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舒良 《收藏》2007,(3):115-115
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建筑就已开始使用瓦当。战国秦汉瓦当造就了瓦当艺术的高峰。六朝瓦当虽失去了战国秦汉瓦当的富丽堂皇,富于变化的生机,但在六朝开放性思想影响下,六朝瓦当形成了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陈根远  罗小幸 《收藏》2007,(6):164-165
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中最重要的屋面材料——瓦出现了。随着瓦的不断使用,多有纹饰和文字的筒瓦之头即瓦当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猛,七雄各霸一方,各国所用瓦当多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因之形成。随着汉帝国的建立,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发展至极盛。文字瓦当的流行与四神瓦当的出现成为瓦当艺术第二个高峰时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吉祥的瓦当     
朱鸿 《收藏》2010,(7):50-53
瓦当艺术让我迷恋。我的求道方法有读书,有写作,也有瓦当之弄。观乎瓦当,可以察时变,知思迁。 瓦当的收藏和研究大约始于宋朝的王辟之,以后有继承者和光大者朱枫、毕沅、罗振玉、陈直,皆为江浙雅士。岁月如流,风行依然,于今更盛,真所谓千秋雅事。流风还外延日本,瓦当在异邦碰到了解析者和欣赏者,坪井清足和村上和夫便是瓦当专家。显然,瓦当早就从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幻化而出,变成了一种文化遗产,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4.
瓦当,又称“勾头”,是覆于屋檐具有蔽护作用的一种瓦件,一般与筒瓦连制在一起。瓦当上雕刻的各种纹样又使瓦当有了装饰的功能。d在我国传统建筑中瓦当与滴水瓦相间排列在檐口,一阳一阴配合使用,统称为“勾头滴水”(图1,台湾邮票,筒瓦,边纸为瓦当图)。  相似文献   

5.
筒瓦尾端带圆形或半圆形的部分 ,即古代建筑物檐部椽头之筒瓦尾端的遮挡叫做瓦当。瓦当实用美观 ,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瓦当很早就是金石学家 艹鬼集和研究的对象。建国以来 ,考古工作者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 ,获得了大量的从西周至宋元时期的瓦当材料 ,而秦汉瓦当多出土于陕西省关中各县的秦汉宫苑、陵园等建筑遗址内 ,其主要为花纹和文字瓦当。而文字瓦当究竟始于何时 ,学术界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本文想就文字瓦当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以求教于方家学者。过去学者大都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 ,或至战国时代 …  相似文献   

6.
吴磬军 《收藏》2008,(3):34-38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其遗址在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5公里处。燕下都瓦当自上世纪初出土以来,已有百余年的时间,以其丰富的纹饰种类,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美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有的半圆规制,引起了史学界、文博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自己收藏的瓦当实物和考古资料,从纹饰种类、内容题材、艺术特征以及规制等方面对燕瓦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国柱 《收藏》2021,(3):126-131
瓦当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的文字瓦当更为藏家所推崇。文字瓦当最早见于战国,汉代十分流行。从唐开始,很少有文字瓦当,明清时期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前些年,西安市西门外沣镐东路189号院内,发现了一方清代文字瓦当(图1、图2)。该瓦当面径14厘米,边轮宽1.5厘米,当心饰九叠篆“佛”字,当面未分格,饰6字篆书“重修大崇圣寺”。  相似文献   

8.
杨莉萍  罗宏才 《收藏》2008,(3):48-50
瓦当融书法、绘画、工艺和雕刻于一身,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至晚在北宋时就已见于著录,后来致力研究的专家学者代不乏人,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9.
陈根远 《收藏》2001,(5):24-26
秦汉瓦当同商周青铜器、明清瓷器一样,是我国最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图案瓦当的丰富变化,图像瓦当的天真奇肆,文字瓦当的舒卷自如,都是庄子“道在瓦甓”的绝好图证。  相似文献   

