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珂 《教师博览》2004,(8):55-55
启功先生的书法诗词艺术造诣精深、誉满天下,但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绝无名流大腕的架子和脾气。朋友们请教如何鉴别他作品的真伪,启功说:“写得好的是假的,写得不好的是真的。”面对耄耋晚境,他经常对朋友戏称自己是“鸟乎之人”——意思是离“呜呼哀哉”只差“一点”了。  相似文献   

2.
雅量     
不久前去世的书法大家启功先生,其书法作品是难得的墨宝。一次,他听说一家铺子里有不少假冒其名义的书法赝品,便特意前往看个究竟。有人指着赝品问:“这是您老人家写的吗?”启功微笑着幽了一默:“比我写得好。”逗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稍顷,他又改口说:“这是我写的。”此后,当有人再度提起此事时,老人恳切地解释:“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来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请看,在启功的幽默中透露出的不只是善良,更是一种恢宏的雅量,其人格风范堪称世人楷模。(辽宁铁岭市沈后二大队刘桂英摘荐)雅量@…  相似文献   

3.
徐吉志 《辽宁教育》2012,(16):22-24
提起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于启功先生的成功之路,可能就很少有人知晓了。启功老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对友人谈起北京师范大学老校长陈垣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是陈垣校长改变了他的一生。当年的启功只上过中学,没有正式工作。他祖父的门生傅增湘把他介绍给了陈垣,陈垣看了他的作品后,非常欣赏,认为"写、作俱佳",就介绍到辅仁附中教国文。但是,两年后,附中认为启功没有大学文凭,便将他解聘了。陈垣先生又安排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后因没有文凭  相似文献   

4.
启功传奇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他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启功的父亲去世得早,在祖父的关爱下启功才得  相似文献   

5.
对赝品——豁达。一次,启功先生到荣兴画廊参观,画摊上摆满名人字画,有赵朴初、董寿平和他自己的作品,每个摊位上都有,有的还在批发。一位摊主是老太太,看到启功来了,就对旁人说:“这个老头好,这个老头不捣乱。”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幽默     
彭新华 《初中生》2018,(7):34-35
不冷 西泠印社在老社长赵朴初先生逝世后,公推启功先生担任第六任社长. 这天,中国书法家协会某位领导专程前来参加印社例会,启功先生作为社长发言.发言中,免不了要提到“西泠印社”.那位领导听后,好心地小声提醒先生:“是‘西冷’呀.” 先生听了,笑着说:“你冷,我不冷.”原来,领导有心为他纠错,奈何自己却不识“泠”字.  相似文献   

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而他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启功先生生前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关注,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爱护,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励耕”奖学助学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对青年学者景舜逸老师的书法研究和教学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一直认为:“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书法教育很有必要。”他很欣赏和肯定景舜逸老师对石鼓文的研究成果,夸奖:“现代写石  相似文献   

8.
<正>我认识启功先生是在1979年年初,那时先生刚结束在中华书局标点《清史稿》的工作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为请启功先生参加并指导纪念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的筹备工作,经刘乃和先生引荐,我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当我说明是为纪念陈垣校长请他写回忆文章时,启功先生非常高兴,动情地讲述了他如何受到老校长的教导和恩泽,他说:"没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30日凌晨,一代大师驾鹤仙去,享年93岁——一个年少多磨的末代皇族,一位勤勉宽容的睿智长者,一代书画双绝的文博大家,启功先生的离世,是2005年的中国文化界最为沉痛的回忆。启功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泰斗。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作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他一直不同意别人叫他爱新觉罗·启功。爱新觉罗意译过来是“金”,但他从来没用过…  相似文献   

10.
“学艺之精超、鹰扬宇内、誉满海外”(陈启智语)的启功先生,竟也有惶惶然毕恭毕敬接受老师耳提面命的时候。更想不到,史学大师陈垣先生──这位与启功以世交垫底、谊为师长的为师之道,竟是这么睿智和质朴。启功,这位1933年21岁时由祖父的老世交傅增湘先生手持其作业本介绍给陈垣的学生,从此有幸在陈垣先生门下问学求教。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大概是天下所有以为人师者立业立志者的衷心所向,陈垣先生也许看在傅增湘的面子上、看在与启功一家谊为世交的情份上,也许更重要的是看在启功是一位可造之才的缘故上──因为他对启功的作…  相似文献   

