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亮亮 《今日科苑》2009,(9):76-77
"证券界死刑第一人"——杨彦明虽然经历多次审判,但一直拒不交代6500万巨款的下落。但在二审时他突然称部分钱款用于行贿,却拒不继续交代具体去向,杨彦明放弃了检举受贿人的"自救"机会。究竟是什么让杨彦明铁嘴钢牙?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尽管终审已维持原判决,但这些疑团仍在困扰着杨彦明案。  相似文献   

2.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0):159-159,179
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我们认为一些事物美另一些事物不美?为什么同一事物我观赏时认为美而他观赏时却认为不美?我们评价事物美与不美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美又是否真的存在,存在的形式又是什么?本文以为,"美"是对事物存在和发现的整合。它以事物的基本存在为前提,以个人对事物的基本发现为基础,以心灵的特殊感悟为依据。美具有一定相对性,同时美还受到个人生活阅历和世界观、道德观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梦 《金秋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4.
金梦 《今日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6.
吴飞 《科教文汇》2011,(2):189-190
社会呼吁、专家呐喊,为了给孩子"减负"绞尽了脑汁,可是效果不佳,甚至有愈减愈重的趋势。真正要减负,学校要做什么?学校校长要做什么?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小学生"减负"校长应该做些什么?校长要明确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减负"奠定基础;强化课程意识,规范"减负"行为。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会让您想到什么?是美轮美奂的"飞天"图案,还是经过千年岁月的浸蚀如今仍然栩栩如生的佛祖雕塑,又或者是气势宏伟的敦煌建筑、色彩明艳的彩塑艺术?但您可曾想过,关于这一切给人类带来的视觉享受、文化传承,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守护"。  相似文献   

8.
杨文选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1-84
"美好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显然不同社会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德尼·古莱教授认为,"维持生命、尊重和自由"是所有个人和社会都在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标。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发展"拥有"足够的物品,但物品富足并不等于美好生活。古莱从伦理学视角研究发展的思路及其观点,对于目前正在苦苦反思"发展为了什么"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费东 《科教文汇》2010,(22):72-73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上网时经常听到"恶意代码"的说法,那什么叫"恶意代码"?它有什么样的危害?本文将简单介绍"恶意代码"的危害和防范,以激发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应对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0.
刘仁庆 《百科知识》2011,(12):34-35
"洛阳纸贵"是一句成语,形容优秀作品风行一时,深受读者欢迎。那么,是什么作品造成了洛阳纸贵?它和纸的发展与普及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1,(14):65-69
几年前,国家航天局一位副局长去美国访问,并利用有限的时间与当地华人展开交流。"您是干什么的?"一位华人问。"航天。"这位局长回答。"那具体是做什么的?""飞船,火箭。  相似文献   

12.
透明的地球     
如果我们想知道地下深处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打钻孔取出岩芯,但这只不过是"一孔之见"罢了;我们也可以像医生检查患者身体那样对地球来个“CT扫描”,但这样做看到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假如,我们的地球能像水晶一样透明,那地下的一切情况岂不是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13.
蒋巍 《百科知识》2011,(22):24-25
今年9月24日,美国已经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在失控状态下坠入地球,10月23日,德国报废卫星"伦琴"也坠入地球。人们不禁会问:最近废弃卫星为何会屡屡失控?失控的卫星砸中人的概率是多少?太空垃圾对人会产生什么威胁?  相似文献   

14.
披着"羊皮"的"狼" 赤杨枝干上似乎生长着白色羊毛一般的毛絮,那是什么东西? 其实它是一种害虫——羊毛蚜虫,这种蚜虫用长长的油蜡状的"羊毛"裹住自己圆胖柔软的身体,虽然看上去很招眼,但却可以防止一般的捕食者吃掉自己,毕竟吃一嘴毛絮感觉糟透了。  相似文献   

15.
蝌蚪互答     
2011年第6期吴有根读者问:计算机能进化到有独立思维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维来考虑动物的独立思维依赖什么?大脑中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计算机计算依赖什么?晶体管的通路与断路,即"1"、"0",所以我们的独立思维其实也是可以表示为一系列"1"、"0"的,计算机也可以用集成电路中的原件模仿动物,乃至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结构来获得独立思维的。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知识窗》2013,(12):78-78
先来看两位教师在讲《大自然的语言》中"决定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时的具体做法:第一位教师说:"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交流。"学生马上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展开交流。虽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根本没有进入阅读的深层状态,小组合作形同虚设。第二位教师说:"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说明顺序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六至第十自然段,在书上做好标记并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学生们立刻翻开课本,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做好标记,并认真思考起来。  相似文献   

17.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128-128,134
声乐艺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艺术现象,是多元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拥有隶属自己本民族的独特声乐艺术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种族的声乐艺术五彩纷呈,多姿多彩。然而,由当代学院派歌手亲情演绎的民歌艺术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它的缤纷色彩,呈现出"千人一腔"的奇怪现象。那么,什么是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为什么我国会出现"千人一腔"现象?这种现象所透射出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应对这一声乐艺术现象?本文关于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的再认识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和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18.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肠子,脑子,厨子: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每一种文化如何基于共同的认知基础建造起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章燕 《金秋科苑》2014,(4):52-52
文化创造力的"能工巧匠",文化生产力的"长跑健将",文化表现力的"布道大师"这就是卢善庆教授和他的美丽人生。对于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人们不仅敬佩他有这样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以及学术地位,而且更加注重他真正创造出什么,给他人、给社会、给国家"贡献"出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庆 《金秋科苑》2014,(5):29-33
我们现在吃到的很多食品的"香味"都来自孙宝国的科研成果;他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仅有的三位院士之一,如果仅限于香料研究那么便是唯一的院士。孙宝国几十年来琢磨最多的是怎么吃得更香。他是哪家知名饭店的金牌厨师?不,他基本上没时间做饭。他是民间的美食爱好者?也不是,他经常吃个汉堡就算填饱肚子了。不过,在国内的食品业界,他可是著名"美食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