10.
翻开各种介绍中国秦汉瓦当的书籍,其中都收录有含"冢"(家)的文字瓦当(如图)。长期以来,人们将这一类文字的瓦当皆识读为"冢"字,有些瓦当的文字明显是"家"字,可还是被识读为"冢"字(图e,f,g,h)。每当我见到这类文字瓦当或瓦当拓片时,心里总会  相似文献   

11.
李云 《收藏界》2011,(8):100-103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瓦垄檐口的装饰,正面刻印有多种图案纹样,也有的刻印表示吉祥的文字。最初,瓦当多为半圆形,称为半瓦当,秦汉时开始出现正圆形瓦当,此后一直延续至今日。  相似文献   

12.
瓦当即筒瓦之头,西周时已用于屋面,为半圆形,亦称半瓦当,纹饰比较简单,有的为素面。战国至秦汉时期,流行圆形瓦当,纹饰瓦当贯穿于秦汉两个时期,汉瓦当则以字为多。  相似文献   

13.
潇然 《收藏》2008,(3):28-31
朴茂、华滋的秦汉瓦当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灵。如果说旧时瓦当收藏以其悠远古朴的美学特质而多局限于少数文人士大夫之间,如今,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昌明,瓦当收藏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今天这一高雅的收藏在参与人数之众、见到品类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诸方面,皆为千年瓦当收藏史上最盛之时。在众多文物收藏门类中,瓦当收藏也是为数绝少的民间收藏在数量、质量上全面超过国家收藏的门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瓦当收藏逐渐升温。2001年天津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个带木盒的汉瓦当成交价高达11万元。2007年8月,在北京中拍国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枚直径17.6厘米的汉瓦当,以5500元的价格成交。之所以拍出如此骄人之价,在于瓦当珍贵的研究价值、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瓷器艺术从六朝时期即开始大量向国外传播,其中极具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松纹作为中国艺术元素的一份子和其他纹饰一道对国外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亚洲各国是最早接受中国瓷绘松纹影响的地区,早在元代,输出中东伊斯兰  相似文献   

16.
陈康 《集邮博览》2001,(9):35-35
当你徜佯于陕西渭河塬上,在不经意中,一脚也许就会踢出一块记录着2000多年沧桑的秦汉瓦当;当你漫步在北京西山绿树红墙的明清寺庙陵墓时,时而也会捡到黄琉璃的螭纹瓦当。瓦当是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古建筑上的一种构件。  相似文献   

17.
吴磬军 《收藏界》2015,(1):70-77
燕下都乃春秋战国时期都城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县城东南五华里处,其规模在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中最大,遗址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出土瓦当数量之丰富、纹饰种类之多样、制作工艺之精美、青铜气息之浓郁、文化内涵之深厚,为学术界所关注,与齐临淄瓦当和秦雍城、栎阳、咸阳瓦当并称为我国先秦时期三大地域瓦当。瓦当乃建筑物脊端和檐前筒瓦的当头部分,除保护建筑物檐前、脊端免受风侵雨蚀外,在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东南部的长江南岸马鞍山市,历史上因位于六朝古都南京郊区,山水秀丽,环境优美,风水甚佳,所以这一带六朝古墓相当多,三国两晋青瓷器大多出土于六朝墓葬。这些青瓷器型多样,构思巧妙,工艺高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以下介绍几件这一地区六朝墓葬出土的青瓷鸡首罐与壶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9.
齐瓦新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也 《收藏》2008,(3):31-33
齐国故都临淄是我国古代瓦当的重要肇始地之一。以齐故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是近年来齐瓦当的主要出土地。齐瓦当经过了一个由素面无纹饰、到手工刻绘、再到模具制作的完整发展过程,自始至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艺术风格清新、灵动、活泼,最具创新理念,无负于那个革故鼎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吕友者 《收藏界》2013,(10):20-26
北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至民国,清朝覆亡后,大量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加上众多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十分活跃,由此造就了艺术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