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子姐姐:我在学校老是受欺负,别人不愿干的活老是让我去做;我的一些好玩的东西总是被别的同学毫无理由地拿走。虽然妈妈总教导我不能恃强凌弱,可我一些要好的朋友说,不能老让着人家,这样总吃亏不说,以后长大了也会窝窝囊囊的,真的是这样吗?一叶孤舟一叶孤舟:怎么跟你说呢?我想你可以先听我讲个故事。我邻居有个女儿,从小母亲便教导她要处处“精明”,与人相处时千万别吃了亏。就这样,她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吃了亏。劳动时,她总是挑最轻的活干;学校发新书时,她总是挑挑拣拣;与同学一起玩时,她也要事事占着先。慢慢地,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和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时候,我常听周围人说在美国学习比在中国容易得多,但真正怎么个容易法谁也说不清楚.就只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我自己到了美利坚后才知道,其实,在这里学习并没有比中国容易多少,只不过放的假稍多一些而已,学生自己休闲的时间多一些而已。  相似文献   

3.
张灵 《班主任》2004,(8):45-45
吃晚饭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说起学校下午开会的情景:那天是个晴天,同学们站在太阳下听校长讲话,热得汗直往下淌,而老师们却站在很远的树阴里,还不停地说话.女儿的话语中流露出愤愤不平.我一听,脸有些发烫,但我不知如何向她解释,只好对她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应该做对的事没有必要跟做错了的人去比,更不要有不平衡心理."也不知女儿听懂了没有,但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我当时只是把这样的事看作小事,想不到学生的反映却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4.
吃晚饭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说起学校下午开会的情景:那天是个晴天,同学们站在太阳下听校长讲话,热得汗直往下淌,而老师们却站在很远的树阴里,还不停地说话.女儿的话语中流露出愤愤不平.我一听,脸有些发烫,但我不知如何向她解释,只好对她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应该做对的事没有必要跟做错了的人去比,更不要有不平衡心理."也不知女儿听懂了没有,但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我当时只是把这样的事看作小事,想不到学生的反映却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小读者,上期我给你们讲了如何依靠材料写出有趣味的作文,你照着做了吗?现在我继续讲如何通过语言的变化写出有趣味的作文。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意思让不同的人说,其说法是不相同的。有的人说出来很死板,听的人没啥反应;有的人说出来则很幽默,听的人会捧腹大笑。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我们的作文不就有趣味了吗?我这样说,你可能会想:这谁不懂,问题是写不出幽默的语言。没错,幽默的语言不是谁想写就能写出来的。那怎么办呢?很好办呀,生活中有许多说话非常幽默的人,你把他们的话多记一些,写到作文里不就可以“幽”一“默”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时代》2008,(4):34-34
我们班有一些女同学平时喜欢说来说去,互相说别人的坏话。我是中间派,所以她们经常会和我说一些对方的事情,我听这方说时觉得她们有道理,听另一方说时也觉得没有什么错,所以我就糊涂了,搞不清楚到底听谁的。于是,她们就说我耳根子软。西子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请你猜猜     
周末,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儿子淘淘缠住我要我出个字谜让他猜。我说: “好吧,我去四川时在飞机上听人说了这样一则字谜,你猜猜看:一点登机, 三点入川。猜两个字。这两个字还是我国南方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名)! 淘淘仰起脸,想了一会儿就猜着了。  相似文献   

8.
重读兰本达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前段时间,和网上的小伙伴们谈着学科里久远的年代,说着许多他们不太了解的事情,大家都深受触动。他们谈到一些人和事,我听后不无感慨。其中谈到了两个老人,一个叫兰本达的美国人和一个叫刘默耕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我生来一副老实样,说着一堆老实话———是个正宗的老实人。一次,我们班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我见了,打心眼里觉得难看。便说:“这衣服不好看,颜色也不鲜艳。”同学听了,气得头都快冒烟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哭笑不得地说:“你当着那么多人说他衣服难看,他不生气才怪呢!”爸爸也在旁边添油加醋:“就是,阳阳的社会经验太浅,这样以后交不到好朋友,你应该学着说好听话!”“好听话?”我有点纳闷了。妈妈连忙解释:“好听话就是让别人听了高兴的话。”唉,爸妈也真是的,要我这么老实的人说一些“好听”的谎话,哪有那么容…  相似文献   

