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V来V去”是近代汉语新出现的动态表示手段,是一种口语用法,大概出现于唐,成熟于宋。在现代汉语系统内,“V来V去”的语法意义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层次性,除了总体上表示反复态之外,它还包含有表示往返、交替、交互等附加意义,和古代汉语的反复态“VV”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它是在新的语法系统下形成的新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2.
持续体是汉语非完整体中的一类,它的主要标记是语法化程度较高的助词"着"。"V+着"表示静态持续的核心语法意义,但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与"着"搭配是不平衡的,持续体内部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括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体"范畴研究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同时也指出了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中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旨在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研究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4.
从动词重叠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适用句式及功能、可重叠的范围等方面 ,勾勒出动词重叠研究的轮廓 ,并展示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完成”和“持续”两种体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对日语的持续体和完成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持续体主要具有“现象确认”“再现”“报告”的特点;完成体主要具有“回忆”“预测”和“意志告知”的特点;持续体和完成体经常交互使用,具有“现实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牛岩 《华章》2013,(31)
关于可逆句,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有人关注,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在分类研究上,前人将可逆句根据句型语法意义、动词语义类型、句式语义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这些都是基于及物动词进行的研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不仅及物动词,事实上不及物动词也同样存在可逆现象。所以我们提出新的划分方法,将不及物动词纳入研究范畴,根据动词属性进行划分,将可逆句分为:及物动词可逆句与不及物动词可逆句。关于及物动词可逆句研究众多,不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谈论本文研究对象--不及物动词可逆句。  相似文献   

7.
横县平语具有五种典型的体形式,即完成体、持续体、经历体、起始体和回复体。  相似文献   

8.
词类重叠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选取了较为活跃的动词,通过例句探讨了动词重叠的几种形式、表达的语义以及动词重叠所受到的条件制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V啊V啊”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表达动作时体的语法手段之一,是持续进行着的动作在句法结构上的映射,是由于凸显持续动作的需要而产生的。“V啊V啊”具有持续义和致使义,相对于同为表进行体的“着”来说,“V着”强调的是对动作进行状态的说明,“V啊V啊”偏重的是对正在进行动作状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10.
澄海话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所使用的情貌词相同,区分的标准是看情貌词的具体位置。当情貌词在动词前时,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当情貌词在动词后时,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进行体搭配的动词是动态动词,持续体搭配的动词是状态动词。澄海话进行体和持续体的情貌词是由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演变而来的。但还没成为真正成熟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11.
动词的"时""体""态"以及分词的构成是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了解英语"时""体""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从着眼点的转移审视动词的时和体,通过比较策略掌握的动词的态,对掌握英语语法中常见的时态和语态以及非谓语动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武兴 《现代语文》2016,(4):65-68
状态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林杏光等人主编的《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的所有动词从语义特征的角度进行考察,界定出373个状态动词,考察这些状态动词内部的时间结构特征,发现状态动词有五种不同的内部时间结构。A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无终点、无续段;B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无终点、有续段;C类状态动词有起点、有终点、有续段;D类状态动词无起点、有终点、有续段;E类状态动词起点与终点重合、无续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由一个动词带上两个宾语构成,双宾动词是其语言结构核心,表示给予或索取意义,语义上强制要求与三个补足语同现,因此大部分属于三价动词,但双宾动词并不等同三价动词。另外,动词的配价结构有时在句法平面完全映现,有时则缺省某一动元或者发生位移,因为双宾动词对它的配价成分除句法上的要求外,还有不同的语义选择和语义上搭配共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马氏文通》以来对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的论述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可以带一些特殊的宾语。将这些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梧州白话的进行体标记与持续体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前人对广州话动词进行体和持续体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梧州白话的进行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生成语法学家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的部分研究成果,并以关联理论为主要框架,分析并解释其不足之处,从而验证了关联理论是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的最佳解释途径。  相似文献   

17.
“着”表持续义,把“着”的意义概括为“进行”不恰当;“着”的“持续”义有动态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之分,在许多场合它们是对立的;“着”的“持续”义在语用中主要体现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着1”和“着2”分别有各自的描写功能。  相似文献   

18.
幼态持续、发展的原发性和早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童年期本质的认识是儿童教育的基石,通过讨论人类童年期延长的原因及其适应性价值,结合幼儿发展的原发性,指出当前早期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背儿童天性,忽视儿童天性的现象,基此,深入理解儿童发展的本质,并建立新的儿童教育哲学刻不缓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芜湖南陵方言主要采用的"在"、"咯""则"等标体词,考察芜湖南陵方言中持续进行体的表达,并尝试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进行比较,寻找其共通和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常用同音多义动词自20世纪以来的演变情况很有研究价值,但学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对《国语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常用同音多义动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展示了20世纪以来现代汉语常用同音多义动词的历时发展轨迹,并揭示出这类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