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648名苗族和汉族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发现:苗族和汉族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较严重,所有项目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10%以上,在自责倾向、学习焦虑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苗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得分差异显著;在个别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和过敏倾向项目上,苗族男生和汉族男生得分差异显著;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上,苗族女生和汉族女生得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编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829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汉族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项目上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呈现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除学习焦虑项目外,其他项目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呈现显著性差异。父母外出时间对留守儿童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两个项目影响明显,外出4—9年消极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何永红 《考试周刊》2013,(87):174-176
本研究选择峨眉三中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各50名,采用MHT量表测量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状况.心理健康量袁中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部分,每个部分设置四个问题.收集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后得到,七年级学生中,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各量表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八年级学生中,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学习焦虑在0.05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且留守学生的学习焦虑高于非留守学生.这些结果表明,随着中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逐渐增大,心理矛盾与冲突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与教育的实际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12—18)和儿童孤独量表(CLS,7—12)对贵州某县随机抽取四个乡镇中小学的660名学生进行调查。“留神乙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所占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孤独倾向总体水平差异显著。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逐步改变教育现状,采取多种途径,关心与帮扶“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自编中学生体育运动情况调查问卷,探究健美操课程对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选取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一124名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因子项目上有显著的变化(p0.05),提示健美操课程在中学开展可以对女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本调查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对75名聋哑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认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聋哑女生的焦虑倾向比男生更为广泛和强烈,恐怖倾向突出;不同年级的聋哑学生,其焦虑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一次运用MHT(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标准量表)对上千名高中生进行的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7.31%,在总体上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中学生占总人数的5.5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恐怖倾向(占7.37%);冲动倾向(占4.05%);身体症状倾向(占3.87%):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相应的学业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22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健康状况与学生的数学成绩、英语成绩及三科总均分呈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孤独倾向、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三科总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语文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和对人焦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异,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英语成绩的变异。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贵州省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经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分析,结果显示: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较高,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等出现率较高,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不明显;②学历层次是影响学生心理问题健康的原因之一;③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听力损失较重者获得的客观支持度高;④客观支持对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主观支持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结构缺损型学生(以下简称缺损家庭学生)是指家庭成员结构不完整,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中父母离异、双方或一方亡故或弃家出走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本文应用心理测验法对缺损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完整家庭学生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缺损家庭学生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心理异常者,尤其在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2个项目上,均有约占7%的学生存在中等及其以上程度的心理异常;②缺损家庭学生在各项目上的得分(T分)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为: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③缺损家庭学生在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3个项目上的得分显著性地高于完整家庭学生;④缺损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年级、性别及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35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低效能感和生理耗竭因子得分偏高;师生疏离因子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师生疏离程度高于女生;初一到高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高二在6个年级中倦怠水平最高;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初二与高中各年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倦怠水平随年级的增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2000—2010年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家长应合理调节自己的期望,学生应提高自己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编自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河南省11所学校的1413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用SPSS13.0分析数据,经检验后表示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结果发现在总均分上轻度以上检出率为44.73%,在各因子上存在中度以上问题的比例约为5%-17%,存在严重问题最多的是学习压力感、焦虑因子;在任一因子上中度以上检出率为41.97%,高中学生比例最多达49.61%;高中生与初中生在除强迫症状因子以外的其他各因子上都存在均值差异显著,其中适应不良、抑郁因子的均值差异最大;学习成绩越低。心理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14.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西宁市区7所中学147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中学生在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等指标上高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4.99%,和全国相比检出率较低;(3)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总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男生在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随着直系家庭成员缺失程度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降低;(5)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重点中学学生;(6)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初三。  相似文献   

16.
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贫困地区346名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贫困地区中学青年教师心理有问题的占21.9%,男、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差异不明显。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意识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90后幼师生心理健康现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幼师生心理非健康检出率为77%,其中63%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4%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无严重心理问题;高年级的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低年级的幼师生;城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农村幼师女生。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使用“MHT”量表对 95 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较为突出。 2 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3 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易发期。 4 一般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如重点学校 ,但两类学校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高中生学习问题的特点和具体表现,从而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针对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合肥某中学心理咨询中心74例学生(含9例学生家长)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为学习问题(42人,56.77%)和情绪、行为问题(14人,18.92%).其中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20人,47.62%)是咨询最多的学习问题.前来咨询的女生多于男生.为此,学校应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