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分层定位"、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的选择、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过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授—受"教育模式偏重于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效果不佳。本研究转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技能传授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入以人为本,使课堂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提炼出"创设情境—参与体验、交流分享—总结提升"、"迁移应用—实践升华"、"互动体验式"教学三环节。实践表明,互动体验式教学的确有益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也能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包括课前互动:了解需求、贴近学生;课中互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课后互动:主动评价、完善教学等。  相似文献   

4.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陆艳 《文教资料》2009,(16):235-23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开创性工作.它体现了"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剖析与分解,并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河池学院课程研究组基于当前形势下,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本土文化背景,通过近5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促进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两个核心目标,从"开发特色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拓展课外心育活动"、"完善课程配套体系"、"提出本土化实施方案"等六条实践路径,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郑璇 《中学课程资源》2022,(4):40-43,49
基于主题式教学理念,以三本普通高中化学新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中的相同习题"食品干燥剂"为素材,在调研学情的基础上,深度分析素材的情境设置、考查内容、能力要求和教学价值.教师可以以"认识干燥剂—选择干燥剂—检验是否失效—安全使用"为教学主线,通过信息检索、情境设置、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等方式,诊断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校也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确定位小学心理健康的位置,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才能让这门课准确着陆,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以生为本""精心设计""着眼应用"几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理念,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不少高校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公共课。基于成果导向的OBE理念以大学生心理需求为课程设计依据,进而促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OBE理念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但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兴趣不高、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欠佳。基于此,高校应充分贯彻落实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重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武术选项课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公正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增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提升合作意识与能力,挖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陈凯珊  张丽玲 《科教导刊》2020,(1):101-102,121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于大班教学背景下,加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互动不足,挫伤师生上课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本研究以广东某高校某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实践载体,借助微助教平台探索如何增强课程互动体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体验度,以符合该课程设置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分析民办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存在不足及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心理健康课,能有效解决已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这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表现为涉外因素对学生意识形态影响严重和对思政课传统设置模式的冲击,从而促进了传统的思政课设置理念、思政课教育理念和成绩评价理念等课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出现了合法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理念、细分化的目标培养理念、以知识考核向知行统一转变的成绩评价理念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试图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平台,通过开设"正念减压"主题课,探索正念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性,试图通过正念方法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合理处理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增强心理弹性和灵活性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中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正负情绪量表》三种心理量表及一份课程调查问卷,对招募的16位赤峰学院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对课程前、后测试数据分析,发现该课程对正念的总分、正念观察的意识、以及不反应方面有明显升高,对消极应对方式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成为大学生交流与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如何结合自媒体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学习现状,变"堵"为"疏",切实发挥主体性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是研究的重点。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更好地将主体性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贯穿在课前、课上、课后三大教学阶段,切实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相似文献   

16.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评价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标准和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一环,也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扩大教学场域和多层次化教学,引导学生多渠道自主吸收知识.多元立体教学模式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以参与感促进获得感的提升,以隐性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素养获得感的提...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在教学上存在8种偏差:课程学科化,学生教材"教参化",教学目的重甄别轻关怀,忽视社会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教学案例"病态化"和"分裂化",教学形式偏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统领整个教学,增加社会心理健康内容,明确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课程设置系列化,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宿舍之内的人际关系最紧密,针对大学生个性差异,学习、生活方式的不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不足.通过调查、实践和总结研究,认为以宿舍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打造"第二个家"为理念,构建良好的宿舍心理文化氛围为依托,以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教学效果。方法20名选修大学生为实验组,匹配20名大学生为控制组,以实验组主观幸福感数据变化和课堂教学评价为教学效果评估指标。结果实验组主观幸福感量表各维度在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显著(P<0.05),课堂教学评价各维度均分高于4.00(1—5评分)。结论本通识课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行动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通过在教学班开展"设置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创建心理健康班集体"的活动,收到了较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同时对于提高"两课"教学实效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