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互联网信息传播弊端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繁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空前自由与社会控制相冲撞,形成了较鲜明的对立性,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治理,给人类原有的社会传播的治理经验,带来了挑战,在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点和重要性之外,更要深刻认识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艰巨性,应对这一传播现象的缺陷进行深刻研究、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措施,使其朝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凯 《湖北教育》2002,(22):43-44
随着我校校园网建设步伐的加快,绝大部分学生寝室连入校园网,并且通过校园网,畅通无阻地在互联网上自由冲浪,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然而,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相对自由的空间,网上信息纷繁复杂,各种意识形态、内容,健康的或者不健康的的都全部罗列其中。互联网虽然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但是同时也使得没有分辨能力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在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  相似文献   

3.
张香萍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116-121
"网络水军"从事的仍然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传播活动,但这种传播活动自始就与社会道德甚至法律相违背,实质是失范的信息传播活动。互联网对民意的操控和制造是"网络水军"兴起的根本原因,互联网的繁荣与管理的滞后为"网络水军"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受众心理为"网络水军"准备了受众因素。相关部门对"网络水军"的治理,需注意协调处理好网络自由与网络管理之间的关系,坚持惩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治理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网络中,艺术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多方位的变革。互联网的数字化存在形态使艺术信息的同步和异步传播得以共存;而开放、自由、虚拟的媒介属性消释了现实的传播边界;同时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也使艺术信息的承载形式从单媒体逐渐过渡到了多媒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网络文化带来了空前的意义生成自由和个体信息传播自由,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化显现阵地和大众主要的文化消费类型。随着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凸显,如何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互联网传播秩序的种种失范现象,如网络信息过剩、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并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的不利影响,以期人们对互联网的失范现状和其不利影响有一个更加明晰准确的认识,使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和信息双向交流性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自由。但是,“绝对自由”却导致网络空问信息传播的失范。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一特点,通过提倡自律原则,达到促进网络信息自由传播良性发展之目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纲”。  相似文献   

8.
《湘南学院学报》2020,(3):65-68
山东古文字网络共享平台是基于山东地域出土的陶文、甲骨文、金文等丰厚的古文字资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平台,把古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文化知识贯穿交融的信息传播媒介,是互联网时代山东文化普及与域外传播的有效途径。网站的构建既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又要注重自身文化特色和功能创新,注重信息的多维拓展和关联,便于受众自由决定获取信息的路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传播平台,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就是对信息的一系列消费行为。网民在对信息的消费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行为习惯,对于互联网上的传播主体而言,习惯即是新传播手段的催化剂。通过对信息消费过程的简析,将网民的信息消费行为习惯与网络信息传播手段进行关联,简述对两者关联性的认识,审视过去及现在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探索未来网络传播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处理平台,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当今社会多了舆论载体。我国的互联网在媒介中功能定位逐渐清晰,但其影响是双重的。作为政治舆论的传播方式,其主要功能是:政治意愿传播、维护公民权利、支持国家外交。要充分认识政府加强对互联网舆论进行引导的意义,增强引导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进而,实现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卖现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庆勇  孙艳伟 《教师》2014,(26):13-13
当前,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已经成为现实,并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对教育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和互联网本身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本文从信息本身出发,从区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互联网的网络化传播开始,从本体论角度考察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本文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因素,探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并就互联网信息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以其双向互动的传播优势,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由互联网、手机等构建的虚拟社会,使虚拟交往成为可能,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虚拟空间里,人际交往冲破了现实社会中人类交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受众愈加倾向于那些以个性化为前提并为其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因此,一种基于自媒体平台的新型网络传播模式——定制化传播,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内因,是人性的求异及自我暴露、自我实现的需求驱动;究其外因,则得益于日渐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孵化结果,此种新型传播模式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来精准把握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够通过分众时代下崭新的数据逻辑建构新的用户信息系统,最终促使定制化传播时代的全面到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i001-i002
互联网给高校师生开辟了学习和娱乐的新空间,拓展了交流与沟通的新渠道。师生通过互联网既能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又能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自由地学习、交流和沟通。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带来种种问题,例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人们的心灵,虚假和不负责的信息垃圾泛滥,等等。这给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互联网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自由地实现全方位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一把文化的“双刃剑”,既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也有其破坏性的一面。所以,应作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邓海军 《教师》2010,(19):81-8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迈向信息网络时代。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初中校园,走进了初中生活,并以其快捷的信息、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强烈的时代性,把广大青年尤其是初中生吸引到电脑前.自由地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中遨游,  相似文献   

18.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方式的延伸——手机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和形式;从信源、信息、信道和信宿四个角度对手机新闻传播和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进行了比较,发现手机新闻传播在信源的公信力,信息的信度和信道的效度上较互联网都有优势。最后还探讨了手机新闻传播必将走上新闻和媒介融合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人际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人人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同时也对远程教育考试伦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远程教育考试伦理的特点,分析了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以公平和诚信为核心的考试伦理建设是走向阳光考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人际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人人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同时也对远程教育考试伦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远程教育考试伦理的特点,分析了远程教育考试伦理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以公平和诚信为核心的考试伦理建设是走向阳光考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