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社会化双向发展的过程。社区教育的实施,首先应当观念先行,树立起新的社会化大教育观: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职能,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与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协商合作,共同寻求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儿童个体要成为人才,就要很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及社会对个人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在个体的社会化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儿童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生活中的社会化过程。一、社会化的任务与行为背景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共同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电大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黄清云列宁精辟地指出:“教育是同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着的永恒范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适应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需求的过程,不同水平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会对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史上教育起源于生物、心理和劳动这三种理论和近十多年来反映在国内教育学术界的不少观点,因在理论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偏颇而难以自圆其说,故都不在赞同。而认为教育乃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因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需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现象的动因和根由,研究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起源问题,只有从其更深层次即需要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才是正确的,而不能停留在劳动之类的动力层次上。其次,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所共同需要的,并统一于教育这一社会文化传承的活动之中。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所以产生的原因。所以说,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乃是指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传播文化于个体和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其实,与此相类似的见解,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杨贤江、钱亦石等人在其三四个年代出版的著作中早已有所表述,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社会生活中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往来与交换、相互作用和联系的活动方式或过程,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协调是指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和谐一致,共同发展。交往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协调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群体、个体互动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依赖社会的帮助和个体主观能动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并被社会所接纳、成为社会成员以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因此,教育是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康德所说:“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社会化的内容看,无论是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或是培养社会角色,都是教育努力的结果。所以说,社会化是教育极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儿童个性社会化姚本先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它还是儿童最早的教育场所,是儿童个性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在家庭里,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等。比起幼儿园和学校,家庭对...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现象其实是文化现象,社会无非是文化的总体。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人类生活的本质。文化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媒介并对人类延续起着决定性作用。广义的文化包括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实质  相似文献   

9.
教育观是指对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大教育观是从空间、时间、内容、功能等方面,相对于传统教育观都有所增殖的一种新型教育观。在空向上,它表现为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即为社会化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极大扩展;在时间上,它表明是终身教育,或称继续教育,相对于传统的阶段教育在时间上的极大延伸;在内容方面,就是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对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并列概念,其共同的上位概念是社会文化,具体地讲,它们是人类文化传递与继承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手段。因此,这不仅与人类群体或个体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理论上回答什么是教育问题的出路所在。亟需从理论上作一番深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文化的人们紧密结合成比较大的团体,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巨大动体系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时期,怎样才能造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我们当前人的社会化和教育的主题。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能担任一定角色,成为社会成员,并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的内容极为丰富,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技能到遵从社会习俗、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是社会变迁和教育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变动必将更趋激烈,社会变迁的节奏也将加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新一轮发展浪潮,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方式。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将迈出更大的步伐,确立以培养心理素质为主的教育目标,开展以学会关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加强以基础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结构调整,形成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体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中国教育科学将出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媒体日益发达,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及生活环境,其对于发展中儿童青少年的深刻影响,已经引起心理学与教育学界的关注。本主要研究社会传媒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通过其替代强化机制对儿童所发生的潜教育功能,并且认为,替代强化中的消极影响,是当前儿童发生问题行为、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代少年社会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一个人若是只有人类的身体结构,那他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只有等他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象人类一样行为,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少年期社会化是人生整个社会化历程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它指学龄中期儿童在前期发展水平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少…  相似文献   

15.
张永光  李力 《教师》2011,(2):8-8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共同参与的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也存在着社会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便是通过与社会的整合和对社会的适应,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十分重视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作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育是以特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和要求培养人的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标、受控制的特殊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使个体成功地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并创造社会、使社会生活得到延伸和进化,使人类得到繁衍和发展。一、中小学生的社会化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信息量扩大,大众媒介传播广\速度快的现代化社会中,中小学生的成长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具…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校中,班级是一个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组织。当代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认为,学校的社会因素及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因素及教育功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这一社会系统之中。社会的教育要求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均需通过班级去实现和完成。班级有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使之承担未来的社会角色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社会功能,而这些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班主任工作该如何提高其教育功效呢?一、加强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孩子们进入学校,班级就成了他们新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标尺,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社会的进步,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现代生活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产物,物质生活的富裕往往造成了人文精神和人类自身的迷失,严重的影响到当下年轻人精神与自控能力。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怎样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援 《甘肃教育》2007,(9S):21-21
学会合作是儿童将来进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共同生活的社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期是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事实证明.幼儿之间也能够合作,只是需要在教育中予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德性进步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进步与教育发展是一种良性互动过程,社会需要德育,人类追求德性进步,德育需要社会化现代化,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国当前德育社会化、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