11.
作家声音     
正徐怀中自称一直在孙犁的"豆荚"下流连忘返著名作家徐怀中日前做客羊城晚报,在谈起自己的写作时,徐怀中说:我对孙犁先生是有信仰的,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忠诚地记录了我们的革命生活。你看老舍先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得多么好,但是你让他来写抗美援朝他不可能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当然写不过从小就参加革命的人,这就是熟悉和不熟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读到了一则赞美大书法家启功先生的文章。文章说的是:面对他人模仿自己的伪作,启功先生既不气恼也不分辨,有时甚至还要表示首肯,为的是给造假的人“留口饭吃”。对此,作者便大大地感叹启功先生“宽容”,“大度”,有“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3.
启功先生讲“猪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功先生作为学术大师,其学问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但先生有一件心事未能了结,这就是将所讲授的“猪跑学”课程整理成书。所谓“猪跑学”本来是先生自谦之语,先生风趣地说:“北京民间有一句谚语,对知识不足、发言错误的人批评说:他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我称这些最浅近、最常见的知识就借用这个谚语的名称叫它‘猪跑学’。”[1]据钟少华老师说,启功先生在病重昏迷前几个小时,还跟他谈到“猪跑学”。先生念念不忘这门课程,究竟想留给学生哪些东西呢?我这里只能谈谈自己听课的体会了。其一,讲授基本常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应该是鉴…  相似文献   

14.
凡见过启功先生的人都知道,与其接触,无不为其幽默风趣的话语所感染,启老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启老的幽默出于天性,毫无做作。如同相声演出的“现挂”,妙趣横生,语惊四座。五年前的一天,我见启老,建议他练气功,以延年益寿。先生说:“气功?不,我练启功得了。”一句话引得满屋人大笑。一次,一位气功师给他发气,问他有何感觉,先生知道气功师等待的不外乎是“酸麻热胀”之类的词,但他却认真地说:“我感到一只大手摁在我的膝盖上……”听者无不大笑。有一位年轻人曾请启功鉴定一幅画,进而卖个好价钱。启功看到画之后说:“这画是真的。”年…  相似文献   

15.
启功轶事     
《中学教育》2005,(3):61-62
一天,几位好事的友人撺掇启功来到潘家园,看到门口的店铺,都挂有启功写的字。启功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继之又笑起来。这里竟是署有启功名号的书法作品的海洋,虽然没有一件是他亲手所写,但全部是仿他的书法写的。有人打趣地问他感觉如何?启功先生笑答,写的都比我好。有人又问,既是假的你为何不写状子告他们?启功又笑了:  相似文献   

16.
对偶与中国文化──启功《汉语现象论丛》读后李壮鹰我不是语言学家,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会说汉语,很少留心自己口头常讲的这门语言的法则;除了会写汉文,并不像我们的语法专家那样常在句子上画“冰裂纹”与“梅花枝”,因此,我很担心自己没有资格来评价启功先生的大...  相似文献   

17.
伏涓 《现代语文》2006,(10):94-95
去年八月,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书画鉴赏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在北京去逝。这样一位名满中外、作等身的学界泰斗,生前在谈及社会给予他的各种头衔称谓时,曾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我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这是何等谦逊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人们只知道启功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却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更不知道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为这些被他的书法光环所遮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崇高的教师行力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读初步理解了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很好。再请大家细读一至二遍,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朗读)“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写得好,写出了“我(作者)”通过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和到叶先生家做客的事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仙逝的国家大师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外出讲学, 会议主持人常说“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便接着说: “指示不敢当。本人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喜欢戏称启功先生为“大熊猫”.据说是,因为那段时间先生为闭门养病,谢绝来访,就在大门上写了顽童般的告示:“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此事后来被传到了主流媒体上.启功闻此传言后内心颇为不安.觉得应当澄清,于是叫来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