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性教学是遵循"实践逻辑",其内在蕴含着教学的知识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特质。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行动、效果,寻求教学现场的"问题解决",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境界。它在实践性教学中,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性、情境性、非线性和互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师教育阶段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建构和形成的启蒙时期.数学教学论课程是培植实践性知识的早期启蒙载体.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实践性知识的培植主要体现在:理论讲解同教学事例相融合,以丰富的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性知识的理论基础;案例解读与分析讨论相结合,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学中实际的问题,促进实践性知识的理解与提升;把教育实践行动贯穿于课程教学主线,以实践体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往往收效甚微,只有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并实施实践教学,才能实现知识的完整传授和融会贯通。本文针对《生产运作管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探索如何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从而启迪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含义的阐释有两大类不同的观点,其分歧在于实践性教学是否与课堂教学相对立。产生分歧的症结在于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对实践性教学难以形成科学的认识。实践性教学由实践和教学两个阶段构成,不局限于课内或课外,与社会实践是交叉关系,与理论教学是矛盾关系,相辅相成,重视实践性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理论教学,而不是弱化。  相似文献   

5.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传统学院式法学课堂教学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主动学习等问题.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把握案例前置性、创新性、互动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教学基本原则,才能避免法学课堂教学中错误地应用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其核心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有效教学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基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和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使其具有在授课中将明确的知识加工为符合不同学生认知风格、情感需要和个性特点的知识的能力和智慧,案例教学法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有效地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培养教师养成分析、研究的良好习惯,使抽象的教学理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水平不断获得提高的同时,案例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例教学模式,要求学员:根据已有理论与经验,撰写课例教学设计;通过系列理论讲座及名师教学观摩与评析活动,进行理论引领与教学示范;通过小组说课、全班片段教学展示与评析活动以及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与评析活动,进行名师指导、同伴互助与实践演练;通过校本研修阶段,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及其研究,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再一次得以消化,进一步有组织地客观化、合理化,并重新面向教学实践、面向个人。课例教学模式深受参研教师欢迎与好评,创设了分享、创生、验证、建构、转移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平台,有效地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螺旋式循环上升,有利于学员更新教学理念,拓宽视野,创造特色教学、出色教学。  相似文献   

9.
胡艳丽 《考试周刊》2013,(18):21-22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在高校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阶段获得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实效性不容乐观。在阐明实践性知识内涵基础上,强调实践性知识的知识本质、理论性和集体性,并提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3W模型,提供了职前教师获取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个途径,即增强主体意识和理论修养、树立问题探究取向的实践性知识养成观、对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访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问题式探究。  相似文献   

11.
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阶段获得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实效性不容乐观。在阐明实践性知识内涵基础上。强调实践性知识的知识本质、理论性和集体性,并提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3W模型。提供了职前教师获取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个途径,即增强主体意识和理论修养、树立问题探究取向的实践性知识养成观、对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访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问题式探究。  相似文献   

12.
“教学做合一”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做”是教学的中心 ,理解“做”的含义是正确理解“教学做合一”的前提。陶行知赋予“做”如此重要地位源于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他对知识的分类和对“亲知”的重视表明他对知识的研究与当代理论前沿相近。他在知识论领域的探索对今天的教学改革至少有三点启示 :纠正“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 ,学校只是传授知识场所的错误观点 ,正视和肯定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克服教学只是教师“一言堂”的习惯 ,而应是师生及同学之间“教学做合一”的生动过程 ;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错误做法。“教学做合一”正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性知识相对独立且隐含于特定工作情境之中的知识.当前开展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以及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的运用都已触及实践性知识,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知识教学还远远不够,必须从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出发,开展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在实践知识显性化基础上加强教材与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梁莉 《文教资料》2007,(32):69-71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近20年来教师知识研究中的一个独特课题,受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教育理论界开始逐渐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和领会等方式获得的、与教学情境密切联系的、逐渐建构起来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套理论系统和经验认识。它具有潜隐性、反思性、情境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反思学习"和"教师培训模式"的更新是教师建构其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师教育观上主张在实践场景下,创设学习共同体,帮助未来教师形成和发展实践性知识。本研究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性质、内容、来源及获得途径,以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为例,重建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理论-实践交融"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交融。在理论-实践共同体中,未来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主题见习"结合,真实情景下的学习而理论总是"在场"。  相似文献   

16.
所谓“实践性”政治教学,是在师生民主对话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实践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专家曾经指出,我们传统的政治课堂只是传授知识,而不能创造知识。“实践性”政治教学正是基于这个弊端出发的;同时,它也是“知识传授型”教学认识论向“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的转变。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研究》2016,(5):85-90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学知识的落脚点。但是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存在智育取向教育理念和技能型学习观的矛盾,以及内部指导机制和外部实践环境的缺乏等不足,导致了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缺失。为此,可以采取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取向、开展儿童研究,培养关注他者,以及阅读教研文献,以研促教等方式提升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验的概念化”思想理解教学经验的概念化,这是将教学经验上升为实践性教学知识、实现教学经验理论升华的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在历时态的时间结构中探寻教学经验的实践规律,以生成实践性教学知识并充分发挥教学经验的校本指导意义。根据教学经验概念化的内在逻辑,立足校本发展、面向教育实践,教学经验概念化应遵循“改造经验创生知识”的基本理路,通过“呈现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检验”的实践路径,促进教师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生成,从而实现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并发挥其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素质的教师在专业培养中应该拥有个性化很强的实践性知识,同时实践性知识也是培养教师的专业反省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案例教学法正是教师内隐的实践性知识走向显性化、条理化.案例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论文具体地论述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意义、实施的指导原则、案例教学法与夯实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人才.理论授课与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而实践则是完成理论转化的唯一手段.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能为社会输送一线人才.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