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心理咨询与治疗正逐步成为人们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方法,探讨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的发展,并针对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巫术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巫术文化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实现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有效途经;在方法上,巫术文化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较大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几大心理学派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各具特色.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由客观反映到主观建构的转换,促进了心理治疗方法的进步,推动了心理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改善,提高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提供了合理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重庆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编制《心理健康知识调查表》中关于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认知调查表,从5个方面对重庆市某高职学院137名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持接纳和重视的态度,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和从事该专业的人员要求过高,对该专业的了解不够,对去看心理门诊有思想顾虑,一半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希望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能给以帮助.还需要大力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5.
《精神卫生法》的施行使边远地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获得国家更多扶持,促进学校更加重视心理咨询基础条件建设、咨询师队伍结构优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同时,对咨询师展开治疗救治、心理危机干预治疗和咨询师队伍的稳定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是一种根据来访者的需要,对特定人群给予特殊关注并提供适时服务的专业行为.心理学本土化是使研究者能够准确地发现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准则,揭示文化对个体与群体的影响.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是伴随着心理学的本土化而发展的.然而西方的许多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并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因此,产生了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式.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吴金华 《海外英语》2011,(14):331+349
《语篇隐喻》一书介绍了隐喻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体现形式及语篇功能。其中所涉及的语篇类型包括文学语篇、政治语篇、科学语篇、教育语篇、广告语篇和心理咨询语篇。同时该书也独辟一章专门论述语料库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扩展和应用。该书涉及语篇隐喻的多个领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中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西方文化圈。同时,中西方文化存在根本的差异、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心理特质,因此中国心理学要走中国化的道路,探索最适合于解决中国文化圈内的中国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杰出代表.卡尔·R·罗杰斯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正越来越为我国广大学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接受。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虽有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一面,但鉴于文化对中国人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又不能满足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特殊现实需求.这使得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从事专业工作时出现了“价值中立”与“指导干预”之争。本文认为,求同存异、走特色之路才是现实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必须以中国的社会背景、价值体系为依托,寻求与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相契合的本土化心理咨询学理论和方法的框架体系;同时应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放眼全球,借鉴国际上有效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使中国的心理咨询既不落后于世界,又不脱离本国实际。  相似文献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隐喻是书面语的核心.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和词汇密度、语法密度为参照,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作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质量与语法隐喻能力密切相关,作文质量与概念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能力正相关,与人际语法隐喻负相关;词汇密度与议论文写作质量正相关,语法密度与议论文写作质量负相关;语法隐喻能力可以揭示英语学习者的作文质量,语法隐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作文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心理咨询的含义入手,分析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的相融性,探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咨询中的建立咨询关系技术、会谈技术、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心理学注重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看,在咨询动机、咨询效果、咨询关系上,西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都不适合东方人的性格与心理问题。文化心理学启示我们,推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应从对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进行改造与吸收、加强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特点,分析人格和网络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四所高校发放问卷共400份,有效366份.问卷采用的是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问卷汉化版、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果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不适感得分都处于中间位置,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态度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及有无心理咨询经历等变量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与CCSPS的重情得分和网络自我效能感中的网络能力感及行为努力感得分呈正相关;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与CCSPS中的坚韧因子呈负相关;人格维度在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邱君  李萍 《华章》2012,(30)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在团体情境中帮助个体改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团体心理咨询中有许多“疗效因子”可以帮助团体心理咨询实现其改善个体的目的,且团体心理咨询具备一些个体心理咨询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帮助其在实践中大范围的改善群体的现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说,都是一种能对个体产生巨大影响的治疗形式.  相似文献   

16.
晏斌 《华章》2011,(16)
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儒学论及的君子人格及其核心"仁"的角度,提出"仁"作为心理咨询者人格修养的出发点;参照君子人格,结合心理咨询工作,讨论了咨询者的人格修养标准.儒学有助于中国心理咨询工作者人格修养的进步和完善,进而有助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事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地区、校际发展不平衡;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实际操作中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等等.笔者认为各大学应该从提高对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咨询者的专业素质、改善心理咨询机构的条件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8年中国英语界隐喻研究成果作出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对隐喻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看法,对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咨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当今,我国心理咨询主要放在“引进”外国的心理咨询上,能否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呢?文章就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从中国传统民族心理文化的维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