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资源丰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夷山应充分利用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道教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武夷山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扩大游客对武夷山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道教伦理道德的社会教育价值,在旅游过程中强化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和道德教育,深化旅游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四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以道教为民族传统宗教的国家 ,而四川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道教文化资源丰富。应利用道教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旅游 ,进一步丰富道教旅游文化产品 ,有选择地建立一些新型度假区和休闲疗养地 ,以道教传统节日为依托 ,举办各种道教文化艺术节 ,让道教文化与旅游、经贸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胶东地区是全真教的发源地,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对胶东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针对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开发道教思想、增强道教文化地方特色、开发道教养生旅游、设计以道教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人称黄山的"姐妹山"。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有幸一起到三清山旅游,那里的景色太美了!像一幅画,像一首诗,让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三清山,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宛如道教的三位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列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市楼观台景区为例,探讨将中国道教文化资源融入到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当中,提出打造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天宫”景区、推动陕西“道教文化旅游”的进程,挖掘陕西旅游资源的潜力,树立道教文化资源新理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在明代时被誉为"道教第一圣山",它山势灵秀、道教文化纯正,道教建筑群规模恢弘、保存完整,自古就是世人朝圣旅游胜地。然而近几年的旅游开发中,武当山旅游无论在品牌名气上还是在景区建设上都落后于少林、峨眉,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品牌的精准定位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多番调查,笔者认为武当山旅游开发应当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体,扬长避短,重点凸显道教养生文化,集中力量打造道教文化集散地和正宗展示窗口,重振"道教第一圣山"威名。  相似文献   

9.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采用项目和评价因子量化评价与“三大价值”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对华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华阴市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秀丽奇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优良级旅游资源突出,在观赏、历史文化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价值.整合华阴市旅游资源,突出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以华山为龙头,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打造大华山旅游格局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日益密切,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以石竹山道教文化资源作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竹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鉴于此,为促进石竹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道教音乐的文化旅游产业是产业经济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其具备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以及潜在有利的市场价值,日益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中不可小觑的开发资源。清水道教音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清水道教旅游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清水相对落后的经济有所改善,是清水县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清水道教音乐,探讨其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带动作用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辽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好清文化旅游资源,将会为宣传辽宁形象,振兴辽宁旅游经济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入发展辽海地区清文化旅游产业就要对原有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打造满族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RMP分析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重要的旅游资源,并将成为中国国际旅游的三大产品之一.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在对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产品转化、市场弹性、生产偏好、市场竞争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的创新、空间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整合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文化、按照特点顺序开发、增强产品的参与性和采用恰当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屯堡文化与安顺自然旅游资源的配置及产品组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放在安顺"旅游兴市"战略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安顺"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博资源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体,文博旅游是城市传播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RMP(昂普)分析方法对赤峰市文博旅游的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开发措施,希望能够以此促进赤峰市文博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传播赤峰优秀文化事业中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恩在 《初中生辅导》2014,(21):91-92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的主峰,古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的美誉.三清山中有玉京峰、玉华峰、玉虚峰三座山峰,因三峰峻拔,犹如道教所奉的三位天尊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而得名. 三清山记录和保存了地球中新生代以来地壳形成演化的历史,特别是完整记录与系统显示了三清山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因而游览三清山,不仅可以体验浓厚的道教文化,还能了解到地球地质构造演变的过程,三清山真可谓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与千秋人文相融合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甘肃省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其历史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史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旅游产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才能真正使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进而提升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试从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现实出发,进行切实的分析,并对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进一步转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试析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宗教。道教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道教文化旅游资源遍布于大江南北 ,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 ,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三清山     
《教师博览》2008,(8):F0003-F0003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东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雄踞于怀玉山脉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古有“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称。在漫长的地质史中,三清山历经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从而形成了三清山今日的奇伟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种类齐全,景点众多,景区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共分万寿园、南清园、西海岸、阳光海岸、玉京峰、三清官、西华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