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女童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女童,但在神经质上显著低于正常女童;听障男童在精神质上显著高于听障女童,其他人格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农村听障儿童的内外倾性显著高于城市听障儿童,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八年级听障儿童在内外倾和精神质上要显著优于六年级听障儿童,在神经质和掩饰性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量表法,对沿海与内地城市、乡村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普通初中七、八年级的1895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儿童的自尊发展特点与性别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地儿童自尊发展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童比男童更注重在总体自尊、成就感、纪律和公德与助人维度上的发展;(3)两地女童并不比男童更在意外表;(4)沿海与内地儿童的自尊发展,以性别因素为基准考察,两地儿童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量表法,对城市、乡村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普通初中七、八年级的1895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儿童的自尊发展特点与性别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地儿童自尊发展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童比男童更注重在总体自尊、成就感、纪律和公德与助人维度上的发展;(3)两地女童并不比男童更在意外表;(4)两地儿童的自尊发展,以性别因素为基准考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量表法,对城市、乡村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普通初中七、八年级的1895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儿童的自尊发展特点与性别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地儿童自尊发展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童比男童更注重在总体自尊、成就感、纪律和公德与助人维度上的发展;(3)两地女童并不比男童更在意外表;(4)两地儿童的自尊发展,以性别因素为基准考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表法,对沿海与内地城市、乡村普通小学四、五、六年级、普通初中七、八年级的1895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儿童的自尊发展特点与性别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地儿童自尊发展特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女童比男童更注重在总体自尊、成就感、纪律和公德与助人维度上的发展;(3)两地女童并不比男童更在意外表;(4)沿海与内地儿童的自尊发展,以性别因素为基准考察,两地儿童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以自填问卷的方式对486名留守和非留守儿童进行韧性特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运用SPSS处理资料数据,结果显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韧性差异不显著;留守女童的韧性弱于留守男童的;留守儿童的韧性与亲子关系、同学关系、教师的关心和学习成绩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变量被证明是韧性的显著性保护因素。可以通过干预保护性因素提升留守儿童的韧性,以帮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问卷测评。对学习障碍与学习优秀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求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制约因素。结果显示(1)学习障碍男童在多动和违纪两个因子上评分显著高于学习优秀男童;在社交退缩和攻击两个因子上,两组儿童得分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学习障碍女童在多动、违纪和攻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习优秀女童;在抑郁和社交退缩两项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2)多动与攻击、违纪等多个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由此得出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这些问题行为都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因素。其中,多动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改变认知等措施来帮助学习障碍儿童矫正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450名3~6年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沟通和家庭优势对女童内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家庭困难对女童外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对男童内、外化问题均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家庭功能发挥越好,儿童...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儿童行为问题教师问卷(Conners氏教师用量表),对广西南宁市165名4—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调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数57人,失调率为34.58%,其中轻度为27.88%,重度为6.70%,男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人数32人,轻度为32.99%,重度为7.21%,女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人数18人,轻度为20.59%,重度为5.82%,男童失调率明显高于女童;②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7.27%,男童高于女童,以被动为第一位,其次男童为多动,女童为品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凤 《家教指南》2003,(1):26-27
第一讲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与营养入小学学习至12岁小学毕业为小学学龄期儿童,或称小学生。这一阶段儿童体格生长速度较前更趋平稳,较少患病。体重每年约增加2千克,身高每年增长5.8厘米—6.5厘米。但到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10—12岁)时,部分儿童已进入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进入第2次发育加速期,每年平均体重增加可高达4千克—6千克,身材也突然长高,每年平均可长7厘米—8厘米。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一般较男孩早2年左右,故小学高年级女生平均体重、身高常超过男生,而后又被男生超过。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