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秦二世胡亥看作是赵高的傀儡,这是一个相当有疑虑的结论。事实上胡亥作为极得秦始皇宠爱的儿子,接受了极好的教育,赵高、李斯等人对他也曾有较高的评价,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时,胡亥也表现了一定的才干,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傀儡。对秦二世而言,赵高是他的老师、咽喉、平衡李斯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操纵者。胡亥作为一个政治经验、治国经验不足的皇帝,实际上是秦治国之术的傀儡而非某一个人的玩物。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不立太子,但他明显偏爱长子扶苏.使其助大将蒙恬守边立功,获取政治资本。后来始皇暴病,欲传位于扶苏。以书召之,未发而死。赵高扣住此书,联络丞相李斯,怂恿皇少子胡亥夺嫡。于是矫诏赐扶苏死,胡亥嗣位。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勇不尚矫饰,好奢  相似文献   

3.
《李斯列传》记述了李斯如何由一闾巷布衣辅佐秦始皇吞并六国,稳固统治,位列三公;又于二世时如何因畏祸贪权而受制于赵高,杀扶苏、立胡亥.助桀为虐,致使民变四起,最终被胡亥、赵高所杀的全过程.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才干,但又包藏奸心;他具有不凡的文学才能,又汲汲于爵禄功名.卓然政绩与缺憾人格并存;锐意开拓的胆识与患得患失的猥琐心理兼俱.他死得很惨、这是玩火自焚的必然结果,他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人物.充其量称其为“恶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读李斯传 [唐] 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李斯列传》比较详细地记叙了秦代政治家——李斯,战国末期入秦后,如何从一个吕不韦的舍人,逐渐晋升为秦国丞相的历史。其中既记载了他如何协助秦始皇迅速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的史实,也记叙了秦始皇死后,他怎样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以及他本人被赵高所杀未得善终的  相似文献   

5.
蒙氏家族为秦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氏家族功勋卓著,因此,得到秦始皇的宠信,使得蒙氏家族成为秦朝最为显赫的家族。但是,由于卷入了皇室的内部斗争而招致他人的嫉妒,在秦始皇死后,蒙氏家族受到胡亥、赵高及李斯等的陷害,蒙恬、蒙毅被逼自杀,蒙氏家族衰落了。然而,蒙氏家族的衰亡,也隐含秦朝衰亡。  相似文献   

6.
“仓中鼠”哲学的悲剧──读《史记·李斯列传》张永刚(河套大学文科部)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成就帝王大业,李斯自然功不可没;秦国"严威酷刑",民不聊生,以至二世而亡,李斯也实在是罪责难逃。至于李斯本人,最终落得受五刑之祸,灭三族之灾的悲惨结局,尽管...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焚书对文献典籍流传的影响于语和刘连平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统治,钳制思想,巩固统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关于这件事对中国文献典籍流传的影响,从古至今,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辞,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毁灭性的打击,在“秦火”...  相似文献   

8.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秦统一后,李斯辅佐秦始皇,为健全和巩固封建性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作《李斯列传》。”可见,司马迁对李斯的历史功绩是给予了充分肯定的。李斯的业绩与秦始皇相始终,在除旧布新的激烈斗争中,李斯所表现的卓越政治远见和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才能,为秦始皇肯定和支持,秦始皇的建树和李斯的政治活动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11,(5):50-50
秦柬,张良为反抗秦始皇暴政,组织了两次刺杀秦始皇的行动。行动失败后,为了躲避搜捕,张良躲藏到乡下。机缘巧合,黄石公赠给他《太公兵法》,他开始认真钻研兵法,耐心地等待机会。秦始皇死后,次子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的昏庸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李斯作为秦朝政变的核心人物, 他的思想与秦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李斯的功利观源自于法家的人性理论, 而“帝王之术”是法家人性理论的具体体现, 通过研究“术治”理论及李斯坎坷的一生就会发现, 李斯的功利观与秦朝的短暂存在密切相关, 李斯为了得之不易的功名利禄而拥立胡亥继位, 使秦朝的暴政进一步恶化,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写李斯传,目的在于破李斯“极忠”的俗议,因此传文的中心便指向了李斯的灵魂。本文则通过对李斯生平行事,特别是通过对他参与废扶苏立胡亥问题上与赵高六个回合的对话,通过对他原想进谏结果却上了一篇《论督责书》这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剖析,来透视李斯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看待李斯的德与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高是秦朝末年的阴谋家。他力气大且精通法律,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但这不能满足他的野心。秦始皇在河北沙丘病死后,他帮助胡亥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借机杀掉本应为太子的扶苏,将支持扶苏的蒙恬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沙丘之变”。胡亥做了皇帝后,赵高为了篡位,怂  相似文献   

