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相关概念界定、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创新之处,以期对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加大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力度,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旅游业整体优势,形成旅游功能特色鲜明、旅游产品丰富、互补作用突出的旅游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琼 《青海科技》2006,13(6):23-26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以及青海旅游业的形象定位。总结了制约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搞好青海旅游业开发营销的几点措施,强调只有体现特色,充分利用青海湖等品牌才能带动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优选博客平台、优化设计病毒营销中的病毒源、与意见领袖和利益相关者合作、搜索引擎优化等营销策略,指出旅游企业应该制定中长期的博客营销计划,开展博客营销效果评估,才能保证发挥博客营销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使鄂西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指出有必要采取下列措施:设计湖北旅游整体形象,打造鄂西旅游独特品牌;建立圈内圈外协作机制,实现鄂西旅游重点突破;实施多种旅游营销策略,完善鄂西旅游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杜小玲 《科技广场》2012,(7):176-179
体验旅游消费模式盛行之下,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在分析江西主要旅游目的地网站应用效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ICTR-T概念框架(Youcheng Wang,2008)的分析提出旨在提升江西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效果的若干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中国旅游市场具有旅游需求激增、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细分化明显、注重旅游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在线旅游不断增加等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旅游企业需制定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胡婷婷 《科技广场》2009,(10):139-140
体验经济的到来孕育了体验营销,旅游业的产品本质决定了它是运用体验营销的先导行业,本文从分析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改变出发,对旅游企业的体验营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了介绍,以旅游地品牌的设计、建设为重点,对旅游地品牌的打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梦晓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7,37(1):131-136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要素进行全面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其次,决策者使用语言变量表征评价指标的偏好信息,利用改进的信息熵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将偏好信息和指标权重集结,得到各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以四大名山的竞争力评价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 《软科学》2005,19(4):70-73
以成都为例将区域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境外两大市场,国内市场又细分为基础、首要和支撑旅游市场,境外市场又细分为基础、首要、重点、支撑和潜力市场,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实施总体把握重点深入、树立形象推出品牌、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区域联合优势互补等营销策略,努力提高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复合系统开发运行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协同论出发,旅游地复合系统(简称TDCS)开发是一种针对复合系统内众多要素的综合协调、整体协调和动态长远的协调。本文在阐明TDCS协调开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TDCS协调开发的动力要素主要由需求动力、收入推力、时间助力、产品引力、促销拉力和政府调控力组成,并论述其内在协调机制和整合协调,对于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发挥人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安国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34-134,136
“顾客是上帝”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种促销的口号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信念。企业通过营销改变世界,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营销的真谛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在消费者获得更多、更高价值的同时获取收益。是在“利他”的基础上“利己”,还是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顺序上的差别,会带来结果的大相径庭。服务市场的营销人员必须明确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以更好地服务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资源科学》2014,36(8):1635-1644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呈现高度的地理和市场集中性,但集中程度逐步下降;入境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与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竞争态状况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入境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变化及所引发的竞争态势变动提出相应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廖燕平 《科教文汇》2013,(30):205-206
导游是旅游活动开展的灵魂人物,其生存现状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太仓市导游人员生存状况的调研,如薪酬工资、生活福利等,更重要的是探析其深层原因,最后根据现状提出策略分析,本文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导游这一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晓婷 《科教文汇》2012,(30):63-63,73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在我国各类职业学校广泛开设的课程.一方面它是经管类学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同时,一些非经管类专业也把该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因此在当前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案例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接着论述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创新市场营销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至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琦  杜忠潮  李玲 《资源科学》2009,31(6):994-999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地理集中指数,MapInfo软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6年,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外国游客人数从730.32×104人迅速增加到2561.60×104人,年均增长率达12.08%;全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结果显示,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较稳定,而幼童市场数量增加较快;12年间中国入境外国游客的地理集中指数由30.29%减少到25.17%,表明入境旅游目的地逐渐趋于分散;②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分析,数量上东部地区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总量明显大于中西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在稳定中快速成长,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波动起伏态势;1995年~2006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均呈现逐年发散态势,地理集中指数呈现以2.09%、1.99%、1.01%的速率扩散;③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体现出“东渐西递”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游客主要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城市,21世纪初出现“南下西递”趋势,目前呈现由沿海一带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毛明海 《科技通报》2003,19(2):174-177
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主题与形象,其是旅游区的生命。一个鲜明的主题应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嵊州艇湖、丰潭旅游区以“剡溪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区整体形象塑造和景点布局;并提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既统一又各有侧重的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周辉 《未来与发展》2012,35(8):95-97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变革营销模式,即由企业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客观必然选择。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实现营销模式变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