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基础年级的课文,《声声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体会理解意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诗词的方法,从而更准确地捕捉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叠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品味文字,入情入境,从而学习叠词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文忠 《教师》2016,(4):89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理所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其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文学鉴赏试题,高考考查始于1985年。当时考查的是对《雷雨》、《守财奴》课本人物形象的赏析。1993年,古诗词鉴赏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开始固定下来。就阅卷情况来看。古诗词鉴赏试题普遍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思考方向模糊,不清楚从哪儿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高考古诗词试题应从哪些方向思考和角度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呢?我以为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说明对诗歌的考查作如下要求: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是试题中最高级能力的考查题,因而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感觉无从入手。以下谈谈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7):37-38
诗歌诗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粹,是非常珍贵的中国古文化遗产。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的特点,同时它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古诗词虽然短,只有寥寥的几句话,但足以表情达意,加上古今语言表达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都导致了诗歌晦涩难懂。以至每每提及诗歌鉴赏,许多学生因看不懂,不知道诗歌在写什么,而讨厌学习诗歌。所以只有解决了看不懂的问题,打破诗歌阅读的障碍,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读懂诗歌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想就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忙声慢》做个尝试,凭着已有的鉴赏能力对这两首词的细细品读,通过对词的意象意境的赏析去领会词的内外意蕴。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李清照的词。 或许她的词没有辛弃疾那样的豪迈勃发,但那种淡淡的恬静与婉约的风格也的确让热爱秋天式浪漫的我如痴如醉。有人曾为她的《声声慢》画了一幅画:一间小亭里,一个女子正倚着窗,悲切地看着窗外飘零的落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虽是一首新诗,但是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景和情在结构安排和内容选择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是诗歌的主旨、情感的寄托,是解读诗歌的入口。高考中,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侧重于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形象意义的理解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有时,会把对形象的鉴赏与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这里主要谈谈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建霞 《现代语文》2013,(4):154-155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各个省份虽然考查形式有所不同,但显然都越来越重视,目前江苏卷的分值已经增加到10分。有的省份甚至已经超过了10分,但对考生来说,这种题又很不容易得分,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鉴赏古诗词,读不懂其中的意蕴,领悟不了诗人的基本情感。要解答好古诗鉴赏题,平时就应当有意识地广泛积累,当然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一、读懂题目很多时候,古诗的题目是切入点,往往能揭示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如《白雪歌送武判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杜琼 《农村教育》2005,(10):61-62
词产生于隋唐初年,最初叫曲子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以音乐为主体倚声填词的新兴样式。到宋代,词进入极盛时期,与“汉赋”“唐诗”“元曲”并称,是我国灿烂文化星河中璀璨的一颗,涌现了众多优秀词人和大量佳作。后人以词的内容和形式将词分为两大流派:一曰婉约,一曰豪放。前者为词之正宗,多以离情别绪,伤春悲秋为主题,含蓄蕴藉,哀婉凄清;后者却打破“诗言志”“词言情”的藩篱,  相似文献   

14.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以《声声慢》这一专题网站的设计为例,探讨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及其建设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高中语文课堂为背景,紧紧围绕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出通过微课预习激趣、课内微课提效、课后微课固果、课外微课拓展,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的教学,并以此引发诗歌鉴赏课堂范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谢美玲 《考试周刊》2011,(85):41-42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学习古典诗歌,对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舞学生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内容等一般不单独考查,因此,我们主要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古诗鉴赏题的考查要点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鉴赏中,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但是绝不能以此替代对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文本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中,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决定着该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字词给出另外一个字词,这就是说每一个字词都被另外的字...  相似文献   

19.
围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研讨初中诗歌课堂教学的建构.以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为建构“高效·审美·人文”的初中诗歌课堂教学指出三条路径:一是搭建诗歌教学由浅入深的台阶,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审美王国;二是运用诗歌教学由表及里的魔镜,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诗歌鉴赏王国;三是运用诗歌教学由此及彼的推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创造王国.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78):64-65
本文在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李清照《声声慢》叠词部分三种译文,即许渊冲、林语堂、刘若愚译本的分析,总结出叠词英译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