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特别强调中学生的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中考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了许多为求新求奇而弄巧成拙、走入误区的作文。为此,我们把作文创新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五点,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误区一:虚情假意几乎所有的中考作文都要求“要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何处来?新课标的写作目标中指出,真情实感来自“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在作文实践中,许多学生为求新,不是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是“借用”曾令自己感动的间接材料,凭想像…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训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作文教学如何从困境中走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最主要的是打破作文命题的一般化、陈旧感,要有新意。那么,新意从何而来呢?一、多向促新——创新思维的动力大凡名言警句、寓言故事,都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文贵出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鼓励中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话题作文怕的就是“老调重弹,旧话重提”,需要作文创新。怎样才能写出有一些新意的、惹人喜欢的话题作文呢?同学们不妨做如下尝试和努力: 一是提炼一个显眼的标题。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说过:“作诗非难,命题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困扰中学生作文创新的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无米下锅”、“无好米下锅”。一个材料或一个类型的材料,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你写、我写、大家写,司空见惯,无新意可言。即使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也难以使作文水平上档次。下面就作文选材创新方面作些例说,以期对中学生的作文选材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写“理想”,是中学生作文中常见、也是中学生写作文时常遇到的主题。比较而言,这类作文似乎容易写一点。一是它属想象作文,有一定的随意性,说得上是广阔天地,大有“作文”;二是作文中写的不必也不可能真是那么回事,“职业”选择的余地大,而且干什么都能干到“行行出状元”的份上。但就写“理想”的学生作文来说,是不是都能依凭上述两项优势,做到“三百六十行,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概念作文、话题作文的推出,使得写作观点、命题方式及评价标准都有了新变化,大家更重视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  相似文献   

7.
学生由于诸方面的限制,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一到作文特别是考试时,总有同学感慨思源枯竭,材料匮乏,或嫌自己写不出新意。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考试作文应急方法,即推陈出新用教材。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和精妙的写作方法。近几年的高考就有许多考生借用教材,通过适当的技巧作相应的铺写,使文章“出新”,获得了相应的分数,不少还得了满分。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要求“内容充实”、“有创新”,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是“有创新”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8.
诗人杜甫写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体现了杜甫的创新精神。我们可见创新对于写作的重要。中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心理:我的作文一般,写不出好作文。在这种思维的误导下,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求合格,不求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所以作文要求创新。那么,作文应该如何创新,创新作文,又新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9.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高考作文改革和“新概念”作文的兴起,中学生作文出现了新的面貌: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鲜生动、内容真实深刻的作文越来越多,作文成了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一个渠道。虽然作文的一个大趋势是求真求新,但不少学生对“新意”这个词还是敬而远之的。何谓“新意”?大概可以概括为:立意新、角度新、形式新、手法新、语言新这几个方面。古人曾说:“意新为上”,“陈言之务去”,“发前人所未发”,讲的就是写作贵有新意。本文拟从立意与角度这两个方面来谈谈作文的新意。元代陈绎曾在《文说》中引了戴师初的一段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作文要写出新意,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模仿和创新能力,在模仿中创新和发展,真正让学生的作文写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所谓“放异彩” ,就是让我们的作文与众不同 ,说人家所未说 ,写人家所未写 ,就是有新意。即使是很老的题目、很旧的材料 ,也能“推陈出新” ,写出新颖独到的文章来。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体现语文新课标作文要“力求有创意”的精神。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让我们的作文放异彩呢 ?一、逆向思维的训练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何谓“逆向思维” ?就是采用违背常规思路、通过反方向思考来分析问题的方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作文训练 ,是作文创新的一种好方法。具体做法是 :(一 )首先 ,向同学们介…  相似文献   

13.
批阅学生作文时,总有这样的感觉,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泛;不是雷同选材,就是平淡无味,既没有新意,又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很少有写得比较出彩的。那么,怎样把作文写得出类拔萃就成了困扰学生和教师的一大难题,纵观近几年来中考高分作文,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好的作文总是力求凸现一个“新”字。正是基于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就有了深远的意义。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考场作文,也常常把“要有真情实感”作为一项明确的要求提出来,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我认为,对中学生来讲,就写自己周围的那些真人实事,这真情实感也就有了。每年的母亲节,我都要让学生写《我的母亲》,这当然是一个老题目了,按理这样的题目并不难写。天下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子女,但爱的内容和方式会因各自不同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志趣爱好等等而异,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只需从那些俯拾即是的动人事例中选这么三两件,写来一定异彩纷呈。但是,许多同学却硬是把精力花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概念作文、话题作文的推出,使得写作观点、命题方式及评价标准都有了新变化,更重视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这里提供几条拓展思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校进行的“活、实、新、趣”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活、实、新、趣”作文教改实验对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实验的具体要求(一)“活”,就是教得灵活,形式多样;学生写自己快乐、活泼的事。(二)“实”,就是教得实在、训练扎实;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三)“新”,就是作文教学着眼创新,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学生写课内外、校内外、家庭内外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文章有新意,有真情实感。(四)“趣”,就是作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从…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多种思维并用,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它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听、说、读和思维能力,都在写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冲破写作樊篱,让学生放胆作文古人云:“诗言志”。文章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许多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说到底是一种“练习”,既然是“练习”,就必须注意其操作过程的规范,从“写通”入门,从“写实”着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基础上向“写新”迈进,走一条既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相吻合,又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字训练创新之路。一、训练学生“写通”。众所周知,作文是一种辛苦的创造性劳动,它往往会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感到茫无头绪,无法进行语言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每次作文练习,我总是先和学生谈话,启发学生说说本次作文的要求,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袁海福 《现代语文》2005,(2):116-117
作文需要创新,忌讳雷同。清人方东树曾说:“去陈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凡前人所已道过之意与词,力禁不得袭用”(见《昭昧詹言》卷九)。这里说“力禁”,对中学生来说要求是高了些,但由此可见新意是衡量文章的重要标准。文章要出新,关键在内容。内容的出新主要是文章要有创见和创造性。而如果作者陷入思维定势,就势必千人一面,众口一辞。在这方面,中学教师最有体会,要学生写一篇《学贵有恒》的文章,都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正面列出论据,比如李时珍、马克思等,再就是反面例证,比如,宋代的方仲永,最后来个结语。这种文章写一百篇,与写一篇没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并要求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学生的记叙文千篇一律,不形象,欠生动。这与教师平时只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审题,却很少针对语言进行训练有很大关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形象化语言训练?一、重视“形象”引入客观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形象”,如形状、颜色、气味、味道、感触等。这些具体、感性、活生生的形象,我们只要一提起它,就能在脑际里呈现出来。作文训练要充分重视这些“形象”的作用,引导学生将这些“形象”引入到作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