13.
现行历史教材及教辅资料都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解释为: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对私藏的《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相似文献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胡亥、赵高等人隐瞒秦始皇之死,"会暑,上韫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不是随意的做法.在当时的巫术中,鱼能刺激鬼魂作祟使人得病.胡亥、赵高命令臣子车载鲍鱼,是古代"秘祝"的做法,把皇帝的灾祸转嫁到臣子身上,为的是佯装秦始皇没死.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丞相李斯则认为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焚烧惑乱人心的典籍。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第二年,许多方士和儒生奉命去寻找仙药,结果当然没有找到,于是他们就攻击秦始皇。秦始皇大怒,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成阳活埋。  相似文献   

16.
“焚书坑儒”的故事,妇孺皆知。这是秦始皇为统一思想而采取的措施,但也可谓秦的暴政之一。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不同意秦朝采用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却借题发挥,加以驳斥,提出“罢百家以尊法术”的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  相似文献   

17.
<正>【作品概况】《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为始皇东巡第二刻,刻石泰山顶,石残。残石已失。前半部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后半部为秦二世刻于胡亥即位第一年(前209),四面不等,22行,行12字,共222字。李斯小篆。现存岱庙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又称"泰山十字"。传世最早、最为著名的有北宋拓本165字和53字本。但以29字、10字拓本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郭建 《历史学习》2007,(4):45-45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人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样的案件要经过皇帝派出的使者复审才能定案,李斯满心希望能够在秦二世派使者来复审的时候翻案。可是赵高比他更精明,预先派了太监冒充秦二世的使者前来复审,李斯不知有诈,喊冤翻供,结果是招来一顿毒打。反复几次后,李斯不敢翻供,结果在真的秦二世使者来复审时,还是认了这个死罪罪名。终于逃不脱被“具五刑、夷三族”的下场。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展现了高超的史传艺术:一是蒙氏是秦代非常显耀的家族,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更是得到秦始皇生前的重用恩宠,但他们却死于胡亥、赵高、李斯之手,没有逃脱为将不过三代的历史魔咒;二是蒙毅、蒙恬被杀之前,反复辩解自己"无罪""无辜""无过",死非其罪,何罪于天,他们的辩白是《蒙恬列传》的着力处,耐人寻味;三是司马迁在《蒙恬列传》中仅扼要叙述蒙恬的功绩,于文中点出其阿意兴功的罪过,并通过"以客形主"的手法,对蒙毅、赵高、秦始皇、秦子婴进行或详或略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秦汉建立了丞相制度。“相”的本意是辅助。战国后期,“相”逐渐成为百官之长,尊称为“相国”,出土器物中多见“相邦”,可能是避讳刘邦名而改称。“宰相”在古代大多数时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数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称。君相之间关系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秦始皇用李斯为相,但李斯深知自己的位置。一次,秦始皇在一山上俯见李斯的车骑队伍滚滚而过,他很不高兴。李斯知道后马上减少了随从。秦始皇大怒,追问左右是谁向李斯透露了消息,但没人敢承认,于是当时在左右者一律被处死。这说明丞相对皇帝小心谨慎,皇帝对丞相也存戒心。汉初的丞相一般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