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1.倒喻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格式,把本体和喻体颠倒过来。倒喻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新奇精妙。如秦观《浣溪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通常比喻都是以具体可感的事物去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事物,可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1.第三句中,“客愁”的“愁”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戈满地”为什么会给“客愁”产生一个“破”的作用?诗人这样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初”、“惊”二字极其传神,试析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写春雪飞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表达了…  相似文献   

3.
日喻苏轼本篇运用浅显的事例,比喻深刻的道理,立论精当,行文活泼清新。取譬设喻,都从实际事物中来,故有以实拟虚、虚中寓实之妙。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一问总起。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鉴赏     
〔能力训练〕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穴1雪这首诗是初唐较早的一首五绝,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穴2雪全诗从哪些地方突出了一个“悲”字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江水。穴1雪诗的起句“移舟”和“泊”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芽以“移舟泊烟渚”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芽答:___…  相似文献   

5.
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焉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渡河!明@刘基 @思文  相似文献   

6.
风飞花     
对于诗歌,尤其是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诠释向来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歌会有不同的理解。你对下面的英语诗歌有什么样独特的理解呢?你能把这首诗歌的意境用笔描述出来并寄给我们吗?如果你的绘画功底不错的话,请拿出你的画笔把你心中的“风飞花”绘出来吧,我们将把最美的“风飞花”刊登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译读《黄鹤楼》,能够把握诗歌大意,描绘诗歌的重点画面。2.抓住诗眼,能够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愁”的丰富性,掌握赏析诗歌的策略方法。3.通过比读、联读,能够辨析不同诗歌表达情感的异同,了解古人“寄情山川风物,借诗言志咏怀”的传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主题是(PPT)“从单篇走向群诗”(学生齐读)。那么,我们要重点学习哪一首诗歌呢?《黄鹤楼》(板书)。为什么要从这首诗歌学起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以虚字入诗 ,常常为一些诗人所采用 ;作为诗歌的美学表征之一 ,虚字在诗歌韵律、结构、情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要对古典诗歌的文学性 ,亦即使语言材料具备文学特征的那些因素做出合理、全面的释解 ,就不能不考虑到“以虚字入诗”这一重大问题。一何为“虚字” ?马建中《马氏文通》的界说是 :“凡字 ,有事理可解者 ,曰实字 ;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 ,曰虚字”。可见 ,虚字是指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字 ,如之、乎、者、也、哉等。当然 ,所谓没有实在意义 ,是相对于“实”字而言的。事实上 ,文字间的起承转…  相似文献   

10.
连珠溯源     
何谓“连珠?历代多有所论.《艺文类聚·五十七》傅玄连珠序曰:“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同页又载沈约注制旨连珠表曰:“连珠者,盖所谓词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文心雕龙·杂文》云陆士衡连珠“文小易周,思闲可瞻,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明代吴讷《文章辨体》云:“大抵连珠之文,穿贯事理,如珠在贯……其体则四六对偶而有韵.”  相似文献   

11.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贾人渡河     
济阴②之贾人,渡河而亡③其舟,栖于浮苴④之上,号⑤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⑥也,能救我,予尔百金⑦。”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⑧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⑨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⑩,曰:“若(11),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12)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13)而退。  相似文献   

13.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一、牛的典故[风马牛]:春秋时,齐国进攻楚国,楚国派人去责问齐国说:“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想不到你们会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见《左传·僖公四年》)“风”走失,意谓齐楚两国相去甚远,即使走失牛马,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去。后喻事物之间互不相干。宋代陆游《春愁》诗中曰:“醉自醉倒愁自愁,愁与酒如风马牛。”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善言“愁”,许多言“愁”名句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中共计有3845个“愁”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春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都是以春草喻不可抑制、无时不增的离情。唐宋词中有大量抒写愁情的词作,词人们塑造了多姿多彩的愁的意象来表现内心深处的万般愁绪。有的用春草表现愁的不可抑制,有的用流水表现愁的连绵不断,有的用柳丝表现愁的缠绵悱恻,有的用舟载愁以衬托愁的沉重。唐宋愁情词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含蓄、委婉、缠绵的意境,千年之下,得到了各个时代的读者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6.
解读诗歌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对于一般应考的中学生 来说,难以达到,这就要求老师在古诗歌教学方面给学生以扎 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既给学生以解读诗歌便捷快速的有 用通则,又要学生明白一首诗有一首诗的独特性‘不能单凭经 验,也不能陷入“套板效应”。  相似文献   

17.
【决胜真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个故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的确,世界真奇妙,世上的事情千万般,再难的事情总有人跃跃欲试,而果然就能做出许多来;再容易的事情,也有人把它视为畏途,真就裹足不前。这正如前人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请以“难与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  相似文献   

18.
诗无达诂。说诗而曲解本义、穿凿附会者,自古及今,实不鲜见。然而我们对于曲解、附会之见却不能一概斥之为虚妄荒诞,弃而不睬。有时情况往往是这样:说诗者以歪曲之意,却以成就无心插柳之功。正所谓歪打正着、捕鱼得珠。孔子解《硕人》曰:“绘薯后素”即其一例。 《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郑玄注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情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案考工记云,画  相似文献   

19.
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下面以唐诗为例,稍作归纳。 一、表达思念之情 这是诗人在登高诗中表达最多的内容,当然思念的情感又因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真切而普遍的情感,是这首诗歌成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的典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江楼月》)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通篇都道出双方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寓景于情,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比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此外,诗人们在登高之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此诗写离愁,写得风华流转,情致婉转。不但写女主人公无心凭栏远眺,而且连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伤感。纪昀评价此诗是“艳体之不伤雅者”。  相似文献   

20.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相如《大人赋》借鉴了《远游》原作的首、次韵而自铸伟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