校牵头组织。为增强职业教育对产业的适应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集群的产业组织形式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升级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是湾区建设所需、区域教师教育合作共赢所需、探索教师教育发展新模式所需。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协同发展的治理运作存在差异;新型合作形态尚未成型。因此,要从协同发展的理念、原则和路径三个角度出发,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借助教育合作的力量,以综合承担起区域“创新—发展—融合”的使命。粤港澳三地的教育,生源多寡悬殊;产业支撑的水平和结构各有优劣,就业容量有别;教育的国际学术声誉各有强弱。根据上述现实教情,可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实践理路。具体而言,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中,要协调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抉择、兼顾系统建构与局部突破两类任务,要在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单向输入与双向互补、单一动力模式和多元合力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还要找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赶超标杆与借鉴对象,并坚持运用跨界研究方法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发展环境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法域、三个关税区以及多元的文化环境,粤港澳三地在发展体制机制上存在断层,在对待对方居民的制度安排上存在壁垒或空白,湾区向心力明显不足。制度衔接问题的核心是人心聚合问题,要充分凝聚和发挥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合力优势建成一流湾区,必须解决好区民身份认同感问题,必须破除原所属地居民的观念束缚,重构利益分配格局,释放民生福利,实现区民待遇的均等化、持续化发展。推进区民身份高度认同的关键在于寻找出一条科学的区民待遇推进路径,以优质生活圈催化区民身份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4.
区域整合是高等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高等教育整合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其在经历了内部整合向外部整合延伸的过程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不仅取决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也是教育自身逻辑的使然。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实施阶段性的合作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的进路。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教育协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议题和重要途径。但因诸种原因,港澳与内地的教育协同迟迟没有质的突破。综合考虑粤港澳三地在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STEAM教育可以视作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和突破口,有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融合。如何在粤港澳三地STEAM教育现有协同发展路径基础上进行机制创新,是推进三地STEAM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基于原有协同模式经扩展而建构的USERS框架,既是一种历时性的系统演化模型,也是一个共时性的生态发展模型。该框架能为统筹三地"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促进系统各要素充分流通,打造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STEAM教育协作平台,以及为开展STEAM教育资源库建设、STEAM教育指导纲要研制、STEAM教育评估等提供指导。USERS框架的落地不仅能助推粤港澳三地STEAM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也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新一代大湾区建设者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设计。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蕴意,但应引起重视的是增强港澳青少年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三地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和为中国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经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应在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克服“两种倾向”、做好“三个加强”和重视“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湾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展开,高校生涯教育也迎来了合作发展的新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方面的发展和合作,为大湾区城市进一步的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大湾区高校生涯教育的未来协同发展路径来看,应秉持以机构保障为推动力量、以科研合作为创新基础、以师资培养促进协同发展、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共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创新制度的引导,促进大湾区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的协同共进、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三地高校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推动三地相互招生、联合培养、师生交流、文化交流、实习交流和创新创业交流,增进三地高校学生的相互理解、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粤港澳高校学生交流的现状进行分析,厘清高校学生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完善粤港澳高校学生交流的制度和法律体系,以及促进学生“双向交流”、丰富学生交流体系和加强高校学生文化认同等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澳门回归20年来,发展定位逐渐清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一赌独大”的产业结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尚未实质性地建成。今后,澳门经济建设应遵循城市发展的逻辑路径,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个中心”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平台”,包括:确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同步系统推进“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建设;优化并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20.
加强教育文化交流,打造教育人才高地,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智慧学习体系有助于形成智慧学习的新生态,带动大湾区的教育发展。本研究立足于现状和需求分析,结合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构建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智慧学习体系的建设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