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你没见过响尾蛇,但你一定听过“响尾蛇”导弹,它可是近三十年各类战场上立了大功的赫赫功臣,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令人感到恐惧。为什么会把响尾蛇和导弹联系在一块呢?这得从响尾蛇说起。在美洲、澳洲、非洲的某些地区里,  相似文献   

2.
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响尾蛇也能通过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增加身体的长度,但是不吃东西的响尾蛇会不会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3.
程刚 《少年月刊》2012,(Z2):75-76
北美洲有一种很小的松鼠,叫金花鼠。这种鼠自我保护的本领很奇特,当它遇到敌害时,便会发出一种类似响尾蛇的声音,敌害听到这种声音后,以为真的有响尾蛇在附近,便会无心恋战,很快逃走。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响尾蛇也经常上当,当它们听到金花鼠惟妙惟肖(wei  相似文献   

4.
疗伤的母狮     
《生活教育》2010,(6):84-85
在一个广阔的大草原上,有一只母狮子带着四只小狮子在行走。它们走得久了,走得累了,想找一个地方歇息一下。母狮子带孩子们在一个土丘旁停了下来,却不知道,这个土丘下面是一个响尾蛇的窝。土丘里面住着一条巨大的响尾蛇,它以为狮子要来侵占它的家,就从洞穴里冲了出来,向狮子发出攻击。母狮应战,与响尾蛇撕打成一团。这场厮杀的结果是,母狮和它的孩子们都被咬伤了,响尾蛇也受了伤,从这里逃跑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十分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恶劣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做为血清销售。他的生意好极了。后来  相似文献   

6.
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响尾蛇也能通过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增加身体的长度,但是不吃东西的响尾蛇会不会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的心情变得很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劣质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大量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作为血清销售。他的生  相似文献   

8.
现在,红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军事上,如“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响尾蛇红外定位的方式研制出来的。响尾蛇因尾部能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而得名。它的目的是为了引诱猎物,吓退敌害。它的“阴谋”不限于此,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响尾蛇利用它特有的红外技术,能准确判断方向,追袭具有一定体温的动物。在这个谜未解开之前,人们见到响尾蛇眼睛圆溜溜、亮晶晶,还以为它的视力特别好呢!其实,它的眼睛亮而无神,视力并不好。科学家将它的眼睛蒙住,在黑夜中,它照样能捕捉猎物,这说明它发现目标主要不是靠眼睛。为了解开这个谜,科学家曾经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孩子天地》2013,(5):48
首个将通用机械手加入到生产线的公司是哪国的?A英国B美国C法国蓖麻毒素和响尾蛇毒液哪种更毒……A蓖麻毒素B响尾蛇毒液  相似文献   

10.
老响尾蛇的右眼又开始化脓了。都怪自己饥不择食,饿晕了头,居然去打那只雄走鹃的主意,它想。老响尾蛇忆起去年的今天,那时候,亚利桑那州的这片沙漠已整整七  相似文献   

11.
“先礼后兵”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理智行为,想不到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已有许多动物在实行着先礼后兵的信条。先来瞧瞧响尾蛇吧!响尾蛇的尾巴会发出声响来,这类蛇不只一种,发出声响的器官是角质的环,环既坚硬,又轻巧,尾巴剧烈地摇动,便产生“哧哧”的声音。当响尾蛇遇到敌人,例如野兽、猛禽或猎人,它立刻竖起尾巴,不停地摇动,发出清晰声音。这是响尾蛇在警告面前的敌人,意思是说:“赶快走开,不要惹我,不然我会毒死你!”  相似文献   

12.
因为响尾蛇尾巴的末端有几个角质环,环的里面是空的,空腔内又由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振器。当响尾蛇剧烈摇动自己的尾巴时,在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往返振动,就会发出一阵阵"嘎啦、嘎啦"的响声。有人认为,响尾蛇发出声响是为了引诱小动物过来,所以,这是它的一种捕食方式。  相似文献   

13.
蝶妖     
明月照在山路上,蜿蜒如一条银色的响尾蛇,风掠过树林,便如同响尾蛇的尾巴抖动,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夜色透明如银,走在这样明亮的月华里,男人像一抹淡灰色的影子,贴着山壁快速地向前走着。  相似文献   

14.
有人对响尾蛇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装着温水的气球缓慢靠近一条响尾蛇,当气球离它还有一段距离时,响尾蛇即向气球发动攻击;若使用装着冷水的气球,则它却毫无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可知,响尾蛇能够对温热的物体产生感觉,同时作出反应。经研究知,不少蛇类都有这种能接受温热变化的结构,叫做热测位器,也叫红外线感受器。现存蛇类蝮亚科的动物都具有这种特殊感受器.大多数蟒科的动物也具有。这种感受器不但可以感知长波红外线极微弱的变化,而且对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能测出0.02℃的温差,若接触水流则能测出0003℃的水温差,反应…  相似文献   

15.
法国女探险家尼古拉·维罗多进入巴西密纳斯丛林,被一头大灰狼追逐,当大灰狼逼近她时,她惊动了草丛里的一条响尾蛇。响尾蛇摇动尾巴上的角质环,发出“格拉拉……格拉拉……”的警告声,这是它遇到危险时做出的自卫性反应。奇怪的是大灰  相似文献   

16.
响尾蛇的颊窝内有一层1/40毫米的薄膜,薄膜上分布着5对神经细胞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感受温度的灵敏度非常惊人。它不仅能感受到周围气温3‰℃的变化,而且能由温度变化判断出发出热量的动物体的位置。所以,响尾蛇即使在夜间也能捕捉到田鼠。  相似文献   

17.
1.红外线 响尾蛇的头部两侧,在鼻孔和眼睛之间有一个凹陷,位置相当于脸颊,因此叫做颊窝.响尾蛇的颊窝是一个感受红外线的器官,有人称之为“热探测器”或“热定位器”.颊窝内部有一层只有25μm的薄膜.这层薄膜将颊窝分隔成内、外两室.内室保持与环境相同的温度,外室则朝着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方向.因此,颊窝膜两面的温度是不同的.由此可用于感知.颊窝膜非常灵敏,能感知0.003℃的温差。当遇到小动物时,响尾蛇可以根据小动物所放出的热量来判断它的大小和距离.以便决定捕猎还是逃避.即使在黑夜里,响尾蛇也能自如,准确地捕捉猎物。  相似文献   

18.
<正>在自然界,生存挑战时刻存在。一些动物仗着尾巴的奇特,动起了“歪心思”。不过,它们会用“都是为了生存”来掩盖其“恶行”。尾巴诱惑响尾蛇是一种拥有致命剧毒的蛇类,其毒液为血液型蛇毒,会使人体大范围溃烂,让人闻风丧胆。不过,响尾蛇一般在发动攻击前会发出“嘎啦嘎啦”的声响,这是在警告对方:别过来,我要发怒了!除了防御,也有人认为,响尾蛇是在模仿潺潺的流水声,借以引诱小动物来喝水,从而猎取食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菱背响尾蛇拥有了一种标志性语言。这不,有动静!菱背响尾蛇敏锐地感觉到了情况,它马上抬起头,蜷好身体,摇响尾巴上的一串响环,发出尖锐的“卡啦卡啦”声。这种声音是在向对方发出警告:不要离我太近,否则,后果自负!  相似文献   

20.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一般大。但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