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第一次接触到"分时秒",课本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现实背景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分时秒"的含义,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这些时间单位的概念;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我在一次"分时秒"的教学中,对这一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写作生活",或者学生"实际生活的充实",在我们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可以理解为:通过语文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要素,开拓写作源泉,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能凝练的生活,又可以指作文教学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生活服务.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文生活,拉长学生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行为,产生体验,从一定的生活中提炼写作语言,从而形成具有真情实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体验性很强的认知活动,怎样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在物化的体验中触摸秒,认识秒,建立具体的秒的时间观念,积累更多的能长久留存于心中的活动经验呢?请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秒是比较抽象的时间概念,它既不像长度可以比划,也不像质量可以掂量,如何建立秒的表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执教《秒的认识》一课时,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长短: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的奇妙与宝贵。这些活动的设计和资料的补充,不仅使枯燥单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6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有关习题。教学目标知能目标学生学会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会用秒计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演示、感观体验、知识迁移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抽象的时间单位———秒。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秒”的概念的建立和信息资料的出示,使学生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重点学会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用秒计时。教学难点建立“秒”的时间概念。教具准备钟面模型、秒表、篮球(每组一个)。…  相似文献   

7.
"时、分、秒"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单位以及灵活计算时间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具,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同时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新知,学习方法,锻炼思维。  相似文献   

8.
郑珺 《四川教育》2003,(6):25-25
“秒的认识”这堂课在两个场地进行。前半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面认识时间单位。秒”、“秒”与“分”的关系;后半时,在操场上和体育老师一道共同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时间单位“秒”。下面是后半时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9.
一、图示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活动的规律 图示法是运用图画、图片、照片和图表、图解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展示以印证或阐明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功能在于辅助文字叙述的不足,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象、生动、具体、逼真地表现知识,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能促使学生再造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据国外一些实验证明: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识别它的时间约2.8秒;用线条图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如果让学生看实物,识别时间只有0.4秒。由此可见,图示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析《一分能干什么》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如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使学生对一分、一秒具有亲身的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初步体会分的意义。3、知道一分等于六十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三、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初步体会分…  相似文献   

11.
夏冬虎 《江苏教育》2007,(14):69-69
“秒的认识”这堂课,我放在两个场地进行。前半课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面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关系:后半课时,在操场与体育老师共同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时间单位“秒”。以下是后半课时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2.
正"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难点是掌握时间单位换算。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同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3)初步建立1分钟、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重点: 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通过实践,充分体验概念产生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引导落实,真正留有学生实验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合作、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懂得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活水"到来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5.
禤理洁 《广西教育》2011,(19):34-3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转变评价观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概念:即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表述,我们可以知道,"秒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只是知识层面上习得相关的时间概念,知道不同的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分=60秒,1时=60分,更加应该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时间感。下面就两位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执教人教版"一分钟"一课时,我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全班35名学生全体起立站好,两臂伸直平举,我开始计时,和学生一起数数,一秒、两秒、三秒……一直数到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有的同学早就坚持不住了,坚持住的长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让课堂因学生而鲜活,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笔者曾执教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这一内容,课上学生的几处精彩"生成",展现出智慧的火花,至今让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20.
活动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制第四册第六单元。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交流,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进一步体会1时、1分、1秒等的具体意义,体验时间的价值;2.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交往和简单的组织管理能力;3.使学生逐步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活动准备:1.组织3个活动小组,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2.小组成员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3.老师交待调查、搜集有关信息时应注意的事项。活动过程:一、组织学生调查、搜集有关信息各小组成员按照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