10.
尊严     
《同学少年》2013,(5):42-43
一支派克笔 20世纪50年代,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时任总理周恩来时,看到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个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总理阁下也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吗?"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本不想收,但朝鲜朋友说,这是抗美战利品,要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听后,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1.
中美教学差异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听人说中国孩子读书就是厉害,尤其是数学,随便从哪儿拽一个孩子来,都能把美国孩子镇住。说这话的多数是中国人;也有美国人帮腔的,宣扬亚洲学生是模范学生什么的。他们不太分得清“老中”、“老日”。“老越”,不过在美国的亚洲学生中,“老中”人数占绝对优势。有个我认识的中国女孩,幸福地回忆起一段光荣历史,说她十四五岁刚移民来美国时,被美国老师叫到黑板前做算术,同班同学如何被她高超的算技所震惊,对她羡慕不已。这样的故事听得多了,我也就相信中国人的基困就是棒,咱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不是吹的!虽然身为华人的本人数学…  相似文献   

12.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富 《考试周刊》2014,(32):45-45
正在农村初中,一些学生害怕学习语文。我曾在任教的两个班上进行过调查,发现112人中,有30人说害怕语文,有22人说对语文没感觉,有27人说不怕语文但也说不上喜欢,只有33人说喜欢语文。不少学生认为上语文课听与不听差不多,甚至有些老师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何改变现状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我认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Q博士信箱     
亲爱的Q博士:您好!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坏的人,很八卦。别人跟我说过的秘密,有时候我会忍不住说给其他人听。这样的人很讨厌吧?我该怎么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呢?山东济南烦恼的欢欢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 下午,我去接女儿时,女儿的老师说:“你的孩子今天举手发言了!”听了老师这句话,我激动得几乎落下泪来。我一下子紧紧抱住女儿,连声对老师说:“谢谢!谢谢!”老师这样一句平常的话为什么会令我这样激动呢?这得从女儿上小班时说起。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在电视上听一位评论员讲,外国人对美国的崇拜有三。一是美国的大众文化,二是美国的军事技术——原因在海湾战争中明显可见,其三便是美国的大学。听了之后,我不禁想到,人们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偏差呢。评论员说这番话时,我恰好在考虑应否接受一所大学的邀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朋友讲了一件发生在他女儿身上的事情。朋友说他有一天买回来一些虾做菜,在他剪虾时,女儿看见之后也要求剪虾。朋友就拿了一把剪刀让女儿剪,只见女儿拿起一只虾,说:“某某某(女儿幼儿园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你欺负我,我要把你剪了!”就这样,他的女儿边剪边说,一连说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一次,同事问我: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这次做了一件事,感到很后悔,决定下次不这样了,但是下次居然还会这样做,像着了魔似的,真不可思议!我听后开玩笑说:不必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都这样。同事听了像是找到了同伴一样,脸上的焦虑少了许多。类似同事说的情况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而且从古到今一直如此。就像下面这两个故事。第1个故事: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喜欢结交朋友。有一天,他邀请大家来做客,其中一位客人喝完酒之后,  相似文献   

19.
曾经的日子     
“再也不跟你吵了!”每次吵架都会以我举白旗告终。不知道是什么练就了他如此好的口才,说得你插不上嘴,绕得你转不过弯。“再也不跟这种人吵架了”,心里这样想。可毕竟天天坐在自己旁边的人,我又那么容易生气……吵的都是些说出来让人笑话的小事,以至于前面的耗子把听我们吵架当作无聊时的消遣。都是不愿当君子的叛逆小孩,动动手也是常有的,可日子竟这样一天天过得很快乐。上面说的就是我总想认他做弟弟的企鹅,名字来源于泡泡在和他吵架理屈词穷时突发奇想蹦出来的两个字,于是在我们大笑一番后沿用至今。从不觉得自己是个爱说话的人,从没有…  相似文献   

20.
妙语圆桌     
如果……温斯顿·邱吉尔是世界著名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一次,他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如果我是您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咖啡里放进毒药。”邱吉尔听了,笑着说“:如果我是您丈夫,我一定会把这杯咖啡喝下去。”以牙还牙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文人,他取笑美国历史很短,说: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往往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马克·吐温立刻以充满诙谐的语句开始反击,说: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是谁。文学家与小偷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