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美灵 《小读者》2010,(11):11-12
当珊德拉迎着11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的大门时,她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种一帆风顺的惬意的生活。但是不久前,就在她怀着孩子已经4个月的时候。一场小小的交通意外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生命.也夺走了她全部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刘仁余 《物理教师》2005,26(1):2-42
笔者在一次学生平时测验中,意外发现一条机械波的选择题错误率相当高,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只要教师重视意外,掌控好意外,学会适时、巧妙地利用课堂上的各种意外来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化意外为亮点,给课堂添光彩,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于坚 《天津教育》2005,(1):24-24
我外祖母在七十岁的时候得到了一张奖状,是居民委员会发给她表彰她做好人好事的。当时我们十分意外,不知道外祖母做了什么好事。外祖母是文盲,很少参加居委会的政治学习,一贯表现应该说是落后的。外祖母也不明白,她说她天天在院坝里待着,没做什么好事。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表彰的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打扫我们住的这个院子的卫生。  相似文献   

5.
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数学规律需要不断猜想、尝试、验证,如此循环反复,才能得以发现.但在具体探索过程中,往往出现"意外";而对于教师来说,怎样让"意外"转化为收获才是关键.本文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实录为例,重点浅析其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收获及相应反思.  相似文献   

6.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也给教师增添了几分无奈。如何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并把她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7.
雷茜 《高中生》2012,(16):55
有个女孩,是个脑瘫儿,这缘于一场医疗意外。除了头部外,她的四肢不能动,平时只能坐在轮椅上。她一天学也没有上过,没接受过任何的正规教育,然而她写出了20万字的小说,成了一位网络签约作家,用无言的艰辛书写了生命的奇迹。她是怎么认识那么多字,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她说,靠自学识字,靠嘴来"敲"字。  相似文献   

8.
“有变化的带道具的单一事件,才是微型小说选材的艺术规范”,在情节中巧妙、成功地设计一个小道具,不但会增添故事叙述的无限魅力,也会引导读者的阅读,使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峰回路转,渐入佳境。无疑,《意外》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
遭遇“意外”→善待“意外”→期待新的“意外”,课堂“意外”的这“三步曲”,饱含着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偶然的、非预期的课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真实课堂中师生的共同“遭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表现,也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但只要教师用智慧去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它,做课堂的“麦田守望者”;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适度主导,做“意外”的“助产士”,就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预设,才能创造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小说包     
小说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掩卷之余,我们或许会想到这只是一篇小说,我们是不会遇到这样的意外的,这时,不妨先放下对文本中情节一波三折、意外频频的质疑,看看离奇背面的智慧。一对生活拮据的夫妇,一个杀人越狱犯,两名警察,一笔意外的赏金,故事的结局也美好得让人意外,唯一不意外的是这对夫妇朝着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迪金森从小热爱歌唱,并训练有素.隐居以后,她以写诗作为歌唱的另一种形式,在诗歌中描绘和探讨声音,在声音中求索真和美.她歌唱一生,又痛苦一生.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一个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奇迹和异数,一生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三十多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散文,另有译作及文学评论等,可以说她是一个创作丰富的作家。她的名字经常与"传奇"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显赫的身世,杰出的才情,还有她的冷艳,她的孤傲,一切都凝聚在她离去瞬间的那个背影中。让我们拿出那些没有被岁月遗忘的文字,感受一下张氏文字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的作品,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她笔下的"故乡",不仅蕴藏着故乡赋予她的温暖、宁静,时时流露出她对于故乡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包容着现实所呈现的贫困、悲哀,深深印刻着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巨大变迁的痕迹。故乡对于她来讲,不仅构成了她最美好的生命记忆,更是她可以安放灵魂的一个归宿。  相似文献   

14.
说"白龙马"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是不为人所重视的,但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却少不了这个配角。由于《西游记》中描写白龙马的篇幅不多,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引述的方法来分析白龙马的个性以及它在西天取经中的地位,以此说明白龙马这个形象在《西游记》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根基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有关论述是它的理论来源,构成其逻辑起点之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它产生的实践基础,构成其逻辑起点之三;时代形势的最新变化是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成其逻辑起点之四。  相似文献   

16.
Boudoir Lamen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ive subgenr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This essay argues that some of Dickinson's poems are replete with the sens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Boudoir Lament poetry.The Boudoir Lament resonance of her poetry,along with her seclusion and love story,activate Chinese readers' cultural memory to re-imagine her and re-mold her image with the Chinese flavor.Rewriting Dickinson in the way of Boudoir Lamen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confirmation and reexamination of...  相似文献   

17.
潘金莲是一个被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文化压抑、逼迫,从而被扭曲异化的妇女典型形象。她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觉醒的女人,她不安于现状,她渴望得到幸福,但是在她所生活的夫权制度社会下不容许她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她企图改变命运,追求幸福,却遭到重重阻拦,在追求中丧失了自我从而走向堕落的深渊。她为了达到目的,手段凶狠,但是在封建夫权制度下她又束手无策,必须得到男人的帮助她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点上她又很懦弱。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叙事艺术上超越传统的创新为20世纪的小说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她独特的创作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谨、考虑周密的叙事技巧。创作于1917年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其实凝聚了她在聚焦视点、叙事距离、叙事中的标志性过渡、叙事分层、叙事声音等叙事技巧方面的深刻造诣。  相似文献   

19.
程菲是中国体操队一名年仅17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她用科学态度坚持刻苦训练,充分发挥自身的弹跳能力和借助集体智慧,惊人地创造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体空翻540度”世界女子跳马第一跳高难动作,这一高难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程菲跳”载入史册。“程菲跳”成就了程菲的跳马与自由体操的双冠王,而程菲精神是实现“程菲跳”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elf-reflexive analysis of the situatedness of the author and her work - research and writing - as a woman of color in the academy. The author critically examines self-reflexivity in relation to her research by drawing on her lived experiences as academic Self-woman of color Other, first as an international doctoral student and now as a junior faculty member. Drawing on critical and feminist perspectives, she argues that such self-reflexivity allows for an openness which eliminates the apparent dichotomy of Self-Other and offers new spaces for re-presenting difference(s). In particular, she construes her writing as a self-renewing site of activism and resistance to Othering and her teaching as praxis and self-assessment. She concludes that cutting-edge research and writing, when rigorously self-reflexive, are beyond "cool" and "hip," allowing us to maintain integrity and agency as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